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有助-投项梁夺回丰邑《高祖本纪》10-3

刘邦有助-投项梁夺回丰邑《高祖本纪》10-3

00:00
15:39

016刘邦有助-投项梁夺回丰邑《高祖本纪》10-3


刘邦做了沛公,拉起了两三千人的队伍出去打了两仗,然后回来驻守丰邑。

丰邑无疑是刘邦创业起家的根基。

秦二世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的队伍遇到了劲敌,那就是秦将章邯。章邯勇猛,率领郦山徒役把陈胜杀得大败。

陈胜起义后,燕、赵、齐、魏各诸侯国都又自立为王,秦朝开始分崩离析,天下大乱。

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然而分合相比,分起来更容易。

大秦这样一个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大帝国,打破分封实行郡县制,那些失去统治利益的王侯将相和他们的子弟们,有点能耐的,被大秦国打惨、怀恨在心的,甚至平民百姓活不下去的,都趁机起来反秦,势力小的拉山头、打官府,势力大的各立其国、各自称王。

陈胜起义对秦朝虽然没有伤及根本,但是这些始作俑者,他们调子起的很高,自此,灭秦一曲就高歌猛进,一发不可收拾。

这时候项梁、项羽已经在吴中起兵有段时间了。


刘邦驻守在丰邑。

泗川郡的秦兵就来包围丰邑,这也就是县里的反叛了,上级派人来平定他们。

泗川郡的秦兵围了丰邑两天后,刘邦率众出城与秦军交战,打败了泗川郡的秦军。

泗川郡守后来也被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捉住杀了。 

刘邦命令雍齿守卫丰邑,自己率领部队要到薛县去。

刘邦离开丰邑后,陈胜派周市来夺取土地。周巿派人对雍齿说:

“丰邑,是原来魏国的国都,现在魏国已经平定了几十座城邑。你如果归降魏国,魏国就封你为侯,还是让你来驻守丰邑。如果你们不归降,那我就要屠戮丰邑。”

这丰邑的确曾是魏国的国都。但都是150多年前的事儿了,魏国被秦国打败后,曾从山西安邑迁都到这里。这周市就是魏国人,他也是借着陈胜这杆大旗为自己的魏国做事。

这雍齿本来就不原意归属于刘邦,等到魏国来招降,他立刻就反叛了刘邦,为魏国守卫丰邑。

刘邦率军回头攻打丰邑,但是打不下来。后来就病倒了,估计是连气带累也就病了。只好退兵回到沛县。

刘邦特别恨这个雍齿和丰邑这些子弟们背叛他。

这可是他起兵的地方,根据地呀,居然让人给策反了,这说明自己在老家人的眼里就不咋地嘛,所以对这些人就不是一般的怨恨。

刘邦的这种怨恨,几年后会让丰邑人后悔不迭。

刘邦恨得不行,他听说东阳县的人拥立了一个楚王,驻守在留县,刘邦就去投奔他们,也是想从留县借点兵回来攻打丰邑,灭了这个可恨的雍齿,拿回根据地。

留县在沛县东南。

七八年后,张良被封为留侯,留侯张良,这个留说的就是这个地方。这是他和刘邦相见相约的地方啊。

现在这地方是微山湖的湖区,已淹没在湖水里了。

桑田沧海啊。


这时候章邯正在追击陈胜,章邯手下一员大将带兵向北平定楚地。

刘邦的队伍就和这东阳县的人一起打章邯的秦军,开始打不过人家,后来还好,攻了三天拿下了砀县。他们收编了砀县的五六千兵卒,然后去打下邑。

拔之。还军丰。——攻下来了,带队伍驻扎在丰邑附近。

这时候拿下了下邑,但还没有攻下丰邑,因为丰邑是他的老窝儿,所以这里说还军丰。

要明白,下邑和丰邑是两个地方,都位于现在的江苏和安徽相邻地区,与山东南部也紧挨着。

丰邑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在江苏省的西北端。

下邑的老地方是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城东,安徽省的最北端。也就是说下邑在丰邑西南,两地相距不远。

这些古地名,随着朝代更替,行政划分总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有的古地名一直存在,有的是几经变化,有合并、有分割,有交错,还有消失或者重新启用甚至异地启用,隶属关系也会有很多变化。

有的古书上也把沛县和在它西北的丰县放起,称“沛丰”,丰县属于沛县管辖,但当时人口应该比沛县还多。

读史记,除了研究人、研究事儿,还得研究明白地理,这样才能把前后的史实串起来。有很多事不明白其中为什么会这样,往往能从这些相关联的知识中找到答案。

很多人谈史记,只是简要的大概要的讲故事或者评论,这适合一般人听个热闹,和看个娱乐片差不多。但是娱乐片和严肃的纪录片还是有差别的。

老目希望能通过深究史记所记述的人和事,更多地明白道理。尊重原文、突出重点,化古为今、深入浅出,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慎重地发表评论。力求让读过或者没有读过史记的人,用耳朵就能基本了解甚至吃透这部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书。

如果您发现老目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留言。老目理科出身,愿拜高手为师,有错即改,真怕学识不足会误人子弟。


刘邦借助砀县的五千多兵卒把下邑拿了回来,然后带队伍驻扎在丰邑附近。

接着说他带着一百多骑到薛县去参加项梁的聚会。

刘邦到薛县见了项梁,项梁高兴,给了刘邦五千人,五大夫级别的将领就有十个。

你看这刘邦创业初期,曾得到过项梁的很大扶持。

在失去依托、丢掉根据地的情况下,危难之间得到项羽的鼎力相助。这些都是刘邦以后做大做强相当重要的基础力量啊。

所以前面讲过在项羽死后,刘邦应该也能想到今天,他曾经在人家这里干过,接受过老项家莫大的恩惠,亲自去项羽葬礼上祭奠一番,哭上一通,情理之中,也并不是说他本性有多虚伪。

刘邦从项梁这得到五千人马,回去攻打丰邑城。

书中没说攻城的结果。

实际上,刘邦这次是攻下了丰邑。

但是那个他最恨的雍齿没有捉到,逃到魏国去了。


刘邦归属项梁几个月后,听说陈胜确实已经兵败被杀了。项梁就把各路诸侯的别将领召集到薛县。

别将,就是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将领。比如负责战马管理的厩将,负责制造修理弓弩的弩将;统领辎重兵的重将,还有率领筑城兵的城将,等等,都是别将。

项梁这时候听从范增的建议,拥立楚怀王的孙子——放羊娃熊心为王,还是叫楚怀王,建都盱台。

项梁号称武信君。

怀王熊心派人与秦军作战,几次打败秦军。又让刘邦、项羽去攻打咸阳,还屠戮了城阳。

一路杀杀杀,拿下了一些城池,其中还杀了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

项梁屡战屡胜就骄傲了,但是秦朝给章邯增派了军队,衔枚击项梁——衔枚,就是让士兵口里都横着衔着一根木棍,防止喧哗。枚:象筷子一样的东西,两头有绳子,衔在嘴里,在脑袋后面拴住。

就这样疾行军,趁着黑夜偷袭项梁的军队。结果一下子就打败了项梁的军队,项梁在定陶战死。

定陶这地方,项梁在这里战死,后来刘邦也是在这里登基称帝的。

这时,刘邦和项羽正在攻打陈留。

陈留,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凤凰城。这凤凰是古代楚国的崇拜对象。

陈留镇在春秋时期属于郑国,名叫留地,后来被陈国吞并,更名为陈留,这里离开封很近,也就20多公里。

听说项梁战死,刘邦和项羽就起向东进军,项羽驻扎在彭城的西面,刘邦的军队驻扎在砀县。

章邯打败了项梁的军队之后,以为楚地的军队不值得担忧了,于是渡过黄河,向北进攻赵国,大败赵军。秦将王离在钜鹿城包围了赵军。


秦二世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07年,楚怀王见项梁军已被打败,害怕了,就把都城从盱台迁到彭城,把项羽的军队拿在自己手上,亲自率领,封项羽为长安侯,号称鲁公。

前面已经讲过了,为这个鲁公,刘邦咋打鲁地,鲁地的人就是不投降,见到项羽的人头后才最后一个归顺刘邦。

在彭城,怀王熊心任命刘邦为砀郡长。原来都称郡守,这以后称为郡长。封武安侯,统率砀郡的部队。

这时候被王离包围的赵国几次请求救援,怀王熊心就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向北进兵救赵。

命令刘邦向西抢占地盘进军关中。

并且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之——和诸将相约,谁先入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做王

关中是秦朝腹地。东边的潼关、南边的武关(蓝关)、西边的散关(大震关)、北边的萧关。这四关之内5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是关中地区。

谁能入关,谁就有可能在大秦朝腹地称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怀王熊心决定让刘邦向西进攻入关,并且还约定好,谁先入关就让他做关中王。好像这是在偏向刘邦,给他更多的发展机会。当初这怀王可是项梁拥立起来的啊,如今项梁战死了,怀王不但收了项羽的军权,还如此布局给刘邦更多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

老目下次再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烫大头

    答题强迫症患者表示完全不记得前面提过雍齿。

    老目沧 回复 @烫大头: 雍齿藏里面了。周巿没提到但是雍齿这个特别之人不能无视。

  • 老目沧

    国学,国人的根脉

  • 伊甸园之盾

    刘邦放掉的10人就是他起家的本金。

    老目沧 回复 @伊甸园之盾: 肯定是骨干。

  • 老目沧

    别将,史记中的别将负责专业助攻,经常是临时派过去的并不一定常在大部队

  • 伊甸园之盾

    不敢不敢。

  • 童美多

    沧海桑田

    老目沧 回复 @童美多: 不变的是人心

  • 1363048enaa

    不错不错真不错!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