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初,钱学森申请辞职,周总理感叹:行政事务占用他太多时间

60年代初,钱学森申请辞职,周总理感叹:行政事务占用他太多时间

00:00
14:26

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周恩来号召旅居海外的科学家和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海外学子在祖国的召唤下,突破重重阻力,纷纷归来。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感到非常兴奋,他决定马上回国。

钱学森是在1935年赴美留学的,他先是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后师从于世界著名力学大师、被称为“世界导弹之父”的冯·卡门,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并参与了二战时期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

但正当钱学森准备归国时,美国国防部通过海关扣留了他,此后美国司法部又签署了逮捕令,让钱学森彻底失去了自由。因为钱学森实在是太重要了,美国无法容忍如此优秀的人才为中国所用,美国海军次长金贝尔就曾恶狠狠地说:“钱学森是制造火箭导弹的顶尖专家!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红色中国!”

钱学森在美国受到迫害和诬陷的消息很快传回国内,新中国震惊了。当时我国政府也扣留着一批美国人,这其中有违反中国法律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国侨民,也有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国军事人员。美国政府急于要回这批被扣留的人,但又怕造成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既成事实,因而一直不愿意与我国政府直接接触。

1954年4月,中、苏、美、英、法5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认为应该借此次机会和美方谈判,让钱学森顺利回国。

于是周恩来指示中国代表团发言人黄华发表谈话,要求美国政府归还扣留的中国侨民和留学生,并且暗示中国愿意就扣押美方人员问题与美国直接谈判。在这样的局势下,美国政府只得同意与中国代表进行直接谈判。

周恩来在谈判前专门叮嘱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王炳南,在协商一批旅美华人回国问题时,务必向美方代表提出钱学森回国的问题。谈判期间,中方表现了极大的诚意,首先释放了4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但当谈到放钱学森回国时,美方却耍起了无赖,美国代表约翰逊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求回国的真实理由为由,不肯答应释放钱学森回国。

正当周恩来对此焦急万分之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收到了一封钱学森从海外寄来的信。原来在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夫妇避开特务的监视,将一封写在一张香烟纸上的信夹带在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然后让他转寄给陈叔通。钱学森在信中提出:希望祖国能够帮助自己早日回国。

陈叔通马上把信送给了周恩来,周恩来看后大喜:“这真是太好了,据此完全可以驳倒美国政府的谎言!”

随后周恩来又把信转交给王炳南,并指示说:“这封信很有价值,这是一个铁证,美国当局至今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你要在谈判中,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

双方再次会谈时,约翰逊仍然老调重谈:“没有证据表明钱学森要归国,美国政府不能强迫命令!”

此时王炳南拿出了钱学森的信件,严肃地说:“既然美国政府早在1955年4月间就公开发表公告,允许留美学者来去自由,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在6月间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呢?显然,中国学者要求回国依然受到阻挠。”

在事实面前,约翰逊哑口无言,最终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钱学森回国前,向导师冯·卡门告别,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我为你感到骄傲!回去建设你的祖国吧,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人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从洛杉矶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钱学森回国后,为了了解中国的工业情况,去了东北考察。当钱学森到哈尔滨时,提出想要参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虽然该学院对外保密,但却毫无保留地开放给钱学森看,院长陈赓大将还特地从北京飞到哈尔滨亲自接待。

陈赓陪着钱学森一路参观,当来到一个综合陈列馆时,馆里陈列了许多在朝鲜战场上我军缴获的美军轰炸机、坦克,还有带有电子自动搜寻目标的炮弹等。

陈赓指着这些展品开玩笑说:“这些都是美国人的破烂,对于钱先生来说还要保什么密?”说罢他和钱学森一起哈哈大笑。

参观到一个小型火箭试验台时,这里有一位教师正在进行拆装,钱学森走上去和他聊了起来,并对这个装置的不合理部分提出了意见。但那位教师却轻声地说:“这是苏联专家的意见,不能改动。”

钱学森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细心的陈赓很快发现了这一细节,他问钱学森:“钱先生,你看我们能不能自己搞出导弹来?”

钱学森自信地说:“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

陈赓听后高兴地握住了钱学森的手说:“哈哈!我就要你这句话!”

1955年冬天,钱学森终于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你就是钱学森吧?你在美国的事我早有所闻。”随后周恩来和钱学森热烈地进行了交谈,他还交给钱学森一个任务:写个意见——怎么组织发展航空、导弹研究机构。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钱学森很快完成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对我国发展航空及导弹、火箭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1956年4月13日,经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准,国务院决定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由周恩来、聂荣臻、钱学森等人负责筹备。

5月26日,周恩来再次出席中央军委会议,做出了成立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后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及发展导弹的决定,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

这天晚上,周恩来又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钱学森等300多位科学家,他亲自拿着酒杯走到钱学森面前,向他敬酒说:“学森同志,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但到了60年代初,钱学森却主动申请辞去第五研究院院长的职务。原来当时身为院长的钱学森既要兼顾技术问题,还要为数千名员工审批诸如住房分配、幼儿园建设等个人生活问题以及后勤服务工作,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既非他所长,又让他分身乏术,所以他才决定辞职。

对于钱学森的请求,周恩来非常理解,他说:“他们知识分子中间的大多数人不能最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工作时间,因为他们用在非业务会议和行政事务上的时间太多,而且愈是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用在非业务上的时间愈多,同时兼职也过多。必须保证他们至少有六分之五的工作日用在自己的业务上。有不少专家兼职太多,也应该迅速地加以调整。”

最终周恩来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兼任了五院院长,而让钱学森改任只负责技术工作的副院长,这样钱学森就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学研究了。

周恩来不仅关心钱学森,而关心他的家人,解除他的后顾之忧。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是著名的歌唱家,她在和钱学森一起回国后被安排在中央实验歌剧院工作。但周恩来考虑到钱学森工作很忙,整天在外面跑,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而蒋英在歌剧院也经常有外出演出的任务,无暇顾及家里,因此周恩来决定调蒋英到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

蒋英收到调令以后,尽管不舍自己热爱的舞台,但得知总理的良苦用心后,便欣然接受了新的工作。

“运动”期间,钱学森更是受到了周恩来的特别保护。1966年国庆节,周恩来安排了60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上天安门观礼,其中就有钱学森,这是对他一种特殊形式的保护。

1969年8月9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国防工办、国防科委和二机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批准了一份钱学森等几百名科技工作者需要有卫兵重点保护的名单,他说:“这些同志都是搞国防科研的尖子。即使不是参加某工程的,也要保护。当然不一定都要专门派卫兵,主要是从政治空气上保护他们,不许别人侵犯他们,抓走他们。如果有人要武斗、抓人,可以用武力保护。”

正是在周恩来的关心和保护下,钱学森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全力攻关,很快就做出了重要的成果。

1970年4月14日晚,钱学森参加了周恩来主持召开的“关于‘东方红卫星’发射准备情况汇报”的中央专委会议。会后,周恩来对钱学森说:“钱学森,你别太累着!”

钱学森听到这句话后非常感动,他后来回忆说:“就是这句话,让我感动地流泪。周总理比我累得多,还跟我说这样的话。七十年代初,周总理自己身体也不好。”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不幸逝世。钱学森非常悲痛,他把周恩来那几年的活动照片,从刊物上剪下来,按时间顺序,贴在相册上,常常翻阅……

钱学森晚年时,曾怀着无限深情回忆说: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一直和知识分子交朋友,他也一直是知识分子的朋友。一方面,我们对周总理很尊敬,很爱戴;另一方面,我们又觉得在他面前无拘无束,可以无话不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周总理懂得知识的真正价值,非常珍惜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qd_7u紫氣東來

    科學報國最有説服力的第一事例 。

    听友344569848 回复 @zqd_7u紫氣東來: 我以为你是台湾人

  • 福田隨缘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