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度小年。你好!我是茶香诗语。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人的小年。现在我们共同赏析一首有关小年的古诗。
纵笔三首·其三[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北边的船只迟迟没有抵达,最近大米的价格几乎和珍珠一样贵;近半个月没有吃饱、喝醉过,肚内空空。幸好明天是祭灶日,东家会用鸡肉和美酒祭祀灶王爷,之后会用这些祭品好好地犒劳我的肚子。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谪居惠州,写下《纵笔》一诗,描写了和当地人的融洽相处的情景。谁知这篇诗作传至京城,最后到了苏轼的政敌章惇手中,这位心胸狭窄的宰相读后不满地说:“看来苏子瞻在惠州过得不错啊!”没过多久,苏轼再遭贬谪。两年后,苏轼来到更加偏远的儋州——海南岛。可这位随性自在的诗人并不愿吸取上次的教训,又作《纵笔三首》,以表达对儋州百姓的深厚感情。“北船不到米如珠”一首,便是其中的第三首。
起句写儋州所面临的问题:运送粮草的船只迟迟不到,大米匮乏,米价飞涨。苏轼来到儋州后发现,此地畜牧业比较发达,而农业发展迟缓,荒田随处可见。稻米完全依赖中原输入,如果碰上风高浪急的天气,当地人只能饿肚子,用芋头饱腹。
次句写诗人面临的困境。作为一个被贬谪的官员,苏轼起初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后来在当地州官的帮助下,才得以住在既不遮风也不避雨的官舍中。他自然没有钱购买和珍珠一样昂贵的大米,只能自嘲:“我已经半个月都没有尝过吃饱和喝醉的滋味了。”
后二句写出了苏轼和儋州百姓融洽相处的情景。明天就是小年——祭灶王爷的日子,邻居一定会准备各色祭品。祭祀活动结束后,他们则会用这些祭品来款待我。多么直率、真诚的表达啊!苏轼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美酒佳肴的渴望,这种欲望真切又自然——连续挨饿半个月后,谁不想好好地吃一顿呢?
同时,苏轼写出了对邻居的信赖,侧面表现出他和当地人的深厚感情。正因为相处得特别好,平常多有来往,他才笃定邻居一定会用祭品来招待自己。纪昀曾评价这首诗“真的好”,诗中流露出的真诚和坦荡,正是苏轼本人的真实写照。不知道,章惇在读过这首诗后,会不会气愤地拍桌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