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望联系我,让我帮你的孩子在申请规划、专业选择、人设规划方面提一些建议,甚至希望我帮你对你见到的留学机构把把关、避避坑,你可以加我的微信,我的咨询不收费,兴趣使然,请别客气
我的微信号:betterhope
招生官眼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是什么?
很多留学机构,将两个被故意偷换了的概念灌输给了家长,让家长们对于孩子要申请的专业以及申请规划产生了很大的偏差。第一个概念是:美国本科教育的精髓是人文类的学科;第二个概念是:通过上某些人文类的课程,可以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首先,如果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的精髓真的是所谓“人文类”学科,或者美国的大学真的非常重视人文类的学科、专业,那么美国的大学一定会向这些专业倾斜非常多的资源,以确保“精髓”的优势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几乎在每一个学校,人文类的专业的资金都是最少的,这是不是和留学机构不断的吹捧人文类专业有很大的不同?那么问题来了,所谓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难道不是人文教育么?其实,更多的时候,把它翻译做“通识教育”可能更加贴切一些。实际情况是,对于一个本科生,8个学期一共32门课左右(假设是理科专业),其中,专业课占了一半。通识教育课程也就是2门社会科学的课程和2门人文学科的课程而已,可就是说体现通识教育的课程总数量加起来占了一个本科生毕业所要求的课程数量的12%,留学机构把这12%的课程讲座是美国本科教育的精髓,进而将学校资金划拨最少的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讲座是美国本科的精髓,是不是很明显的偷换了概念呢?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实际情况是学校不希望招来的学生严重偏科进而导致无法完成学校倡导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最底线的要求就是学生在上4门人文社科类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时候不要挂科。在他们眼里,一个理科成绩很好但是完全没有写作能力的学生,是教育的失败,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大一新生都会有写作课程、论文写作课程。在达到这个要求的基础上,学生就应该去发展自己真正感兴趣和热爱的专业了,所谓的通识教育、全面发展,是看中在基础层面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或平均发展)。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个高中生,如何让未来的招生官觉得自己的基础是全面的,且自己的人文素养是很好的呢?这可能是家长和同学们更加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访谈了大量的留学申请顾问老师以后,我将大家认为的在申请时体现出来的“人文能力”、“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归纳成了3个层次,如下图:
首先,我们看最基本的层次,人文能力。
这里对于人文能力的要求就是让招生官知道申请者并不是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让招生官知道,录取了申请者之后,他在本科阶段不会因为完全学不了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4-5门)而挂科(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选课的时候,申请者从9年级开始,就可以有意识的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以求不要让招生官误以为申请者是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这里面要有一个底线思维,申请者的课程选择只要不会表现的严重偏科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在选课的时候把一个申请理工科的学生“变成”一个文、理、社、工、艺术、体育都很平均且没有突出特点的学生。
在往上走一级,我们看人文素养。
人文是什么?人文说白了就是人类千百代传承下来的,将人性区别于动物性的思想的精华,这里有人对自己故事的传承,也有人对于过去、未来、现在的思考。为什么说是精华呢?因为人性中几万年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有美好的人性,还有不那么美好甚至阴暗的人性。我们将贡献、利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叫做人文,但我们不会将污秽和罪恶当作人文。那么,如何体现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在平时的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这就足够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开展活动的时候学生们体现出的为了社团更好而作出的努力、为了项目成功而克服的困难、为社区(学校)做出的贡献,在活动中体现的利他之心,体现的对于某一些社会不公平产生的批评之意,这都是很好的人文素养的表现。一个中学生,他做到了这些,可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么,参加一个人文主题的在线课程或者几个小伙伴坐在暑假的空调教室里参加一个人文主题的所谓夏校,就能说明这个学生很有人文素养了么?显然不是。这只能说明这个学生可能对这个人文社科类的主题感兴趣,然后,上了一个课,仅此而已。千万不要自己脑补因为上了一个关于女权主义的人文课程,招生官就会想象这个学生是一个生在阿富汗的女权主义斗士,课程就仅仅是课程而已,学过法律的人多了去了,学过法律的人都是好人么?招生官如果连这个都分辨不出来的话,那么,他的人文判断力应该受到质疑。
在往上走一步,关于人文精神。
大多数的学生,不需要体现到这一步,因为有了人文素养,其实就已经说明一个学生有了很健全的人格。对于少数要冲刺名校的学生,可能需要在人文精神里有一些体现,而这种体现,不是像简历一样一条一条的写出来的,而是真的让招生官或者其他的任何人,在读了你的故事以后,能够真切的感觉到的,能够被申请者的故事打动的,让别人觉得应该致敬的行为、细节和坚持。比如,有一次我访谈一位留学顾问老师的时候,他提到他的一个学,一个音乐很不错的理科学生,自己暑期去好几个少数民族地区整理了6-7个民谣,把文化传承,文化多元性,和音乐很好的结合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文精神的展现。 还有一些老师,在提到学生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时候,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利他主义”,我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在学校里的利他主义可以让自己的社团变得更好,进一步做出了影响力之后,可以让更大范围的世界变得更好,这样的行为,不用写,也能让招生官感觉到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我想,这样去规划,去体现学生的人文精神才是比较正确的做法。
关于人文能力,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话题,我们今天简短的聊了聊,我们既没有必要将人文精神和素养在美国大学申请和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想象成充满理想主义的童话故事,也不要完全不重视人文精神在申请故事中的体现而让招生官误以为申请者是没有理想和情怀的严重偏科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让学生去拥抱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中更积极的努力让自己的社区、更大的社区变得更好,我想,这一定也是大多数家长希望看到的。
很感谢收听我的节目,如果你觉得好,一定记得推荐给更多的人,我们一起让留学申请这个行业变得更客观、更清澈也更有深度。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