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能报销,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说了算!
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和新版目录。本次共有111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种药品被调出。新增药品包括慢性病用药、肿瘤用药、抗感染用药、罕见病用药等,重点领域药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新进目录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关系到新年度全体参保人用药,虽然因为疫情原因推迟到今年初,但因为谈判涉及新冠感染、罕见病群体等用药,以及诸多临床急需的创新药,近4天的谈判注定是社会焦点。1月5日至8日,记者现场见证了整个谈判过程。
“你的价格起点是千元,就不要在个位数上纠结了,再往前迈一步,希望企业拿出更大的诚意。”“我们现在已经精确到角和分上了,能否成交可能就在这毫厘之间。”……此次100多场谈判中,为实现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为参保人员争取最大实惠,谈判专家与药企代表展开“对决”,多个药品谈判价格几乎都是分角必争。
从谈判和竞价情况看,本次共有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调整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医保方谈判代表李浩是此次参与医保谈判的谈判组长之一,他说:“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保命钱,要在合理的价格区间里‘锱铢必较’。尽力发挥医保战略性购买的作用,实现医保、患者、企业的多方共赢。”
本次目录调整后,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新药进入医保持续提速,本次目录新增的药品绝大部分都是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其中有23个药品是2022年当年上市、当年被纳入目录。
经专家评审,今年有3种药品被调出目录,均为被药监部门注销文号的品种。这些药品的调出,经过了专家论证,按程序确定,不会影响临床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目录更新,首次制定了竞价规则,非独家药品可以通过竞价方式准入目录并确定医保支付标准,解决了部分非独家药品价格较高、难以进入目录的问题,引导企业以竞价的方式自主降低价格,换取进入医保目录的机会。
支持新冠治疗、关注重点领域、扩大受益人群,本次目录调整亮点多
“本次目录调整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介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将基金可承受作为目录调整的“底线”,确保基金安全。同时,尽最大努力填补临床空白,实现药品升级换代,实现更高水平的“保基本”。
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备受关注。据介绍,我国连续第三年将新冠治疗用药作为医保目录准入条件,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等2个药品通过谈判降价将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涉及的25个已上市药品中,21个品种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继续支持重点领域药品进入目录。24个国产重大新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奥雷巴替尼等20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83.3%,高于整体的谈判成功率。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2个国家基本药物被成功纳入目录。这些药品进一步被纳入了目录,补齐了目录的短板,提高了保障水平。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本次医保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组长刘国恩表示,5年来,大量的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创新药快速惠及患者。
“2021年和2022年两年,共计有47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参加国家医保目录的谈判,其中有42个谈判成功,成功率达90%,远高于普通药品的谈判成功率。”刘国恩认为,这些数据反映了医保对创新药品的支持,也更好地体现了企业价格意愿与国家医保支付不断相融。
取消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扩大受益人群。本次调整新纳入的药品,绝大多数品种医保支付范围一律与说明书保持一致。同时,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也取消了目录内原有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
持续提升目录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黄心宇说,研究制定竞价准入程序,为非独家药品降价进入目录提供了渠道。修订完善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的续约规则,简化程序,多数药品简易续约,提高了透明度,稳定了企业预期。优化评审程序,组织药学专家和临床专家联合评审,提高了评审效果。各方普遍反映,本次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5年累计新增618个医保药,进口药品基本给出全球最低价
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已连续5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618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涉及目录中中西药的全部31个类别,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领域用药有310个,肿瘤用药有93个,罕见病用药有22个。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药学会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积极改善。
依托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通过谈判准入等方式,大幅降低了新准入目录的药品的价格,患者用药负担明显减轻,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显著提高。数据显示,2018—2022年间,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分别为56.7%、60.7% 、50.6%、61.7%和今年的60.1%,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过去,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之外,各地还有自己的“小目录”,报销范围不尽相同。从2020年起,国家医保局分3年推进各省原自行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到2022年底,这项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国的医保用药目录实现基本统一,这对参保人更加公平。
2023年3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正式实施。为与疫情防控政策做好衔接,目前已经被纳入医保临时支付范围的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两个谈判药品,新的支付标准自2023年4月1日开始实施。
黄心宇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个措施推动新版目录落地实施。包括落实谈判药品直接挂网等措施,确保谈判药品如期按照协议调整支付标准。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联动,根据临床治疗需求,及时将新增药品特别是谈判药品纳入本机构配备名单,提升用药保障水平。指导各地完善“双通道”管理机制,通过定点零售药店等渠道提高谈判药品的可及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