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军备解码带来的最新军情和武器资讯,欢迎订阅关注!
目前,距离珠海航展开幕还有5天时间,众多预定参展的国产先进装备已纷纷呈现在媒体镜头中。由于航展预热期间有关“20系列全面亮相”的说法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外界对于本届航展抱有较高的期待,但如今航展还未开幕,已经曝出的“大料”就让人振奋不已了。就在3日上午,社交媒体中出现了更加清晰的鹰击-21E图片资料,表明早些时候引发关注的模糊版鹰击-21E真实无误,而这也是全球第一款公开对外销售的高超音速武器。放在俄乌战事正酣,俄军数次成功使用“匕首”高超音速武器取得战果的当下,鹰击-21E外销的事实让人们看到中国军工的技术实力。与此同时,一架空军轰-6K于3日下午降落珠海,在其两翼挂载的双锥体高超音速导弹,再次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事实上,这并非国产空射高超音速武器的第一次亮相。在今年4月中旬,官方发布055试射舰载鹰击-21时,社交媒体上就曾出现过一架轰-6N在腹部挂载疑似空基鹰击-21的模糊图片。此次空军派遣一架现役轰-6K参加珠海航展,并大方搭载空基高超音速武器,正式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这一领域的突破。意味着轰-6K与新型空基高超音速导弹,也成为俄制米格-31与“匕首”的组合之后,又一对空地高速战略威慑搭档。
从现场图片分析,此次现身的轰炸机是空军当前大量列装的轰-6K,不仅没有轰-6N的空中受油装置,也没有海军轰-6J的翼尖电子吊舱。对比分析新导弹的外形尺寸和重量,第三代轰-6平台经过改造后,应该都能搭载2枚新型导弹。特别是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轰-6N,更是能在运油-20、空警-500的配合下,更好地发挥导弹高速突防、远程精准的威慑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搭载新导弹的轰-6N,能够达到当今全球轰炸机中的顶尖“段位”。
由于官方此前没有展示过这款新导弹的信息,其气动外形也非常独特,弹体上仅有“2PZD-21”的字样,因此关于这款新导弹的编号和技术来源还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新导弹有可能是基于东风-12战术导弹发展而来。鉴于M-20与俄制“伊斯坎德尔-M”的定位类似,而大名鼎鼎的俄制“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就是在“伊斯坎德尔-M”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这个观点完全说得通。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的双锥体导弹就是CM-401导弹,所谓CM-401则是我军舰载反舰弹道导弹的竞标落选方案,正选方案就是鹰击-21。
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原本也确实难以分辨,但随着官方发布了新导弹、鹰击-21E的高清图片资料,事情又变得比较简单。首先,鹰击-21E甚至是之前055发射的完全版鹰击-21,导弹主体都呈细长的“圆柱”状,这是中程导弹的典型气动标志。相比之下,新导弹和M-20弹体都较为“粗短”,几乎没有“圆柱”状的弹体部分,加之尺寸上的差异,基本可以确定新导弹正是东风-12的衍生型号。可以发现,国产高超音速导弹体系获得全面突破,各型导弹已经覆盖了海陆空三军,正积极开拓外贸市场。
从时间上说,陆基东风-17是第一款公开亮相的国产高超音速武器,也是公认当下全球技术水平最优秀的一款。其射程在1800千米左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10马赫,突防能力极强,唯一的问题是受陆基发射的限制。接下来就是应用范围最广的鹰击-21,经过官方证实的已经有了海基、空基、出口三个大的方向。受发射平台限制,鹰击-21的性能表现差距较大。其中出口型尺寸最小,理论上射程应该不会超过300千米,自用舰载型多出一截推进段,射程超过1000千米,空基型又多出一截推进段,估计能够超过2000千米射程。目前展出的鹰击-21E,其发射平台还不清楚,如果搭载在055/052D或者轰-6N上,其威慑覆盖范围自然会随着平台移动而大大拓展。
而刚刚现身的这种空基高超音速武器,也是应用最灵活的新导弹,性能就颇费思量。按官方此前发布的消息,M-20最大射程在290千米左右,原型东风-12放开限制的射程大概在400-420千米。按照俄制“伊斯坎德尔-M”发展成“匕首”后,射程从480千米延伸到2000千米的变化规律判断,新导弹射程应该在1700千米左右。不过,“匕首”的2000千米最大射程,是在其载机米格-31以2马赫高速在2.2万米以上高空实现的。国产轰-6K的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1马赫,飞行高度也要低一些,赋予新导弹的初始动能和势能也要小很多,1500千米就已经是比较理想了。
不过,国产新导弹虽然射程比俄制“匕首”略低,发射平台速度也比米格-31慢得多,但新导弹也有自身的优势,在实际使用中应该比米格-31与“匕首”的组合更加强大。毕竟米格-31生产线已经早已关闭,现役不过130余架,且每架只能挂载一枚“匕首”。而轰-6不仅仍然在继续发展,数量不断增多,每架也能外挂2枚导弹。最重要的是,我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重大成就被正式公开,也说明我国更新型的同类导弹,已经基本完成甚至已经列装部队了。此外,新导弹虽然目前仅为空基型号,但鉴于M-20已经对外出口,甚至被整合到国产A-200/300远程火箭炮,因此未来有可能出现与鹰击-21E一起对外出口的情形。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已经有三款共应用于四个领域的高超音速导弹,并且全部是现役装备。相比之下,俄罗斯仅有空基“匕首”具备实战能力,其海基“锆石”仍然在继续完善之中。而美国更是没有任何一款高超音速导弹服役,看似规模宏大的空基、海基、路基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规划,如今还处于艰难的测试阶段。因此,在鹰击-21与新导弹在今年先后现身后,可以认为我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已经达到了了世界最前列,俄罗斯紧随其后,美国则位居第三。这个排名看起来挺“上头”,但却非常客观真实,而原因也非常简单——“中导条约”。
上世纪80年代,苏联和美国均在欧洲部署了大量中近程弹道导弹,一旦发射对手只有数分钟反应时间,极易发生可怕的反击并引发大战。为此,双方签署了著名的《中导条约》,约定双方不再发展500-5500千米的弹道导弹,已装备的武器,比如大名鼎鼎的美制“潘兴Ⅱ”全部予以销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一条约,因此其“伊斯坎德尔-M”只有480千米射程。而中国则始终没有签署这一条约,原因在于中国在弹道导弹领域和美俄存在很大差距,没有项目支撑更是无法保持技术更新进化。
也正是由于一直坚持发展中近程弹道导弹,因此当高超音速武器概念问世后,中国军工很快调整方向,完成了以东风-17为代表的技术突破。而俄罗斯也看到了这股东风,基于“伊斯坎德尔-M”的积累推出了“匕首”。但美国在《中导条约》签订后的30年中,几乎完全放弃了中程导弹这一领域,曾经领先全球的研发制造体系,也随着人员转行和设备拆除落伍而烟消云散。当美国在2029年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启动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时,恍然发现自己原本的技术优势,早已变得名不副实。最终,美国选择一切重新开始,多个项目在测试中屡屡失败,也就非常正常了。
总的来说,当下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领先,与美国“自废武功”,俄罗斯“一根独苗”有重要关系。再加上东风-17之外的两款武器,也只是“半路出家”的型号,成熟度很高但技术突破并不算大,因此现在并不是骄傲的时候。当年美国F-22A隐身战机也曾笑傲全球,如今却已经在中国歼-20面前抬不起头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下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领先,应该成为继续进步的基础,而不是以之为傲的本钱。事实上,超燃发动机已经被认定成决定一个时代的先进动力系统,与70年代的固体火箭燃料、80年代的涡扇发动机/燃气轮机一样。只有将超燃发动机技术发展起来,才能真正把握住高超音速武器发展的命脉,如今取得的成绩只是行至半途,未来还需要继续努力、持续奋斗。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听听
这声音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