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1【故宫大展:照见天地心】| “神仙画家”长啥样(上)

vol.81【故宫大展:照见天地心】| “神仙画家”长啥样(上)

00:00
10:28

上一集我们聊了收藏在故宫里的名作,清代画家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以及这位有个性的艺术家留下的传奇故事。今天我们要聊的这幅在故宫“照见天地心”大展上出现的作品,则记录了明代另一位传奇画家的故事。这幅画名叫《松石图》,很普通的名字,不过它的作者却不普通,这是明代一位被誉为“神仙”的画家所画的作品,画家的名字叫做“沈周”。详情页里的图片1是这幅画的全貌,可以看到,画面中占满整幅的松树布局,突出了苍松的遒劲与气势。淡墨树干轮廓与鳞皮干湿并用,独特的苍润结合美感;中墨松针线条刚劲有力、繁而不乱,前后墨色变化体现出丰富的层次和体积感;重墨点苔在枝干上提起精神,和坡脚的杂草相得益彰,如同美人画眉。还有那几个用没骨画法表现的小松果,又显得那么稚拙可爱,勃勃生机从笔下涌出,真可以说是一件文雅清新又饱含温度的佳作。




画面的左下角有一行画家自题,写着“成化十六年四月七日沈周写”,成化十六年,沈周54岁,从他13岁开始正式学画算起,此时正是一位艺术家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当打之年”,所以才能在画面表现上显示出面面俱到、内功深厚的特点。这幅立轴挂在像紫禁城午门城楼这样庄重的场合,气场却一点儿也不显弱,让人不由得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画家、怎样的心胸才能画出这样豪气与文气兼具的作品。



就比如我们今天聊的这位明代艺术家沈周,沈家的家庭环境对于沈周为人品格和艺术审美方面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沈家属于苏州望族,直到经历元末明初的动荡乱世,和江南地区的很多世家大族一样,沈家的产业也多有散失,逐渐走向衰败。到了沈周太爷爷(曾祖父)沈良琛这一代,不得不迁居到苏州近郊的相城镇(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市相城区),沈周的这位太爷爷当时寄住在当地士绅徐显乡家中。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位“资质丰伟,志趣异常”、高大风趣的帅小伙沈良琛,很快被徐家人相中,和他家女儿徐道宁结为夫妻。沈良琛夫妇二人又很善于理家,夫妻齐心“共营生计、创植门户,于是居宇鼎新,资产益充,胜前者多。”(《故良琛妻徐氏墓志铭》)在太爷爷、太奶奶的悉心经营下,沈家的基业终于又见起色,盖起了大house,家族资产也比原来丰厚了不少。

喜好文艺成了沈家自老太爷沈良琛开始几乎每代男子都继承的一种家族传统。沈周的爷爷沈澄精于鉴赏、喜欢写诗作画。现在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苏州文人刘钰的《清白轩图》中,还有83岁的沈澄题的诗:“十里东风吹暮春,方抱来贺锦袍新。闲花尽笑忘形醉,谁道山僧是故人。”从这件沈澄现存唯一的墨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书法源自元代赵孟頫的字体,显得文雅清逸。这位高寿的爷爷直到沈周30多岁时身体还很康健,祖孙二人经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讨论书画,所以说爷爷无疑对沈周的艺术启蒙产生过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udy_3gw

    请问哪里可以看到详情呢?看不到画的图片

    心理_催眠师亞亞 回复 @judy_3gw: 播放页面下有个“本节目简介”,点开

  • 舒言瑞轩

    早晨好🌹

  • wz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