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复讲郭文斌解读《弟子规》第四集《弟子规》里有幸福求

学习复讲郭文斌解读《弟子规》第四集《弟子规》里有幸福求

00:00
15:57
学习《弟子规》重在学习它里面的精神。《弟子规》是整体性认识,是易认识,是和谐的价值诉求,强调的是人伦关系,是礼乐的行为模式,“六艺”的学术范式。

“永恒账户”,又叫潜意识,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自动记录性。潜意识就像摄像机一样准确、自动地记录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
二是全息性。念头一动,脑电波就会超光速到达全宇宙。
三是永恒性。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潜意识是永久存在的,这样,我们孝敬老人和祖先就有了现实意义。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能量总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原始能量”又叫“基本工资”,主要由我们的历代宗亲结转给我们的能量,当然还有来自民族和国家的能量。
“岗位津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开源,我们对社会的奉献,二是节流,就是节约。

我们“能量总库”里的能量越多,就越有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反之,就会远离善良、良知和崇高,就越2没有安全和幸福。
《弟子规》就是能够让我们的能量总库不断增值的心性教育的教科书。

中国文化强调解决人和人的关系,这是所有伦理关系的基础,而中国人的最高伦理境界就是“和谐大同”。古人数千年来孜孜追求的也是“和谐大同”社会,这与党的19大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遥相呼应。

《弟子规》的价值诉求正是古人和今人不懈追求的”和谐”,所以它是引导人们走向健康和谐的说明书和导航。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呢?就是礼和乐。而要让礼和乐帮助我们走向和谐,就必先进行心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然后再进行知识教育和技术教育。

心性就是自我认知。古人认为人只有首先认知了自我,才能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心性教育,心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启迪人的智慧,养成慈悲大爱,做有道德感有良知的善良的人,并力争做道德高尚的人。

郭文斌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能量总库”,幸福还是不幸福?是成为君子还是小人?是做道德高尚的人还是做无耻卑劣的人?都取决于“能量总库”中“原始能量”和“现存能量”的总和。能量总和越高,越接近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人就越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能量总和越低,则越远离良知善良和高尚,也越远离安全和幸福。

“能量总库”里能量增值的第一渠道“孝”,对个人而言不但要孝在世的父母、亲人,还要孝逝去的祖宗、先人。对公职人员来说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天下之父母。这个“天下之父母”就是老百姓,而对父母的呼唤和对百姓的诉求能否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是一个人是否有孝心的重要指标。如此我们就能籍由和父母、先人,连通百姓心灵畅通交换,并获得能量从而使自己的能量增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朗诵的真不错哟,可以互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