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作者一一郭熙

北宋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作者一一郭熙

00:00
04:35
北宋郭熙的国画艺术与特点是什么?
郭熙(1000~1090年),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府(今河南温县)人。他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初无师承,后在临摹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笔法大进,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后人称为“卷云皴”。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早年风格较工巧,晚年转为雄壮。

郭熙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幽谷图》《古木遥山图》等传世,其中《早春图》笔墨高超,成功地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甦醒的细致季节变化。

郭熙还是一位优秀的山水画理论家,他平生的理论被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书,这是继荆浩《笔法记》之后,又一本山水画理论的重要著作。《林泉高致》是一本系统的讨论山水画创作的专门著作,书的正文六篇,分别是山水训、画意、画决、画题、画格拾遗和画记,书中论述了林泉之志,通过饱游沃看,游历名山大川,然后自成一家的理想状态。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野)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

中国古代山水画所追求的就是“远”字。顾恺之《画云台山记》曾谈及:“西去山,别详其远近。”宗炳《画山水序》也谈及:“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一个体现。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把人的视线引发开去,导向无限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创造性。

神宗赵顼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善良的妙红

    讲的很细致,易懂

    吴自强书画艺术 回复 @善良的妙红: 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