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稀土:从称霸全球到被卡脖子,只因玩翻车了

美国稀土:从称霸全球到被卡脖子,只因玩翻车了

00:00
10:34

就在上个月底,位于挪威的一家稀土加工企业获得了新的投资,使得五眼联盟构建的从加拿大的原材料开采端到北欧的生产加工的跨大西洋供应链,又向前迈进一大步。正当大家为此高兴不已时,一家名叫石英财经的美国媒体出来泼冷水了,你们试图扭转几十年来稀土产业被掏空并外包给中国的局面,没有那么容易!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

在业界,有些人甚至调侃称,稀土就像是美国的大姨妈一样,每年都会痛得它们叫上几嗓子。

痛的关键不止在于稀土的重要性,更在于它被中国卡脖子了。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天然气是工业的氧气,铁矿是工业的骨骼,那么稀土就是工业的维生素。正如强壮的身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那样,越是先进的工业技术越是依赖稀土提供的原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自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上每出现四种新技术,就有一种必定涉及到稀土的应用。

美国民用稀土对我们的依赖程度在80%以上,而军用稀土的依赖程度更是达到90%以上,小到战斧巡航导弹,中到F35隐身战斗机,大到宙斯盾舰与核潜艇,都有中国稀土的存在。

五角大楼算过一笔账:每生产一架F35,至少要用417kg的稀土材料;每生产一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至少要用4173kg的稀土材料。

毫不讳言,如果没有稀土,美国军事工业就会全面停摆!

然而,面对卡脖子的情况,美国学者并没有抱怨中国的垄断,而是指责美国政府的无知与短视。

原因很简单:美国曾经是世界稀土霸主,但被自己人玩废了!

早些时候的美国稀土产品究竟有多厉害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全世界九成九以上的重稀土,都只是美国在开采钛和磷酸盐矿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另一方面,美国早在1950年就成为全世界首个申请稀土技术国际专利的国家,而中国的第一个稀土国际专利,则是在1983年。

而要想弄清楚美国为何在短短二十年间从世界第一大稀土强国沦落为世界第一大被稀土卡脖子的国家,这其中的变故还得从七十七年前那场科考说起...

1949年,一支受命于美国能源部的地质勘探队,在寻找生产原子弹所需要的铀元素矿物时,意外地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芒廷帕斯山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矿石样本。

后经美国地质局研究证明,这份矿石样本中,包含有很多新兴科学技术必须使用到的元素。得到内幕消息的美国钼业公司很快用一笔价格不菲的费用,在负责国土资源的政府部门手中买断矿山的开采权和所有权。

随后的勘探活动进一步证明,芒廷帕斯矿山的稀土储量高达500万吨,是当时世界上储量最大的稀土,没有之一!

不过,买回来之后美国钼业公司发现,这玩意似乎没啥作用,毕竟五十年代的矿物材料已经足够支撑所有工业门类的发展,搞得芒廷帕斯矿场的开采活动几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就在美国钼业公司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一场电视机革命拯救了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得到快速增长,消费业活力日渐旺盛,而作为消费业支柱性产品的电视机,也开始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在市场前景一片蓝海的情况下,各大电视机厂商为了争夺更多的份额,纷纷将下一步研发的重点放在电视机屏幕的视觉感官。

彼时,尽管彩色电视已经问世好几年了,但色泽度一直很暗淡,即便是视力正常的消费者感官效果都不好,更别说那些色弱或近视的人群。

六十年代初,一位彩电的研发人员在偶然中发现,如果将稀土中的铕掺入到生产电视机屏幕的萤光粉里,能同时大幅度提高亮度和色泽度,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视机由此诞生。

在接下来的十年内,伴随着彩色电视机的畅销,躺在芒廷帕斯矿场上的美国钼业公司一跃成美国最赚钱的企业:它供应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稀土和全部用于生产彩色电视机的铕。

但这还不是美国钼业的巅峰时刻!

七十年代,第三次产业革命全面爆发,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电子产业,在一夜之间崛起为仅次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人类第二大制造业,这把人类生产活动对稀土元素的需求推到了巅峰。

比如排在稀土元素周期表第十位的钕,普通的磁石在经过长时间的磨损后,磁性会大幅下降,不经常更换就不安全,但经常更换的话成本又太高。而加入钕制成的钕铁硼磁体,磁性相当长,且受工作环境和状态的影响小,号称万磁之之王,我们身边跟电有关的东西,像什么耳机、电脑、硬盘、高铁、飞机全都有钕铁硼磁体的身影。

还有排名第九的钐,可用作激光材料、微波和红外器材的制造;排名第十二的镧,可用作显微镜和高级光学镜头;排名第十六的钪,它提炼的亚硫酸盐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的主要化学元素。

在电子制造业兴起对稀土产量的带动下,七十年代中期,美国芒廷帕斯矿场垄断了全球90%的稀土供应,而芒廷帕斯之一角冰山之下,是西方强悍如斯的稀土加工水平。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差距。

1980年,中国单一的稀土产量约为20吨左右,同年美国仅芒廷帕斯山脉这一座矿场的产量就接近1万吨。尽管产量已经少得如此可怜了,但由于稀土加工技术的欠缺,我们不得不把这好不容易挖出来的稀土低价出口给西方,让他们来做提炼和精加工,然后再用比出口价贵出几十倍的钱买回来。

在那段彷徨的岁月,中国稀土别说卡美国脖子了,就连稳步发展,都是一种奢望和想象。

当初中国为了摆脱稀土生产受制于人的局面,专门找上了西方稀土处理能力最强大的企业,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但他们仗着技术垄断的优势,开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可以转让技术,但生产出来的商品必须由他们独家销售。这等于是我们花了大价钱,只买到一个做加工厂的角色。原料、人力、场地等所有看得见的东西全部由中国自己出,而他们只出技术专利,完事后还要拿走销售市场和七成的利润,天下哪有这么离谱的事?

欧美稀土霸权带来的压迫感是窒息的,但就在中国玩命研发生产加工技术试图张口呼吸的同时,美国竟自废武功了!

1980年,出于防止核扩散,巩固自身核优势的需求,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联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修改核武器原材料定义。许多稀土材料如含有铀或钍元素的材料被纳入核武器原材料名单中,这也就意味着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领土内开采稀土,将受到核武级别的监管和管控,包括美国。

为了不违反规定,美国钼业公司不得不花高价改进各种工艺,以稀释稀土中的铀元素和钍元素,生产成本大幅拔高。

同年,芒廷帕斯矿场曝出将放射性物质“镭”和“钍”违规排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丑闻,被监管部门开出140万美元的罚款,同时勒令矿场停产整改。

虽然矿场后来还是顺利复工了,但核武级别的监管成本和环保成本,令美国钼业公司的效益是一天不如一天。

1991年,芒廷帕斯矿场再次出现放射性废水泄漏事故,导致生活在莫哈韦沙漠里的一种稀有动物灭绝。怒不可遏的加州居民直接把矿场背后的美国钼业公司告上法庭,巨额罚款随之接踵而至。

接连的变故使美国钼业公司的财政愈发堪忧,最终在2002年将矿山及生产加工设施全部关闭。至此,美国彻底丧失本土稀土供应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稀土产业却在徐光宪院士回流串级萃取技术的加持下,一路高歌猛进。

2006年,中国稀土产量达到八万吨,涨幅4000余倍,位居世界第一。

稀土产业的中国时代正式来临!

2018年,面对愈发紧张的双边关系,美国工业界和国防界开始担心稀土供应链被中国卡脖子的事将来会成为一大隐患,旋即着手准备重建本土产业。但等他们上手时才发现,美国稀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几十年,不仅失去了对国内矿山的开采控制权,冶炼及加工产业链更是一穷二白,即便真建起来了,也绕不开中国设置稀土专利壁垒,生产成本高得吓人。

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2016年的评估报告显示,美国若重建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十五年。

于是很多人就把矛头指向美国政府一顿狂喷,在他们看来,是白宫在八十年代一系列短见和错误的政策,才致使稀土霸权旁落中国。

但八十年代能压着苏联打的美国政府,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吗?

答案显而易见!

1982年,白宫战略矿物原料特别工作组向总统里根提交的一份报告,或许能为我们揭开真相的冰山一角:随着美苏对抗趋于激烈,为保证冲突爆发时美军不会因缺乏原材料而丧失战斗力,我们应该立即停止开采本国稀土,并转向其他国家寻求供应,等他们的枯竭了我们再高价卖回去。

所以,哪来那么多的天真可爱傻,有的不过是蓄谋已久的用心玩翻车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