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的传说
世界遗产地、滨海花样城,传承闽南文化、聆听海峡涛声。大家好,这里是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人文荟萃、遇见漳州系列节目。今天与您分享的是漳州巴戟天的传说。
巴戟天,是茜草科多年生攀缘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漳州市南靖县是著名的巴戟天产地,在这里流传着一则关于巴戟天的故事。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南靖来了一位叫莫嵩屏的新知县,河北景州人氏。莫知县在任期间勤政为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一直忙到深夜。他征税纳粮、教化百姓、听讼断案、劝民农桑、兴修水利,南靖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莫知县为官公正廉明、秉公办事;莫夫人品性贤惠、温柔恭良,夫妻相敬如宾,感情深厚。
莫知县靠着微薄的俸银,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因日夜操劳政务,又加上不习惯南方潮湿多雨的天气,常常出现腰酸背痛、失眠多梦、精力不济、四肢发冷的情况。
莫夫人与莫知县夫妻恩爱和谐,常为人称颂。可是有一件事令他们耿耿于怀,那就是两人成婚多年仍无一嗣半子。“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莫知县虽然表面装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莫夫人又怎会看不出丈夫的无奈与着急呢。看到街坊邻居的孩子们嬉戏打闹,听到孩童如银铃般的笑声,莫夫人不禁暗自伤心流泪。她到处寻医问药,几年下来,几乎看遍了南靖的医生仍然一无所获。无可奈何的她只能寄望于神灵。每逢初一、十五,她都会带一些果品、茶点到离县衙三里外的一座观世音庙去敬拜,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一天莫夫人又来到观世音庙,就像平常一样摆上贡品,焚香跪求观世音赐子。这个时候从庙的外边走进来一位老婆婆,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半掩着的篮子看不清里面装着什么东西,好像也是来拜菩萨的。她向莫夫人问道:“这不是县令夫人吗?夫人所求何事啊?”莫夫人犹豫了一下,就将自己求子无门的难处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听完慈祥地微微一笑,对莫夫人说:“我有一办法或许有用,夫人可要尝试一下?”求子心切的莫夫人赶忙问老人:“您有何妙方?但求告知。”老婆婆从竹篮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递给莫夫人,布袋里面装着一种颜色黑黝、形状似短藤的东西,说是她当采药人的丈夫从深山中采摘得来的巴戟天,并交代用这巴戟天泡酒给莫知县喝,夫人则用巴戟天配精肉炖汤服用。
莫夫人回家后按照老婆婆的交代,将巴戟天一半用于泡酒,另一半分几次炖汤食用。就这样服用几个月之后,莫知县的精力充沛、四肢也不再发冷,虽政务仍然繁忙,但并不感到劳累疲倦,更大的惊喜则是莫夫人有喜了。十月怀胎之后,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满月后,夫妻俩带上孩子一起到观世音庙,想找到那位对他们有大恩的老婆婆,可是接连几天都没有等到。后来,莫知县在观世音菩萨像后面的墙壁上发现了两行字:“当官为民做主,上天自有厚报。”
爱民如子的莫知县感念老婆婆的恩德,就把这剂良方告诉了百姓乡亲,并发动众人一起上山寻找巴戟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和溪的一处深山找到了成片的野生巴戟天。众人采回试用一段时间后,感觉果然不错,便争相采摘。深知细水长流这个道理的莫知县便鼓励百姓尝试栽种巴戟天,既可自己食用,剩余的还可换钱,使巴戟天为更多人造福。莫知县家中也常常用巴戟天炖汤,家人的身体日益强健。
一次,莫知县的几位同年相约来南靖拜访,众老友相见欢喜不已,彻夜畅谈,不知不觉已天色大亮。几位同年虽谈兴仍浓,无奈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只得先去休息。而莫知县却不愿因私误公,仍然到县衙去公干。等到晚上再次相聚时,几位同年见莫知县一宿没睡却毫无倦意,频频举杯也无碍,非常惊奇。
莫知县就把自己中年得子、身体强健的原因告诉了好友,几位同年连连称奇。离别时,莫知县准备了一些巴戟天作为礼物让好友带回,几个月之后,身子骨比较弱的好友明显变得健康了,处理政务也是精力旺盛。一传十,十传百,巴戟天的功效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名气也随之越传越大。
今天的“遇见漳州”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下期再会!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