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虽说防疫的政策是日渐宽松,但依然是难见昔日里的缤纷喧闹和人头攒动,大家仍旧保持着戴口罩、扫场所码的好习惯。一来呢,是为自己的健康安全考虑,二来啊,也是出于一直以来的习惯。
所以,这些天所有的焦点都转移到平日里无人问津的感冒退烧药上,医院、药房里的这些退烧药几乎全都脱销,一药难求,朋友圈里更是不断的有人转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科普。
身边也有人和远志说,你看,西药小小的一片药片就可以搞定,而中药却需要一大堆药材。其实啊,西医也好,中医也罢,大家都是为了治病,只是大家的认知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和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一池塘的鱼开始陆陆续续有鱼翻肚子死了,西医多半是从病体的本身出发,会考虑鱼可能是感染上了细菌,因此,会使用一些抗菌药物来杀菌;而中医呢,讲究的是一个整体的思路,会觉得是水出了问题,把水质改善了,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因此,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然,古时候,并无抗生素,而疫情却古已有之。
那么古人是如何来防疫的呢?
《千金方》中就有记载:“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说的是佩戴香囊,可以远离瘟疫。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个适合制成香囊,可随身携带的的方子,名曰“香兰散”。
香兰散:苍术、藿香、佩兰、草果、石菖蒲、冰片、檀香、山奈、薄荷、艾叶、防风、贯众。
芳香辟秽:苍术、藿香、佩兰、草果、石菖蒲、冰片、檀香、山奈、薄荷、艾叶
我们说香囊之所以可以辟秽,主要还是由于它特殊的香味。中医认为,气味芳香的药材可以化湿浊,避污秽。
自然界中,最需提防的还数湿邪。须知,湿性黏腻,湿邪往往容易盘踞在我们的骨子里,或是脏腑中,因此,除湿易,而除尽湿邪难。是故,湿邪致病难以根治,病程较长,病情也容易反复。
而自古以来的瘟疫,多与湿邪息息相关,就连此次的新冠病毒,也多为热毒、湿邪而起。你去看,古时候的瘟疫犯病,最常见的特征就是腹泻,因为湿困脾胃啊!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经由胃腐熟消化的食物至五脏六腑,以提供营养支持。若是湿邪困顿于脾胃,妨碍了脾胃的健运功能,湿聚成痰,胃腐熟消化所得的水谷精微难以转运至五脏六腑,只能顺势而下,腹泻而出。
而这里用的苍术,不仅气味芳香,又入脾胃经,为燥湿健脾之要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讲,“苍术,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不难发现,苍术在古时候是防疫之主药,古时候并没有酒精,古人就会把它点燃薰室,以驱散疫疠之气。
我们常讲,病从口入,而人之咽喉为肺之门户,是故,病邪入体,首先就会侵犯我们的肺脏,紧接着会困顿于脾胃,胃气上逆而症见呕吐,脾虚健运失司而症见腹泻,
因此,这里又用上了藿香、佩兰两味药材,它俩都是芳香化湿的药材,上入肺经,中入脾、胃经,其味辛散,既能助肺将入侵于内的病邪宣发出去,又可燥脾胃的湿邪,以助脾胃的健运。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藿香正气水也正是这么个思路。
此外,又加用了一味草果,将脾胃间的湿浊一点一滴地慢慢化散开来。
我们说湿邪之所以难以根治,一方面是因为其性黏腻,另一方面,还是由于湿邪容易聚而成痰,因此,燥湿之时,还得化痰。
石菖蒲味芳香,上入心经,而开窍醒神,中入胃经,而化脾胃之湿,为开窍豁痰之良药。
冰片气味清香,尤善走窜,既可清解郁热,又能同石菖蒲一同开窍化痰。
檀香、山奈、薄荷三味药材主要是用来行气消滞的。
而艾叶用在这里,则是活血化瘀,气血通行,痰湿无阻,何患疫病?
祛风解表:防风
防风虽无芳香之味,但也有一股特异的气味,其辛温之性正如其名,可助我们的身体抵御住外来的风邪。
风为百病之长,前人认为,风邪是诸病的先导,风邪即除,也就断了疾病的来路,病邪失去了源源不断的补给,治疗起来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清热解毒:贯众
贯众同防风一样,也有一股特异的其味,功善清热解毒,以消退时疫。
然,这些个芳香的药材不仅可以作成香囊,以芳香辟秽,还可用作泡澡。
《内经》有云:“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
说的是每年的雨水过后,空气中的湿气渐重,用上一些芳香的药材,以除一身之湿。而眼下也正几近寒冬腊月,泡上一个温暖的药浴,把冬季里潜伏自己身体内的寒与湿排出殆尽,何不美哉!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沐励麒 回复 @八卦迷踪: 那下冰雹你躲不躲?🤔
欺人太甚
1588169wuou 回复 @八卦迷踪: 克数呢?我也想问一下
感恩遇见!
夹缝中的远志草 回复 @可爱的乖果果: 也感谢你的支持
在哪儿卖?
克数呢?
可以
夹缝中的远志草 回复 @飞哥FM: 多谢认可和支持
苍术
剂量都没有,差评
这是能治病。还是能预防? 现在阳着呢,也就是喉咙干燥难受,多喝水就是了。另外,温度突然高到39度,喝了布洛芬。温度降下来了。其他没什么感觉,就是为了避免感染给家人。自我隔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