九庵十祠堂:人文丰厚南门村

九庵十祠堂:人文丰厚南门村

00:00
07:22

九庵十祠堂:人文丰厚南门村

  世界遗产地、滨海花样城,传承闽南文化、聆听海峡涛声。大家好,这里是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人文荟萃、遇见漳州系列节目。今天与您分享的是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南门村。

“南门九庵十祠堂”,位于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的南门村是个文物遗存丰富的古村。南门,旧称霞园,历史上南门先民以海为田,讨海为生,因而涉侨涉台人文资源丰富。

南门村地处九龙江下游入海口,旧称漳州河口,元时属称南渡头,明嘉靖三十六年建石美土城,分设东西南北四门,南门为其中一门。

传说唐朝总章年间,开漳圣王陈元光率部入闽平定蛮獠啸乱时曾收复石美一带的土著,当时追随陈元光的李伯瑶、马仁、沈世纪、欧哲、张虎,号称石美开城“五虎上将军”。今石美所在各社角分别有祭祀“五虎上将军”的庙宇。

鲜为人知的是南门村还是福建小刀会起义之地。据介绍,清末被官府称为“两黄造反”的黄位、黄威便是出自南门村。黄位的祖辈经营制糖业,业务发展至南洋各埠头,其父黄光鹤富甲一方,他重情仗义,召集南洋乡亲,从海外运回各式刀具2000多把,帮助成立双刀会,后来双刀会融合为小刀会。双刀会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号,以义兴公司之名秘密结社,以求互保。

走进南门,谜宫般的小路点缀着慈寿宫、慈惠宫、镇南宫、大众爷庙、马公庙、承德宫、保安堂等大大小小的寺庙,映衬出这处古老村落多元的文化遗存。村中的南门渡口依然保留着,至今仍有100多艘小渔船停靠港道两边,渔民会根据潮汐到九龙江出海口捕鱼,展现出一处古老的渔港风情。

村中最大的宫庙慈寿宫,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光绪二十六年重修。1968年被毁,2005年再度重建。宫内主祀关帝,配祀注生娘娘、阎罗王等神明。慈寿宫香火旺盛,神威显赫,有求必应,周边信众络绎不绝。值得一提的是慈寿宫内的一块光绪庚子年碑记,记录了南洋甲必丹黄丰仪及黄守约、石明義以及南洋商号和本社信众捐银重修的事迹,是一块难得的海丝文物印记。

南门镇南宫,位于村中南门渡口,内主祀玄天上帝。小小的宫庙香火旺盛,每年玄天上帝生辰,宫庙都要举行抬尪公仪式。镇南宫初为亭,称南津亭。清乾隆八年由村人太学生黄如璋倡建,宫保提督、福建水师提督陆路提督黄正色为感神恩,带领台湾南路参将林中荊、台湾水师协标、金门水师总兵王国珍、彭湖总兵陈伦炯以及多名进士、贡生共同捐建镇南宫,今宫内存有乾隆八年《南津亭记》、同治二年、光绪十三年《重修镇南宫碑记》等清代及民国十八年重修碑记及楹联等。

镇南宫边的大众爷庙,面积仅四五平方米,四面墙壁布满各种涂鸦式的绘画,别有一番趣味。走在村中小巷,马公庙、承德宫、保安堂等不时映入眼帘。

南门村雅称霞园,今村中祠堂众多。南门黄氏大宗,又称黄氏家庙,位于社中。家庙为霞园六世祖建于明弘治年间。明万历、清康熙、同治年间及1990年均有修缮。宗祠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燕尾脊,为二进三开间,占地面积达720平方米。建筑规制雄伟壮观。今列为台商区文物保护单位。

霞园始祖均信公,生于元泰定元年,后裔称为石美公。均信公为港尾浦西天从公裔孙,传至六世有16个堂兄弟,都以“均”字命名,世称“十六均黄”。

与黄氏家庙并列的迈徳堂,为霞园黄氏二世祠堂。祠堂建于明弘治年间,建筑风格与黄氏家庙相似,两祠堂并排而立,前有大埕及风水池,十分壮观。

村中黄氏祠堂中有一小宗显承堂,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霞园十七世祖黄候鼎从南洋寄钱回来所建。1921年,黄候鼎家族在显承堂内办了学堂,为如今南门小学的前身。村中黄姓子弟都可以来这里学习,如果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学费全免,黄候鼎的义举为乡人称道。

在南门村石美中学边,矗立着一座清雍正年间的贞洁牌坊,坊为霞园黄善德之妻张氏所立。据光绪《漳州府志》记载:张豫娘,黄善德之妻,二十四岁守寡,守节64年,在雍正十二年受到朝廷的表彰。

  今天的“遇见漳州”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