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卷上 陆澄录 18 主一之功

传习录 卷上 陆澄录 18 主一之功

00:00
02:38

18 主一之功
【原文】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浙江吴兴人。心学门人,王阳明弟子。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嘉靖时,因为其主张不合大礼,被罢归,于是后悔前议之非,上疏自讼,帝恶其反复,遂斥不用。当时有议阳明心学者,陆澄欲上疏抗辨,阳明闻而止之。徐爱英年早逝后,阳明先生就把弘扬心学的期望寄托于陆澄。陆澄对阳明心学理解得很深刻,阳明先生曾经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


陆澄想当然的认为“主一之功”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集中精力,专心于此。比如接待客人的时候,就一心接待客人,其他的都不想;读书的时候就专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所有专注都集中于字里行间。


先生说,这不是儒家修身的“主一之功”,按照这个逻辑,好色的时候,就专心于好色这个事情,一定要达到目的;贪财的时候,就一心琢磨贪财,一定要获利到手,不管手段如何。这个搞法岂不是连最基本的是非标准都没有了吗?


这个搞法和“主一之功”偏离的太远了,已经是“逐物”了。


做人的根本是心中存一个天理。先确定方向正确,再做聚焦的事情,方向不正确,再努力也是错的,甚至是完全负向的。战术上的胜利永远无法挽回战略上的错误,甚至战术越完美,对战略错误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天理是心有良知,外放出来的就是仁义礼智信。“主”是会意字,“主”是“柱”的本字。古代“主”、“柱”通用,远古时代的房屋,中间承重的柱子,这个柱子如果倒了,房子就塌了。“主一”的“主”,也是这个意思。“一”可以理解成“天理”,心有天理,外行仁义礼智信。不能把“一”理解成具体的一件事情。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主一”之功呢?就是心有天理的同时,专注一个方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把天理放在首要位置,先把调子定了,再去专注到具体事情上,这才是“主一”之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