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找禾也,各位好,我是小禾,欢迎收听禾也书声。
今天我们继续来为大家讲解《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上期节目,我们讲到十二条计谋之中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讲。
接下来是,“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其实也就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的意思。最著名案例就是韩信木罂渡江。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派韩信去攻打魏王豹,最后来到临晋这个地方,与魏王豹隔河相望。于是,韩信弄了一百多条船,在江边一字排开,每天摆出一副要渡河的样子,而私下却偷偷安排人手制作了大量的木罂,也就是一种装水的木罐。此时呢,魏王豹还在河边严阵以待,而韩信早已经带领大部队转到夏阳,用木罂扎成筏,从夏阳渡河突袭魏王豹的侧翼,最后是俘虏了魏王豹。
下面一条是,“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说用利益去诱惑对方,趁对方混乱的时候去攻取对方。作者说,贪,是人性最大的弱点。春秋时期,秦穆公问蹇(jian)叔,我怎样才能称霸天下呢?蹇叔说:要称霸天下就要做到:戒贪,戒忿,戒急。因为,贪心,就会失去越多;忿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要戒贪心,就要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去充分分析其中的隐患。要戒忿怒,就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戒急躁,就要去斟酌事情的缓急,然后从容计划安排。只要做到这三点,成就霸业指日可待。
再接下来是,“实而备之,强而避之。”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去与对方硬碰硬。当敌人比我们强大的时候,我们一要防备避战;二要耐心忍耐;三要外交协调;四要伺其虚懈,也就是等他犯错,引他失误;五则看准时机,一鼓而下。
最典型战例就是吕蒙取关羽。
关羽当时在荆州啊可谓如日中天,以至于曹操都想迁都以避其锋芒。后来,司马懿献计,东吴必不愿关羽得志啊,于是联络东吴,共同对付关羽。而孙权刚好因为借荆州的事情呢耿耿于怀,再加上后来关羽抢了东吴的粮仓,于是孙权决定新仇旧恨一起算,趁机把荆州给夺回来。关羽当时的计划是一心想取樊城,但是他又不放心东吴,怕吕蒙抄他的后路,所以,留了大量的兵力镇守荆州。随后,吕蒙装病回建业,换陆逊来镇守陆口,目的就是为了让关羽误以为解除了后顾之忧,把兵力调离荆州。果不其然,关羽中计了。这边他刚把荆州的兵马调到樊城前线,那边吕蒙就即刻率大军杀了回来,取了荆州,抄了关羽后路。到此战结束,关羽被俘斩首。
下面,“怒而挠之”,意思是如果对方暴躁易怒的话,就去激怒他让其失去理智。典型战例,是楚汉相争时期,汉兵击曹咎(jiu)的“汜(si)水之战”。项羽委任曹咎镇守成皋(gao),并一再告诫不要轻易的去跟汉军交战。但是后来刘邦就施了“怒而挠之”的计策,在成皋城边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天在台上骂喊羞辱楚军,一连骂了五六天,楚军受不了了,曹咎也沉不住气了,忘了他在这里的职责是什么,决定出城教训教训他们!于是,曹咎率军出战,渡汜水。结果渡到一半的时候,汉军来了个标准战术,半渡而击,楚军大败,成皋失陷。
当然这种战术并不是对人人有效,对于一些能够很好地控制情绪的人,可能完全起到不到什么作用。比如,在五丈原的时候,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百般羞辱,就是不出战,最后活活熬死了诸葛亮。还有我们前面讲的李牧坚守城池,拒不出战,也是一个道理。这也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呢,要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别人挑衅的时候,先想想对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然后再去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总之,永远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而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
再后面是,“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也就说,要想办法让对方骄傲自大,让对方在战场上疲于奔命。比如,毛泽东总结红军的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就是“佚而劳之”的策略。不过作者也说,实际上在战场上,重要的不是你懂多少兵法,而是对整个战局的判断。比如敌军来了,你怎么知道他是来骚扰的,还是来总攻的呢?或者你又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声东击西呢?你所知道的信息也有可能只是别人想让你知道而已。所以,在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个时候呢,对于我们自己,要立于不败之地,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轻易出战。而对敌人呢,就要想方设法的让他多失误,多露出破绽,直到双方的平衡被打破。
最后一条计谋是“亲而离之”,也就是使用离间计。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廉颇打了几次败仗,于是坚守不出。秦国派间谍到赵国散布流言,说廉颇容易对付,秦军怕的是赵括。赵括大家都知道,就是纸上谈兵那一位。赵王果然上当,不顾蔺相如和赵括之母的劝阻,由赵括替下廉颇,最终造成在长平被坑杀四十万大军的悲剧。
有人说了,这赵王也太愚蠢了,这么轻易就相信了这种没有根据的传言。但其实,最有杀伤力的流言不是本身有多恶毒,而是刚好说到了对方的心坎上。事实上,赵王对廉颇打败仗和之后不出战,早已经非常不满了,正好找不到机会换他,而秦国间谍的工作,实际上是帮了他的忙,还替他想好了替换人选。这让我想起“他人即地狱”这句话,无论某一个团队有多团结,人与人之间总会出现这样的或者那样的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尤其是领导与领导之间以及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矛盾,被对手发现,那么立刻就成为了对方离间的武器,而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呢,就要看领导者的人格和胸怀了。
在列举了这十二条计谋之后呢,孙子接着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意思就是说,要打破常规,去寻找对方松懈的地方下手。对于我们自己的团队而言呢,作者说,要随时注意保持团队的紧张状态。特别是在战场上,敌人挖空心思都在研究你什么地方会松懈。你认为没问题,可以放松一下的地方,差不多就是他的研究结论。此外,对于自己的战术安排,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否则让对手知道了你的底牌,不仅所有的计谋都功亏于溃,而且可能对手将计就计,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
最后呢,孙子总结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意思是,如果我方多算,敌方少算,则我方胜。如我方少算,敌方多算,则敌方胜。多算就可以打,少算就要小心,多想想,多准备准备,如果根本一点胜算都没有,就不要打了。
以上就是《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计篇》的内容,概括说就是“五事七计,十二诡道”。“五事七计”,是基本面、实力面和战略面。“十二诡道”跟三十六计差不多,属于是操作面。下期节目呢,我们将进入到本书的第二章,来讲一讲《孙子兵法》的作战篇,看看我们又能学到什么。我们下周见!
语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