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将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成都将迎来世界各地科幻名家。
随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过,世界科幻也进入成都时间——中国科幻也再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春节未至,电影《流浪地球2》已经足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如果再往前看,在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星云奖提名和雨果奖最佳长篇;2016年,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再获雨果奖最佳短中篇;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票房46.88亿,位列当年票房第二、中国影史票房第五……
这一系列案例,无不昭示着蓬勃发展的中国科幻正迈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新年伊始,红星新闻走访科幻作家、研究学者和行业人士,解读迈向国际的中国科幻,面临的挑战与突破的可能性。
访谈人物
杨枫
八光分文化创始人,CEO,编审,《银河边缘》中文版主编,“光分科幻文库”总策划,15位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冷湖科幻文学奖发起人之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成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首批特聘专家,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科幻学会出版专委会副主任,成都市科幻协会副会长。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副主席。
杨枫在八光分文化/图据受访者
用八光分文化创始人杨枫的话来说,盛放中国科幻这块蛋糕的盘子还不大,所以各个科幻文化公司的特性和互补性都特别强。
比如位于北京的未来事务管理局,擅长科幻活动的运营,他们用以培养科幻作者的写作公开课、举办大型科幻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科幻爱好者的目光;以孵化影视作品为主的微像文化,则精选了一系列优秀科幻小说开发科幻影视……
而在成都土生土长的八光分文化,成立六年来,则始终专注于科幻文学的出版,杨枫说:“我们希望把科幻原创内容池做大,当科幻文本有机会向其他媒介形态转化时,我们可以在其中充当科幻顾问和推手的角色。”
科幻口述史:想做好当下的事,首先要了解历史
十四年前,《科幻世界》编辑部策划了一本增刊,开篇收录的是第一任主编刘佳寿的回忆文章——《诞生始末》。这篇文章让杨枫印象十分深刻,“我在省科普作协的会上第一次见到略带倦容的刘老,得知老先生还没有样刊,急忙请他留下电话,想回头找时间送上门跟老人家摆摆龙门阵,听他讲讲文章背后的故事。”
但让杨枫至今都感到无尽遗憾的是,还没等到她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就传来了刘老因病辞世的消息。这件再也无法弥补的懊悔之事,也使得杨枫的心里埋下了一颗“要做科幻口述史”的种子。
2016年,刚刚创立八光分文化的杨枫,首选了作为“科幻之都”的成都,着手对常驻四川的科幻界前辈们进行“抢救式”采访,率先完成了那本《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
《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
那年,杨枫等人采访完周孟璞先生后,约定好等采访稿出来,要发给他审定一遍,然而,老人家却没能等到这一天——94岁的周老先生,在接受采访后的第19天,就因病离开了这个让他无比眷恋的世界。
“那天采访结束的时候,周老用颤抖的手翻开一个小小的电话簿,请我们写下各自的姓名,并笑微微地说,‘我要把你们的名字写进日记。’告别时,他站在门边依依不舍地挥手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好朋友喽!’”杨枫叹息,老人家的离世,对这次采访最直接的影响是,原打算用在文中的一些重要照片因为再也无法向他确认信息,只能被迫撤换。
周孟璞老先生的手写寄语/图据《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
在这本《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中,受访前辈中已有三位溘然长逝。这让杨枫更进一步感受到时间的紧迫,“许多前辈都年事已高,我们非常着急,必须得抓紧。”
1986年,周孟璞在成都市科普作协“二大”会议上/图据《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
从2021年开始,杨枫团队重启了科幻口述史项目,这一次,他们立足四川,将视野放到了全国,周密策划了三卷本《中国科幻口述史》,“目前已经出版了第一卷,预计在今年的世界科幻大会之前全部出齐,作为世界科幻大会的献礼之作。”
在收集《中国科幻口述史》的过程中,让杨枫印象十分深刻的是萧建亨老先生。93岁高龄的萧老先生如今已旅居海外多年,他从1955年开始创作科幻作品,《布克的奇遇》《奇异的机器狗》等多部优秀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科幻人。但由于当时国内的科幻环境并不如意,萧老也因此遭受了很多本不必要的挫折,因此,对于杨枫团队的到来,老人家最初是婉拒的。
为了与萧老进行有效沟通,杨枫团队查阅了大量关于萧建亨的资料,从各类资料、包括书籍的导读、前言、后记里梳理出那个年代的故事,试着向萧老确证和提问。终于,在杨枫与萧老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沟通中,逐渐取得了老人家的信任,慢慢打开心结,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起他的科幻人生,“萧老说,现在晚上经常失眠,本以为那些事都忘了,结果被我们一次次的电话交流引得就像放电影一样,很多回忆一幕幕又回到了眼前。”
杨枫的书柜里有许多为做口述史而搜集的旧书
杨枫说,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科幻人为中国科幻的发展殚精竭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作为后辈理应重塑一下前辈们的力量,梳理几十年来他们累积下来的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中国科幻是很讲究传承的,如果我们要做好当下的事,我想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历史是什么样子。”
冷湖科幻文学奖:为没有未来的地方书写未来
“八光分”一词,意指阳光到达地球的距离。“那也是孕育生命的距离。八光分文化所做的,就是在联通现实与未来,在循环往复中达到永恒。”
2018年,八光分文化联合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和青海火星小镇,共同发起冷湖科幻文学奖。用杨枫的话来说,冷湖奖的特殊魅力就在于“给没有历史的地方书写历史,给没有未来的地方书写未来”。
前去冷湖采风的科幻作家们/图据受访者
远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冷湖镇,曾因石油而兴起,又因石油开采结束而变得寂寥和萧条。面对石油资源的枯竭,冷湖人不愿意放弃那片精神的故土,期望用“科幻”来赋予那片土地新的荣光,用文化的方式将冷湖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与无限的未来联结在一起。当时的中国科幻文学界,也希望为国内原创科幻作者提供一个崭新的推广平台,为科幻产业化开辟一种全新的模式。双方一拍即合。
2018年,当杨枫、姚海军等人第一次踏上那片遍布雅丹和人类遗迹的大漠之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感到巨大的震撼,杨枫说,“对于科幻作家而言,会感觉看到了一个后人类时代,就好像真的进入了科幻小说里常常出现的被人类遗弃的世界。”
冷湖当地的雅丹地貌/图据受访者
在杨枫看来,冷湖这个地方之所以适合科幻创作,在于它“既是历史,也是现在,更是未来”。这里虽早已荒无人烟,但仍能看到残存的砖墙,经历了时间风霜的胶鞋底,曾经用以储存食物的地窖,还有在墙壁上用墨汁涂抹而成的黑板……“当科幻作家们来到这里,每个人都深信这里曾经有人类生活过,那么都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废弃石油基地残存的砖墙/图据受访者
在首届冷湖奖征文比赛中,科幻作家宝树创作出了《冷湖,我们未了的约会》,刘慈欣为其颁奖时评价这篇作品:惊心动魄的开局,一气呵成的悬念,盘根错节的线索,抽丝剥茧的解谜,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具有高度技巧性的科幻悬疑佳作。
在宝树看来,科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科幻喜欢描写对宇宙深处、地球内部或者其他自然奇境的探索,原始狰狞的自然世界是其中的主角;另一方面,科幻也致力于想象未来的高科技生活,主要讨论科技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科幻越来越多地偏向后者,自然的东西渐渐消解掉了,比如赛博朋克,比如人工智能的主题,都没有什么自然了;但前者其实一直是科幻迷心中的梦,也是科幻最核心的精神力量,不能偏废。冷湖宛如火星的苍茫壮丽,提醒了我们科幻的这一内在维度。”
前去冷湖采风的科幻作家们,入住冷湖“火星太空舱”/图据受访者
冷湖奖与“自然”“现实”的联系,吸引了众多科幻作家的目光。2018年第一届冷湖奖征文启动时,共收到来稿160余篇,有些作者未能参加冷湖创作采风,还自行深入冷湖地区,以掌握第一手创作资料。在题材上,既有时间旅行、宇宙探险,又有平行世界、虚拟现实。刘慈欣、王晋康、何夕、宝树、陈楸帆、江波……在那一次冷湖之行里,几乎集齐了中国科幻界所有大佬。在冷湖奖颁奖典礼上,刘慈欣兴奋地说:“这些科幻作品展望冷湖的未来,也展望人类在火星、宇宙中的未来。”
冷湖/图据受访者
此后的每一届冷湖奖,杨枫团队都会带着科幻作家们前去采风,创作出极具地域性的本土科幻小说,“新老作者比例大概在1:1的样子,获奖作品都会在揭晓当年集结成册出版。比如第一届冷湖奖的作品集叫《十二个冷湖》,其实就是我们优秀的作家为冷湖书写了十二个传奇故事。如今冷湖奖已经举办五届了,在‘冷湖’这个内容池里,我们已经聚集了将近五十篇冷湖佳作。”
首届冷湖奖作品集《十二个冷湖》新书发布会/图据受访者
除了科幻作家,电影编剧、导演、制片人,以及话剧、舞台剧的制作人等产业嘉宾也受邀参与其中,从而进一步推动科幻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出圈,在与更多新兴娱乐形式的互动中为科幻IP的改编、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获得第三届冷湖奖中篇小说二等奖的作品《闭环》被悬疑作家周浩晖执笔改编成《星落五丈原》剧本杀剧本,并由其所在的公司“青蛙兄弟”完成开发,投入市场后受到玩家追捧。还有因冷湖而结缘的导演陈思诚,也在杨枫的推荐下,签下了七月的作品《小镇奇谈》的电影版权。
从《银河边缘》到科幻大会:为中国科幻聚焦世界之光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科幻文学已经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英语国家,《克拉克世界》《银河边缘》已经是推介中国科幻长期稳定的平台,未来事务管理局主办的《未来纪事》也在中国科幻对外传播活动中不遗余力;
在日本,中国科幻小说在近年来引领了一阵狂潮,在当地最大的科幻出版社早川书房的助力之下,中国科幻小说已经有了一席之地;
意大利与中国科幻界的交流也日益密切,意大利著名科幻作家弗朗西斯科·沃尔索创立的未来小说出版社,积极参与译介和传播中国科幻文学,比如《中国太阳》《未来文字》,不仅收录了韩松、王晋康、刘慈欣、陈楸帆、江波等著名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还有白乐寒、苏民等新人作家的作品。
有着“科幻掘金人”之称的杨枫,这些年也带领八光分团队,不断在科幻领域开疆拓土,充当桥梁纽带。
美版《银河边缘》“杨枫推荐”栏目发表的6篇中文作品/图据八光分文化
2018年,美国圣何塞的第76届世界科幻大会现场,八光分首发了中美共同策划编辑的科幻MOOK《银河边缘》,旨在以国外优秀的经典和新锐作品,带动培育国内的原创,杨枫任中方主编,美方主编迈克·雷斯尼克则是获得过五次雨果奖的科幻大咖。
在中文版的《银河边缘》上,每一期刊登7-10篇小说,一半是外国科幻小说,另一半则是国内优秀的科幻佳作,“既兼顾美国版《银河边缘》里的优秀作品,也能够给我们国内的原创作者一个新的平台。同时,从2021年5月开始,美国版的《银河边缘》还专门开设一个栏目,将我们挑选的中文科幻小说推出英文版。凡是被翻译发表的中文原创科幻小说,都有更大机会提名雨果奖。”杨枫说,他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促进中国科幻文化与世界科幻文化的交流。
“银河边缘”系列
而放眼国内,除了八光分之外,还有微像文化与美国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的合作;未来事务管理局以科幻春晚、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等事件吸引国外科幻界关注,推动在日本出版中国科幻小说选集,参与创办罗塞塔翻译奖,促进科幻奇幻领域多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漫传奇文化则致力于科幻文本漫画改编,促成漫画版权海外输出,他们主导的“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版权输出项目,已促使多部刘慈欣作品改编漫画在海外出版,这也是我国原创漫画作品首次以如此大的规模和体量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版市场。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作品/图据漫传奇
“中国的科幻小说,在西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杨枫说,在以前,很难有机会看到这么多中国科幻小说在全世界抛头露面,“除了像刘慈欣这样的顶级科幻作家,还出现了以陈楸帆、宝树、郝景芳等为代表的新一批科幻作家的不少作品也有了多个语种的译本,这都是对世界科幻文化生态的一种丰富。”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即将在成都召开,毋庸置疑地,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科幻与世界的交流,为此,杨枫正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推进一系列科幻图书出版与活动策划,希望能赶在世界科幻大会召开之前作出更多的亮眼成绩。
《100年后的成都》 秋原绘
对于杨枫而言,这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在她看来,中国科幻目前虽在快速发展,但无论是原创内容还是人才资源的积累,都还不足以支撑科幻人心中那个宏大的梦想,她希望能够带领团队做更多的尝试,推出更多的科幻作品,“发掘优秀的作者就像垒金字塔一样,没有足够坚实的塔基,怎么可能会有引人注目的塔尖?”杨枫说,她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勇敢尝试的科幻人以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也希望科幻文学在发展中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当各方形成一股合力的时候,中国科幻才有更好的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 段雪莹 实习记者 毛渝川 实习编辑 毛渝川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