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稀土珍惜?中国储量全球第一,手机屏原材料能卡国外脖子?

比稀土珍惜?中国储量全球第一,手机屏原材料能卡国外脖子?

00:00
06:27

稀土本就是一种稀有的战略资源,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就有这样一种元素,比起稀土更加稀少,更加珍贵,可我们常见的液晶显示屏和手机、平板屏幕都离不开它,那它到底是什么呢?这种元素就是铟,这是一种金属元素,非常稀少,可以成为了多项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有意思的是,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我们的储量占到了世界的70%以上,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能在这种金属元素下,卡住国外的脖子呢?铟的特点很多,特别是质地柔软、可塑性强还具有延展性,能够压成片,所以金属铟可以用作来制造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原料,并且也是一种无毒的金属元素。那这个铟到底有多稀少呢?因为这是一种稀散金属,是绝对的稀缺资源,目前来看,铟在地壳中的分布量非常少,并且都很分散,截止到现在为止,铟的富矿都还没有被发现过,甚至还没有发现过游离态的铟单质,只有在锌以及其他的金属矿中,以杂质的状态存在。比如说锌本身,在世界上的储量达到了9384万吨,而世界的稀土储量中,可开采的储量超过了0.88亿吨,然而铟的稀少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世界那么大的面积,那么多的矿元素,全球预估的铟储量仅仅只有5万吨,而可以开采的就只有50%,由于没有独立发现铟矿,都是通过在别的矿中,经过工业提纯,比如在废锌、废锡上提取,生产出金属铟,还有在硫铟铜矿、硫铟铁矿以及水铟矿等地方,都有发现铟。等到提取出来以后,真正的回收率大约只有50%-60%,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应用的铟,只有1.5万吨和1.6万吨,这和以往动辄上千万吨,大气的亿万吨储量,这简直就是毛毛细雨。然而就是这么点的产量,中国就有8000吨,占据了世界的绝大部分储量,储量为世界第一,这么稀少的元素又被应用在了什么地方呢?铟因为光渗透性和导电性比较强,主要是用来生产氧化铟锡,也就是ITO靶材,有着70%的铟,都用来生产氧化铟锡,那这个所谓的ITO靶材,是做什么用的呢?这是一种混合物,能够用来制作液晶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触摸屏等等,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各项显示器,就有铟作为原材料,制成ITO,然后做成的。我们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就都是触摸屏的,屏幕很大,一点一个准,之所以能够触摸,并不是因为点在玻璃上,而是点在了ITO导电膜,这个膜就镀在了每一块触摸屏上,并且它导电且透明,这样不影响我们看屏幕,目前的应用来看,不管是LCD还是OLED等屏幕,只要是需要应用到触摸屏的,就离不开它。那么中国占据了这么多的铟,是否也意味着中国能够在手机显示屏的原材料上,卡住国外的脖子呢?其实因为铟的价格高昂以及供应的受限,而ITO层的脆弱以及柔韧性的缺乏,世界各国也意识到了其最关键的一点,因此也一直致力于寻找代替品,这样就能面对铟的储量少的情况下,冲破险境,我国也并没有因为我国铟的储量高,就放飞自我,也在积极的响应寻找新的材料来代替。目前已经发现,碳纳米管导电镀膜是一种有前景的替代品,而石墨烯是最佳的代替品,现在正逐渐将这些材质发展成为性价比高的材质,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好的推广。不过虽然未来能够找到代替品,不过以目前来看,现在手机屏原材料确实是绝大部分掌握在我国手里,接下来就是在秘鲁手中了,不过他们只占到世界储量的3.3%,好像是有这个能力,在手机屏原材料上进行卡脖子,甚至有专家呼吁,减少出口铟。然而目前ITO材料已经开始更多化,至于铟也只是其中一种原材料,也能够找到替代品,铟也能够再生,虽然储量不高,却能通过冶金和化学的方法获得,所以要说真的做到卡脖子还是很困难的,并且ITO材料市场一直以来也是日韩两国企业的天下,占到了全球市场的50%,我国还是这几年才开始兴起,比如有长兴科技、日久光电等等,开始在世界市场冒出尖尖来。而铟除了70%是应用在生产ITO靶材之上的,剩下的还有应用在电子半导体领域以及焊料和合金领域,另外还有部分用于研究领域和少量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之上。这么一种稀有的元素,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见到过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