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深刻说明了同样一个错误,不可能一再掉坑的深刻哲理。事实上因为吃亏长记性,很多问题别说“再三再四”,就是“再二”都不太容易。
然而,在印度的字典里,却从来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概念,比如武器采购,明知俄罗斯变着法儿坑自己,却还要义无反顾地跳进去,末了还要说一声兄弟仗义。可以说“再三再四”对印度而言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所以,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尴尬和被动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印度与塔利班的恩怨,则是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一次次马失前蹄的根本原因。
而至于印度与塔利班为何势同水火?静夜史认为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
话说1979年12月24日,就在西方国家沉浸在圣诞节的喜悦中时,苏联数10万大军突然对阿富汗发动猛烈进攻,震惊世界的阿富汗战争爆发。
苏联的大举入侵,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拍案而起,对苏联进行了猛烈声讨。在美国的影响下,反苏之声此起彼伏,随后它们纷纷团结在以美国为核心的超级大国周围,组成了最广泛的抗苏“民主”统一战线,苏联的国际环境空前被动。
然而就在苏联众叛亲离之时,印度却反其道而行之,对苏联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支持。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要知道,从1947年印度自立门户以来,因为深受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青睐,印度早已深谙左右逢源之道,并从这样的闪传腾挪中攫取了大量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虽然追随美国谴责美国无可厚非,毕竟随大流不挨揍。但根据历史经验,最合适的选择无疑是不偏不倚的中立。
然而,印度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再表示“我和苏联一条心,苏联干啥我力挺”。
虽然印度学者一再表示印度支持苏联只是看不惯中美等国群起而反苏的“站队”,但地球人都知道,印度支持苏联,一方面是报答苏联在中印战争及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的两肋插刀;另一方面则是妄图绕道阿富汗,分别包抄中国和巴基斯坦。
只是,印度“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亲苏站队不仅让自己脸疼,更让印度损失惨重。因为此举不仅让印度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更让印度和阿富汗民众势不两立。
而塔利班,就崛起于阿富汗民众组成的抗苏武装之中。
虽然阿明政权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很快被苏军灭门,但群龙无首的阿富汗民众却很快形成了同仇敌忾的反苏力量,苏军很快陷入阿富汗人民战争的汪洋。
在阿富汗民众的激烈反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声讨下,更因为在中越战争中的疯狂掉血,苏联不得不在1989年狼狈撤军,并在1991年土崩瓦解。
因为苏联的撤军和覆灭,印度在阿富汗的影响力也不得不一夜清零,十年经营基本毁于一旦。面对这种欲哭无泪的局面,印度本应总结教训、痛定思痛,毕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指望不上,印度如果还想借助阿富汗包抄中巴,彻底扭转“双面打印”的被动局面,就必须调整盲目站队的毛病。
对此,“痛改前非”的印度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与时俱进追随美国”的政策。
由于苏联撤军后,出现权力真空的阿富汗迅速爆发了乌烟瘴气的内战,美国由此看到了浑水摸鱼的历史契机,于是马不停蹄地支持希克马蒂亚尔,对抗由苏联和伊朗支持的马苏德、拉巴尼和村斯塔姆。但问题是希克马蒂亚尔战斗力实在拉胯,于是美国不得不另请高明,塔利班就这样被美国选定。
因为有丰富的抗苏斗争经验,再加上美国要钱给钱,要枪给枪的如虎添翼,塔利班创始人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在1992年以30名师生和16条枪起家,仅用4年时间就杀入首都喀布尔,建立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创业”历程。
由于塔利班脱胎于阿富汗民众,与美国关系如胶似漆,所以尽管苏联解体后的美国和印度关系“心心相印”,但重返阿富汗却举步维艰,毕竟就算印度能和塔利班化干戈为玉帛,塔利班与宿敌巴基斯坦的眉目传情也足以令印度发疯。
所以,塔利班上台后印度拒绝承认,并与塔利班的宿敌北方联盟结盟,提供大量武器和装备支持他们和塔利班火并。
“好在”塔利班“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由于文化素质较低,非但没能带领阿富汗脱胎换骨,反而让阿富汗家徒四壁。再加上由于贫穷,阿富汗吸引了大量恐怖分子齐聚;因为没钱,塔利班甚至大规模种植罂粟,阿富汗由此成为贫穷、战争和恐怖主义的代名词。
而2001年的“911”事件,则让塔利班和美国关系彻底闹掰。随着美国和塔利班的“蜜月期”戛然而止,印度又看到了追随美国重返阿富汗的机遇。
于是在2001年美国以反恐名义大举入侵阿富汗后,印度第一时间积极响应,除了继续与北方联盟保持密切往来,追随美国围剿塔利班,印度更将阿富汗塔利班定性为“恐怖组织”,打上了“不共戴天”的标签。
印度的前赴后继,深深感动了穷凶极恶的美国,于是在美军推翻塔利班政权后,很快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印度大开方便之门,印度资本也随即涌入阿富汗。在美国扶持的阿富汗傀儡政权支持下,印度在阿富汗可谓全面开花,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印度制造”的身影。
虽然相比于美国烧钱一样的军费支出,印度的投资还赶不上美国的零头,但长年累月的坚持,还是让印度成为阿富汗的最大外援国。
2014年莫迪上台后,印度和阿富汗政府的合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投资,印度甚至还向阿富汗军队提供武装直升机等进攻性武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阿富汗傀儡政府的实力。
但问题是,美国的打击虽然猛烈,但和苏联一样根本无法斩草除根,多山的地形更是让阿富汗成为美国等所有侵略者的迷宫。由于现代化武器根本无从发挥作用,使得塔利班虽然被赶出喀布尔,但却很快占据农村,并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
而且由于2003年美国大举入侵伊拉克,给了塔利班难得的喘息之机,再加上与时俱进的塔利班也开始重新赢得民心,于是阿富汗战争局势再度逆转。
当侵略战打成治安战而且是损失惨重且入不敷出的治安战,美国终于在20年后“想开”,并在2021年9月11日全面撤军。
于是,和32年前苏军卷铺盖走人后一样,当美军狼狈撤军,塔利班重新掌权,马不停蹄地就要求印度一块儿滚蛋,而且是立刻马上!
印度傻了,要知道,人员可以撤走,装备可以拆卸,但建好的大楼和大坝如何打包?这不明摆着给塔利班做嫁衣嘛?
所以,在损失了超过近40亿美元的投资后,灰头土脸的印度再也无法理智。虽然不知道眼前的塔利班政权何时再被赶走,但印度却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要与塔利班政权交朋友。
只是,昨天的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印度和塔利班,早已没有了任何转圜的余地。
虽然丘吉尔早就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但印度在阿富汗的野心却基本一脉相承,而且虽然投靠了不同的大国,但反阿富汗人民的心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塔利班和这样的国家根本不会有感情。
而且,就算有感情,印度也给不了塔利班所需的资本。
塔利班认为,对于百废待兴的阿富汗而言,最需要的莫过于钱。但钱能解决温饱,却不可能让阿富汗摆脱恐怖主义和战争的纠缠。所以,只有让阿富汗融入周边甚至世界,才能真正改变阿富汗的命运。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能给的,只有20个停摆的项目,而中国,却能联合巴基斯坦将“中巴经济走廊”延伸到阿富汗,更将阿富汗拉入“一带一路”倡议之中。
对于阿富汗而言,任何天花乱坠的承诺或者计划都离不开发起国背后的经济实力,而很明显,印度不具备和我们同台竞技的可能。
而且更让印度尴尬的是,相比于印度和阿富汗之间隔着巴基斯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则有瓦罕走廊山水相连,可以说阿富汗搭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快车的可能更大,未来也更美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塔利班并没有与印度改善关系的强烈愿望,印度想要重返阿富汗注定只能是一厢情愿;另一方面,印度想要重返阿富汗,却再度错判形势,极力想要避开甚至排挤中巴势力,这不仅让塔利班反感,更让印度自取其辱。
概括起来,由于缺乏单独影响阿富汗的能力,所以几十年来印度基本都跟在大国身后,注定了其在阿富汗的利益只能在大国来了又走中不断清零。而由于其对阿富汗始终“居心不良”,尤其是无法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注定了印度即便有单独影响阿富汗局势的机会,也注定会被自己的愚蠢心态彻底葬送。
所以,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被动绝非偶然,这是印度一系列愚蠢操作的必然结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得靠群众
很好听!👍🏽👍🏽👍🏽
长知识了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