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南白鹭洲史话
世界遗产地、滨海花样城,传承闽南文化、聆听海峡涛声。大家好,这里是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人文荟萃、遇见漳州系列节目。今天与您分享的是漳州市区桥南白鹭洲的往事。
漳州市区九龙江上的东新桥又称新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时称文昌桥,为石质梁桥,长270米,宽7.2米,共有28个桥墩。桥中左边建有水月亭,桥北建文昌阁,桥南建观海楼,又称镇海楼,南北楼阁均为三层建筑,蔚为壮观。因九龙江常有水患,文昌桥屡毁屡修。
民国10年,文昌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原建于桥中的水月亭移到南岸的白鹭洲。改建后桥长178米,桥面行车道宽4.8米,两侧增设人行道,并建有6个避车半圆台,桥墩部分保留原有的船形石墩,改建后文昌桥更名为东新桥,是当时漳州通往九龙江南岸的主要桥梁。
为了区别南门外的南薰桥,人们就称东新桥为新桥,南薰桥也就是后来的中山桥则称旧桥。“文革”时期东新桥一度更名为工农兵桥,1980年恢复原名。2002年,不堪重负的东新桥已经成了危桥而被拆除。
历史上,东新桥一直是漳州的地标建筑,从清末到民国,东新桥就是许多来漳州的旅行者所喜欢拍摄的风景点。在一张美国人查尔斯.威廉.华生收藏的一张清末东新桥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东新桥南岸的白鹭洲,停泊着许多大船和渔家船。
民国时期,东新桥图片多次刊登于杂志报刊之中,从当时的老照片中,同样可以看到,当年东新桥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人群里面有挑担、拉货车等情景,真实的再现了当年东新桥上商贸往来的盛况。
水月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为文昌桥建成时同建。清乾隆二十七年废,后又多次重建,亭内主要祭祀观音佛祖。
民国十年(1921年)改建为新桥后,观音佛像及亭内文物移到桥南一带,民国三十二年,桥南社众弟子在桥南村口今址建观音庙并同时重建水月亭。庙内保留了原水月亭的一条旧阶石和一方“佛光普照”牌匾。至今,水月亭依然香火颇旺,亭下的石板座常常坐满了周边的老人及香客,成为人们休憩聊天的好去处。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十,是水月亭佛祖庙最为隆重的日子,在这天水月亭都要举行盛大的“放水灯”民俗活动。
过节时,水月亭理事会的头家及周边信众早早的就忙了起来,人们在庙前搭起案台,用来供奉从庙中迎请出来的“水仙尊王”神像,旁边摆放三盏特制的大型水灯王以及各色水果贡品,周边信众制作的水灯摆满整条鹭洲路,从各地慕名而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当天晚上十点左右,“放水灯”活动渐渐进入高潮,人们聚集在九龙江边,等到江水涨潮时,集中在江中小渚的水灯点燃蜡烛,在烟花爆竹声中,信众们虔诚地把载有各色贡品的水灯王和几千盏水灯投放江中。
水灯顺九龙江水漂流而下,表达人们对“水仙尊王”的崇敬,寓意来年风调雨顺,合家平安。清道光举人曾省在《漳州四时竹枝词》中就有“笙歌入夜人家胜,并看河边放水灯”的诗句,描绘当时“放水灯”的盛况。
漳州古城南临九龙江,北岸是传统码头地带,货栈密集。土产山货、农用工具与外来洋货在这里交汇。东新桥南岸直接连着鹭洲路,受北岸的辐射,南岸临江一带也成为货船、木排等停靠的地方,南北两岸穿梭往来的商旅络绎不绝。
民国时期这里设有“白鹭洲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鹭洲路成了城乡结合处一处较为热闹的街市。如今,鹭洲路上的“五脚距”骑楼建筑,模糊褪色的老店号,镶嵌在民房墙面的“示禁碑”,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老街曾经的繁华。
在原鹭洲路14-16号之间的小巷民房墙面,尚存有一块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龙溪县示禁碑”,材质为花岗岩石质,碑宽66厘米、高145厘米。
该碑的文字内容大意是:当年九龙江面常常停靠着大批九龙江上游下来的杉木,由于杉木是当年重要的官办用料,为防止“混行采卖”、“扰乱军工”、“高抬价值”等不法经营行为,官府告示经营买卖杉木生意必须经过批准,严禁越属。
旧时,九龙江西溪上游的南靖、平和是传统的林业产地,山区的大量竹木,主要是采取扎“木排”放流的运输方式,各地的“木排”顺江而下,来到漳州后再转运各地,满足了九龙江中下游闽南地区对木材的需要。
这块160年前的“龙溪县示禁碑”,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年鹭洲码头商业贸易的盛况。
2002年,连接南北两岸的东新桥拆除,到鹭洲路便只能从南端的防洪堤闸口处进出。原先鹭洲路的桥南小学、造船厂及一些商铺陆续搬出或者关闭。时光流转,世事沧桑,曾经的繁华在销声匿迹了一段时光后,经过改造,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触摸老街的历史,似乎还找能到岁月留下的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
今天的“遇见漳州”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下期再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