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 绝岭飞鹰石堡城(上)

140 . 绝岭飞鹰石堡城(上)

00:00
20:05

通俗西藏史(一百四十)——绝岭飞鹰石堡城(上)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前面两期咱们聊了王忠嗣,这集咱来聊一个唐蕃反复争夺的焦点——石堡城


在唐蕃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史上,有很多双方反复争夺的地点。

比如说咱们之前讲过,安西四镇在二十二年里六度易手,之后咱们还会讲到,唐蕃对盐州城的反复争夺。石堡城也是一样,从开元十七年(729)至天宝八年(749)的二十一年里,唐蕃五次血战,石堡城三度易手。

其实说起来,石堡城这个地方很小,山上驻军不过寥寥数百人。

但就是这个小地方,让吐蕃赞普御驾亲征,挥兵四十万碾压。让李隆基大动肝火,差点杀了王忠嗣。

那这个不大点的地方,为啥这么受关注呢?

这就要从它所在的位置说起了!



目前石堡城所在的位置,有两个主流的说法:

一个是在唐蕃分界线——赤岭(青海日月山)的东北。

一个是在甘肃省卓尼县阳坝村的“羊巴古城”。

我们不用管这两个地点,哪个才是真的,这是学者们头疼的问题。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地点的共性。

日月山旁边的石堡城,地处两条古道的交汇口。

西侧是唐蕃古道的主线,向北二十多公里就是临羌城,也就是今天的湟源县。从这里道路又分成了东西两条,西侧道路沿青海湖北岸向西,可直通吐谷浑的王都——伏俟城。向西北可翻越大通山,经祁连道穿越祁连山。

从湟源县向东,便是直通兰州的大路。

唐朝在今天西宁市的东郊,设有鄯城县,同时还设了河源军,管兵一万四千人。

(《唐代前期陇右节度使研究——基于制度视角》_卢绍华)

这是陇右唐军最大军镇之一,黑齿常之、娄师德、郭知运、哥舒翰都曾担任过河源军经略大使。



从鄯城镇开始,道路又分成了两条,向西北方向走,经大通、门源两县,可直通大斗拔谷也就是今天的扁都口。这条道路是古代穿越祁连山的大道,隋炀帝西征的时候,就是走的此路穿越的祁连山。

由鄯城县向东,就是通向兰州的大道,唐朝在今青海乐都设置了鄯州,这里是陇右节度使官衙所在地,是唐朝陇右地区政治军事的中枢。

从乐都向东,没到兰州之前折向西北,经天祝县可直通武威,也就是凉州。这条路就是不断在史料里出现的洪源谷,论钦陵的弟弟投降唐朝之后,便被派驻在洪源谷驻扎。

说起洪源谷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说起乌鞘岭长城,那就闻名遐迩了。乌鞘岭长城,就是洪源谷之前的一道天然屏障。

石堡城南侧的古道,可直通唐朝的廓州,也就是今天青海尖扎县的群科镇附近。这条路在没到廓州之前向北折,可翻越拉脊山垭口,到达鄯城县。

拉脊山,就是史料里的承风岭

仪凤三年(678年)九月,李敬玄在青海惨败之后,带兵北逃,就是走到承风岭下,被蕃将跋地设在岭口设栅堵截。黑齿常之带五百勇士拼死劫营,唐军才逃出生天。

从这里可以看出,承风岭之路也是一条常用的古道,唐蕃还曾在承风岭下开过互市。

甚至有学者认为,唐蕃古道的早期是以承风岭为主线,之后才转移到了湟源向南的道路。

正是因为这两条古道的存在,石堡城周边城垒密布。

现在能够确定位置的,就有营盘台古城、哈拉库图城、北京台古城、克素尔古城、承风堡、绥和守捉城。(《青海古城考辨》_李智信)



弄清楚了古道的走向,我们再来看看石堡城的自然地貌。

日月山附近的石堡城,位于药水河东岸的石城山上,由于山上有一大一小两处平地,所以也被称为大小方台”

山上的大方台在东南,小方台在西北,两个方台之间由一条狭窄的山梁相连。小方台为不规则三角形,总面积大概四千多平米。而地势更高的大方台,其实面积更小,只有几百平米。

大小方台相距约110米,由一条很窄山梁连接。在山梁上可以看到人工凿刻的石槽与柱洞。现在两个方台之上,各保存着一座残高1米、直径约3米的瞭望台。小方台的边缘,可以看到石砌建筑的遗址,估计可能是边墙基础。

(《从长安到拉萨_2014陕甘青川藏五省考古院所联合唐蕃古道考察纪行》_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从大小方台所在的山体上看,高于药水河约 300余米,东西南三面都悬崖绝壁,只有北侧的小路可以攀缘上山。

这种地形与史料中对石堡城的描述,也能比较好的吻合。

比如说,在《旧唐书》里王忠嗣曾经上奏说:“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

《新唐书》在说到石堡城的时候,借唐朝使臣刘元鼎之口描述为“崖壁峭竖,道回屈”。

《资治通鉴》里对石堡城的叙述是,“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

胡三省[xǐng]在做注的时候,又加了一句,“(石堡城)四面悬崖数千仞,石路盘曲,长三四里”。

从现在的考古发掘上看,大小方台上的建筑遗迹很少,根本达不到“城”的级别。所以有人认为石堡城被称为“城”,不是因为它是一座城市,而是因为从山下向上望去,峭壁如墙,宛若一座城池。(《湟源县境内的古城池》_高东陆,《青海文物》第4期)

如果我们登上大小方台就会发现,它与恰好位于药水河的转弯处,与药水河之南的营盘台古城、哈拉库图古城,以及药水河之西的北京台古城、克素尔古城,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

从这里向西南可以看见日月山的山口,向西北通向湟源的古道,向东是通向拉脊山的古道。可谓是阡陌纵横,尽收眼底;城堡霖霖,历历在目。



这就是石堡城的重要性,虽然说山上面积很小,驻扎不了了多少军队,但这个地点却正好卡在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汇点上。

它西南的日月山是两种文明的天然分界线,唐蕃曾经分别于733年九月和734年六月,两次在日月山上立碑盟誓,划定边界。

而它东北的湟水河谷,恰恰是唐军屯田农耕的地区。

从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开始,黑齿常之就在河源屯田5000余顷。

只要控制了石堡城,周边的军事调动尽在掌握之中,只要这里燃起烽火,就可以料敌先机,相应而动。(《石堡城唐蕃争夺战及其方位》_王昱)

这就是石堡城的价值,也是它被反复争夺的原因。

这个意义重大的小地方,可以看作是唐蕃两个大帝国的桥头堡,围绕着它展开的博弈,也是帝国实力消长的“试金石”。



从日月山附近的石堡城,我们能看出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也是石堡城的价值所在:

1、必须要毗邻古道;

2、必须要易守难攻。

这两个特点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毗邻古道,地势再险峻也没用,没有人会带着几万人爬山玩儿。毗邻古道,地势不险峻也不行,随便来几个人就推了,没有长期驻守的价值。

知道了这两个特点,我们就来看看另一个石堡城的地址,是不是也符合。

另外一个疑似是石堡城的地方,在甘肃省的卓尼县,因为旁边有个叫羊巴的村子,所以也叫“羊巴古城”



这处位于一座小山的山顶之上,同样也是地形险要之所。

在《洮州厅志》的中的记载为,“(羊巴城)半在山上,下临洮水,三面险绝,惟西南一路可通”。

曾在羊巴城实地考察过的包寿南先生,撰文写道:“羊巴城所在的这座山,现在叫作‘录巴山’。山从平地拔起,南北纵长,周围近二十华里,高约四、五百米。洮河由西南向东北,再由北转向东南,环山而流。山巅东南有少许丛林,崖顶是一片平地,当年的羊巴城即建在此平地上,其地理形势确是‘三面险绝,惟西南可通’。”

另一位考察过此地的学者孙显宗先生也认为,“山头东面坡度较缓,也就是羊巴城的中心,现在已经开垦为梯田,约十亩地左右。山头的西、北两面都是悬崖断壁,山头南面是伸延的几个山头,只有一条得弯曲小道,可从南面上山,小道长约三四里,山梁左右无法攀登,所以说山的南面也极‘险绝’。洮河从西绕山根到此,流经羊巴村向南流去。因此,羊巴城西、东、北三面环水。”《石堡战楼颂》及有关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_常磊)

从这些记述上看,羊巴城的地理环境,也符合《资治通鉴》里描述的,“(石堡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



说完了自然环境,我们来说说古道的走向。

甘南地区的古道走向,没有青海湖周边的古道清晰,研究资料也比较少。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能知道,羊巴古城的位置也卡在古道走向上。

它作为唐蕃边境线的重要节点,南连叠州,也就是甘肃迭部。从迭部向北,经过扎尕那,有一条路可以直达洮河岸边,也就是扎古录镇。从扎古录镇沿着洮河向东,十几里地就可以到达羊巴古城。

由此向北可通临洮、临夏,再向北就是重镇兰州。由临洮向东几十公里,就是鸟鼠山,也就是渭河源,从渭源向东,经陇西、天水,沿渭河下行,可直达宝鸡,进入关中。

这条沿着渭河河谷的道路,就是汉唐时期从关中出发,通西域的丝路南线。因此洮河、渭水流域,堪称是唐朝的心腹之地,绝对不容有失。

从羊巴古城直接向东,沿着洮河下行可达岷州,也就是甘肃岷县,然后向北经漳县,就可进入渭水流域。

由此可见,羊巴古城所在的位置,也处于古道交通的十字路口上。


两个地点都符合石堡城的价值体现,那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呢?

答案是不知道,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定论。如果你去检索有关石堡城的论文,会发现各种学者之间商榷的文章。

那么这两个石堡城的位置之争,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以前日月山附近的石堡城,基本上是学界的共识。

因为《新唐书·地理志》里面对石堡城的位置写得很清楚,“鄯城县(西宁)西六十里有临蕃城,又西六十里有白水军,又西南六十里有定戎城。又南隔涧七里有天威军,军故石堡城,开元十七年置,初曰振武军,二十九年没吐蕃,天宝八载克之,更名。又西二十里至赤岭,其西吐蕃,有开元中分界碑。”

这段记载,其实已经把从西宁到赤岭之间的道路里程,说得很清楚了。

另外《资治通鉴》里也有一段相似的记载,“自鄯城县西行百二十里至白水军,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又南隔涧七里有石堡城,本吐蕃铁刃城也。石堡城在龙支县西,四面悬崖数千仞,石路盘屈,长三四里,西至赤岭三十里。”

与之相似的记载,在《旧唐书》、《通典》、《元和志》、《甘肃通志》、《西宁府新志》里面都看到。(《唐石堡城地理位置考索——兼驳甘肃卓尼县羊巴城即石堡城址说》_陈小平)

所以,一开始大家对石堡城的位置,不存在争议。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争议,这个争议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学者们在研究甘肃地区石刻的时候,发现了一方碑铭。

这方石碑名叫《石堡战楼颂》,出土地点就在卓尼县羊巴城,由于石碑采用了八面体石幢形式,所以也称八棱碑。

这方石碑在清朝末年出土之后,不久便被运出国外,现存于美国芝加哥的博物馆。由于石碑上有“石堡”字样,出土地点又很明确,便成了羊巴古城是唐代石堡城的主要证据。



但有一个不太好解释的地方,就是“赤岭”的位置。

按照唐史的记载,赤岭在石堡城西面二三十里的地方。可日月山离羊巴古城的直线距离也有将近三百公里,而且在羊巴城的西北方向。

所以,如果羊巴城是石堡城的话,那日月山就肯定不是唐蕃会盟的赤岭。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在甘南碌曲县拉仁关乡又发现了一块石碑,被当地群众称为“道格尔”,也就是石碑的意思。

这方石碑原为东西对应的两块,西边碑已经找不到了,但碑座还在,东边的石碑文字损坏严重,很难辨认。

但在当地的传说中,认为这两方石碑是古代的藏汉分界碑,是汉族公主嫁给藏王之后竖立的。(《道格尔古碑之三探》_马建新)

有意思的是,这方石碑发现的位置,正好在羊巴古城西南,虽然距离是远了点,但怎么也比日月山近多了。

更有意思的是,石碑发现地点周边的山体,确实由红色沙岩构成,也符合“赤岭”的字面含义。

于是李宗俊老师综合了各种史料记载,认为道格尔碑所在的地点,应该是唐蕃会盟的赤岭。

(《唐代石堡城、赤岭位置及唐蕃古道再考》_李宗俊、《道格尔古碑即唐蕃赤岭划界碑考辨》_李宗俊、《敦煌文书P. 3885反映的吐蕃行军路线及神策军驻地、挑州治所等相关问题考》_李宗俊)



好啦,史料证据说得差不多了,各种相关位置的地图,我也都放到文稿里了。

你们也别问我,到底哪一个才是哥舒翰打下来的石堡城。

问我,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石堡城这个看上去不大点的地方,它位置的确定,牵涉到赤岭和唐蕃古道走向的重新梳理。

这其实才是历史研究的真正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有广泛的收集各种背景资料,才有出来说话的权利。

否则的话,就是出来说,也是胡说!

好啦,石堡城的内容先讲到这里,下一期咱们接着聊石堡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老马in喜马拉雅

    为什么题图都打不开呢?

    白发布衣 回复 @老马in喜马拉雅: 打不开吗?

  • 香香猪猪猪

    每期必听,老布加油

    白发布衣 回复 @香香猪猪猪:

  • 听友73740709

    贴图都看不了哇??

    白发布衣 回复 @听友73740709: 内容简介里的图没啦?

  • 白发布衣

    节目相关的地图在内容简介里,不知道为啥发不到评论区,大家自己去看吧!

  • 1387778xffi

    配图今天怎么打不开呀,拜托

  • 听友222749747

    打卡🌹 🌹 🌹

    白发布衣 回复 @听友222749747:

  • 银勇

    tun?dun?

  • 听友218485735

    精彩

    白发布衣 回复 @听友218485735:

  • 悄悄看风景_cc

    可惜地图都显示不出来,我想按图索骥,去看看。我也倾向于石堡城在日月山不远的地方。

  • p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