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 |新京报专栏

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 |新京报专栏

00:00
04:57

据新京报报道,近期,随着防疫政策调整,浙江省、四川省、广州市等多地均组织外贸企业包机出行,亲赴海外“抢订单”,并在拓展客户、争取订单、产品反馈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组织企业包机出海,在推动外贸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树立了学习榜样。

不能仅靠外贸企业“单打独斗”

受疫情防影响,我国外资外贸企业面临发展难题。航班熔断、防疫隔离等限制措施,使得国内企业走不出去,海外客户走不进来,供应链和产业链面临“断链”风险。不少企业无法出国参展和联络客户,几乎中断了和海外市场的联系,也大大制约了进出口业务。

虽然互联网便利了信息沟通和交流,但是外贸仍然主要依赖线下面对面的展览和洽谈,否则很难“眼见为实”并建立互信。与此同时,出海参展才能摸清和更新市场需求,及时展望客户偏好,避免产品定位跑偏。过去中国企业赴海外参展推介,或者通过广交会等国内展会吸引海外客商,而疫情防控则使这些推广销售渠道几近中断。

疫情三年,不仅我国外贸企业饱受出海之苦,海外市场也同样渴求“中国制造”。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物美价廉并行销全球,深得消费者喜爱。但是,如果海外客户关系长期得不到有效维护,也会使中国外贸面临丢失市场份额的风险。

当然,也有不少外贸企业谋求出口转内销,或者通过直播带货方式进行线上展销。但是,这些特殊时期的应急举措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法真正解决外贸企业的痛点问题。不少外贸企业因为订单锐减而面临生存危机,加之各类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使我国外贸形势严峻。

面对不确定的海外市场,外贸企业仅靠自身单打独斗,往往很难取得显著成效。各地政府包机组团出海,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返国际市场,让企业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希望。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组团式”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相对来说,政府部门可以协调各级各部门理顺政策,打通企业出海参展的各类障碍,为企业争取海外订单打开“方便之门”。同时,相关行业的企业联合组织产品推介会等活动,也有利于拧成一股绳而形成合力,提升产品推介力度和销售效果。

为面临发展难题的企业“雪中送炭”

在疫情期间包机组团出海,委实不易,往往涉及一系列环节和流程。既需要组织国内企业办理出境手续,也需要接洽海外政府和企业举办展会活动。这是对政府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意味着政府部门要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责任。

我们乐见各地政府千方百计地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勇于直面困难,敢于担当作为,既体现出政府部门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的迫切心态,也反映了地方政府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

东亚国家往往被称为发展型国家,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会毫不犹豫地伸出“看得见的手”,扮演重要的市场经济发展角色。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市场维护作用,使市场主体可以在健康规范的营商环境中茁壮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幅减轻税费负担,为企业设立和经营保驾护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意味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减轻企业各类负担和成本的同时,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如果说,过去营商环境优化更加注重减负的话,那么当下和未来营商环境优化更注重赋能。政府部门不能停留在被动响应企业海外寻找订单的诉求,而应着眼于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特别是要及时关注企业发展动向和需求,主动采取和推行有效政策措施,为企业海外出击铺路,为面临发展难题的企业“雪中送炭”,为走上快车道的企业“锦上添花”。

“该出手时就出手”。政府在企业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市场经济对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越是在非常态的危急时刻,越需要政府部门的挺身而出。

期待更多地区的政府部门,真正以企业为中心,改革和创新政策措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场场期待已久的“及时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