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之死,牵出宋朝一项划时代的产业,明清衰退,但却屡禁不绝

武大郎之死,牵出宋朝一项划时代的产业,明清衰退,但却屡禁不绝

00:00
10:16

《水浒传》中,武大郎被毒死后,潘金莲三日后就把他送进化人场。武松出差回来后便问:

“如今埋在哪里?”

潘金莲道:“我又独自一个,哪里去寻坟地?没奈何,留了三日,把出去烧化了。”

有人说,潘金莲之所以急匆匆把武大送去化人场烧化,目的是为绝后患,但如果你了解了火葬在宋朝的盛行程度,就不会这样说了。

按照宋朝的习俗,人死之后,除了土葬,火葬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埋葬方式。据美国一位学者所著的《宋朝的火葬》一书统计,中国宋代的火葬比率在10%-30%之间。

话说宋朝也是崇尚儒家思想的封建王朝,而火葬明显违背儒家的“孝道”观念,与以礼治国的风尚也不相符,为何在宋朝民间却十分盛行呢?

首先,火葬之源并非由宋朝始,有人认为火葬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才被人们采用。

先不说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在西汉末年始,而且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也不符合人类对火的认知与利用。

我国考古学家发现,火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商代已有关于火葬的记载。

汉朝推行儒家思想后,厚葬之风逐渐盛行,孔子崇尚周礼,所以汉代也继承了周礼的丧葬制度。

正是基于儒学思想的牵制,所以,火葬一直不被看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宋代才呈现了一段时间的爆发式增长。

虽然说我国火葬起源并非源于佛教,但是火葬的爆发式增长却与佛教相关。佛教主张薄葬,根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后,按印度传统葬礼进行了火葬,他的骨灰被称为“舍利”。此后,佛教僧侣也大多效仿释迦牟尼,实行火葬。

佛教在隋唐时期盛行,并在民间得到了普遍性的认可,进而逐渐认可佛教所主张的薄葬观念。但是鉴于官方对火葬的抵制,隋唐时期的火葬并没有流行起来。

至宋代时,火葬才在民间逐渐盛行。据宋朝《搜采异闻录》记载:自释氏火葬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

今天的研究者们发现,从宋朝火葬与佛教呈现出这样的关系:凡是佛教相对活跃的地区,火葬就比较盛行。

比如北宋徽宗年间,开封府有寺院691座,南宋时的临安佛教活动也很繁盛,据《梦梁录》里的统计,临安城内外寺院有671座。

另外还有如河北、两浙、福建、四川等地,特别是四川,据历史学者统计,南宋时的四川火葬数约占两宋时期四川总火葬数的80%左右,当时的成都,更是引领四川火葬之风。

这些佛教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火葬盛行的地区。可见,宋朝火葬的盛行的确与佛教发达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宋朝官方对火葬模式的认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历朝历代都不支持火葬,但这种方式在民间却是屡禁不绝。到了宋朝,土葬与火葬也有争执,宋朝的士大夫们对火葬的习俗也持反对态度。

但是宋代相对比较开明,尊重社会习俗,更何况也是现实所迫。

首先,不论北宋还是南宋,人口众多,北宋时期人口一度突破一亿大关。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土地资源就会显得十分珍贵。

而按照儒家主张的土葬,形式繁琐,花费高昂,最主要还要请人看风水,找一块好坟地。

根据风水学,一块好的坟地大多在平坦之处,《葬经》有载“地贵平夷”。平地起墓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

这样一来,土葬就要消耗一定量的土地,而平坦之处大多为上好耕地,这就等于是浪费资源。

史载,宋代河东路火葬最盛,就是因为人口多土地少,人们珍惜土地,故而采取火葬。

火葬就不一样了,形式简单,花费也低,也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特别是对于平民而言,这是一种最划算的葬法。

如在小说中的潘金莲,在武大死后,即便没有私通这回事儿,她也会首选火葬。

所以,火葬在宋朝也就成为既土葬之后的又一种常用葬法,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宋代)地窄人多,不能遍葬,相率人焚烧,名曰火葬,习以为俗。”

起初,火葬常为贫苦人家所选,目的是为了节省丧葬费用。后来,江浙一带的富人家也多采用火葬,甚至皇宫也有火葬的记录。

据《华阳集》记载,宋仁宗时期嘉佑八年,皇室成员四岁的赵士弇(yǎn)夭折后,在寺院进行了火葬。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代的城市就出现了潘金莲口中的“化人场”,即火葬场。据记载,南宋临安城就有数十处,至宋宗宁时还进行了二次维修。

同时,随着火葬的发展,临安还出现了丧葬服务机构,设立了专门的房舍,以供人存放骨灰罐。

由此可见,火葬在宋朝的盛行,既受到佛教丧葬观念的影响,也受制于现实因素的局限。那么火葬为何在宋朝经历了“辉煌”之后,至明清时又衰退了呢?

宋朝火葬的盛行,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使得传统、繁琐的儒家丧礼制度遭受了沉重打击,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的伦理道德造成一定影响。

所以,即使在宋代,也有不少士大夫指责火葬破坏风化,是大逆不道之举。他们一方面要求官方出面禁止火葬,另一方面一些名人高士,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改变这一局面。

比如知名的宋理学家程颐就说过:“吾家治丧不用浮屠。”,意思就是不用佛家的火葬之法。

此外还有朱熹、吕祖谦都旗帜鲜明地反对过火葬,他们都主张土葬,不循僧道的火化之法。

但是,鉴于宋朝的现实情况,他们的呼吁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亦不能阻挡火葬之风的盛行。

宋朝以后,到元朝时,仍有火葬习俗,直至明朝时才出现了官方的火葬禁令。

明洪武三年(1370年),官方“禁止浙江等处水葬、火葬。中书省礼部仪,以民间死丧,必须埋葬,如无地,官司设为义冢,以便安葬,并不得火化。”

有了规定,还有相应配套的处罚令,《大明律》规定,如尊长者遗言火化者,杖一百;若火化的是小辈,则卑幼并减二等,杖八十。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死于外地,没钱没能力归葬的,还是可以火化的。

明朝虽然实施火葬禁令,但其朝廷内部却设立了净乐堂等火葬场所,一些死去的妃嫔、宫女也实行火葬,并且还有专门放置骨灰的胥井。

清朝统治者是建州女真人,女真族中的火葬现象非常普遍。从理论上说,他们更能接受火葬模式,如努尔哈赤、清初时的皇太极都是火葬,顺治时代还议定了火葬制度。

但火葬只在清初比较盛行,至雍正帝时也不为官方所推崇了。从康熙帝始,清代诸帝均不再进行火葬,而是改用了土葬,并将其列入国法。

清朝中后期推崇土葬,实际这只是清朝推行汉化的其中一项举措,或者说是入主中原后,汉文化对满人的重度影响,也可以说是入乡随俗。

尽管明清统治者主张以土葬为主,但火葬这种葬法也一直存在,并未绝对禁止。尽管有违儒家伦理道德,但人们出于对现实的考量,还是给予了它的存在空间。

综上所述,在《水浒传》中,潘金莲将武大火葬,这一情节符合宋朝的习俗。所以,仅通过这一情节,并不能引起武松对她的怀疑。

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托梦的形式,让武大冤魂出现在武松梦中,说自己“死得好苦”,这才引发了武松对潘金莲的怀疑,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