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凌晨2时24分,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呼吸楼8楼的负压ICU病房内,一台紧急手术即将展开:31岁的新冠感染病例小蓉被诊断为宫外孕,病灶下一秒就可能破裂。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三年来,东莞首次为新冠感染病例实施紧急手术。由于此轮疫情中感染病例骤然猛增,有各种基础疾病或其他状况的患者也相应增多,医疗救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凌晨4时32分,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团队顺利拆除“炸弹”,术后第二天,小蓉已能下地行走,恢复良好。然而,市九院医疗救治组从上到下却不敢有丝毫松懈,更艰险的抢救任务随时可能来临。
一
11月24日下午5时许,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正在进行每天例行的会诊,消化六区主任罗文军汇报,半小时前刚刚收治了一名31岁的女患者,新冠轻型,停经两个多月,这段时间下体反复出血。
市九院副院长徐汝洪和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殷思纯虽然不是妇产科专家,但听闻这样的症状,他们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有没有怀孕?是不是宫外孕?专家组要求,尽快安排为其做B超确认。
此轮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随着感染病例骤然增加,原本就患有各种疑难疾病,甚至包括地中海贫血、肝硬化严重腹水、脑出血、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也成为感染病例,医疗救治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
傍晚时分,在消化七区忙碌了一天的彭建良、付宇姣准备下班回驻地休息,他们俩都是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治医师,10月26日起就到市九院来支援了,在电梯里他们听说有一名患者可能是宫外孕。
“当时我还想,不会那么巧吧,如果真的是宫外孕,那就麻烦了,得做手术。”付宇姣说。宫外孕手术对于付宇姣和彭建良而言并没有多大难度,难在这一次患者是新冠病例,如何做好防护至关重要。
二
晚上,彭建良、付宇姣得知了小蓉的B超检查结果忧心不已:“患者育龄期女性,停经2+月,反复阴道流血1+月,彩超提示右附件包块,大小约5x6厘米,内见胚胎回声,长约2厘米,见胎心搏动。”
这是典型的宫外孕,付宇姣随即向市妇幼保健院大妇科执行主任隗洪进汇报,隗洪进强调,这种状况必须马上进行急诊手术,越快越好,异位病灶随时可能破裂大出血,而一旦破裂后果就不堪设想。
妇产科专家明确有手术指征后,市九院当即请示市卫生健康局,并联系市妇幼保健院,拟组建由2名妇产科医生、1名麻醉科医生和2名手术室护士构成的手术团队,连夜为小蓉做手术,拆除“炸弹”。
晚上9时,彭建良、付宇姣接到指令,从驻地赶回医院,由他们来负责手术。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士邓旺弟、鲁昕怡恰好也在市九院支援,她们俩也被召回参加这台紧急手术。现在,就缺麻醉医生了。
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涂远艳接到指令后,马上打电话给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杨文超,杨文超没有二话,迅速从家里赶回医院,因为不知道要做的麻醉是什么方式,他将能拿的设备、器械都带上了。
三
晚上10时30分,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黄素然线上会诊时再次明确:“患者宫外孕随时破裂出血风险极大,综合评估患者状况,建议退热后尽快手术。”
原来,当时小蓉还发烧了。市九院院长傅仕华成为这台紧急手术的总指挥,他一边要求救治团队想方设法尽快为小蓉退烧,一边协调人员为晚上10时50分赶到市九院的杨文超进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和考核。
凌晨2时24分,手术开始,杨文超熟练地注入麻醉药物。2时50分,身穿严密防护服、戴着三层橡胶手套的彭建良、付宇姣走上手术台,在小蓉腹部划开5厘米长的口子,腹腔内竟藏着400多毫升的血。
小蓉体内的“炸弹”,果然在悄悄酝酿着爆炸。彭建良、付宇姣密切配合,将小蓉右侧输卵管切除。凌晨3时59分开始关腹,4时32分手术顺利结束。同为新冠感染病例的小蓉丈夫,放下了心头巨石。
为做好这台手术,徐汝洪和市九院医务股副主任钟庆扬,市九院负责院感的齐青松主任医师,负责临床的彭新迎副主任医师,负责护理的杜艳章副主任护师,以及设备、药剂等部门负责人彻夜无眠。
四
从手术台上下来,将小蓉在病房安顿好,付宇姣回到医生办公室书写病历和手术记录,全部搞完已是清晨7时,天色大亮。奋战了一夜,她没有感觉疲惫,心中充盈的是能在最需要时发挥所长的满足感。
而麻醉医生杨文超从市九院出来就去了酒店,他要接受3天的隔离,他说,进隔离病区和做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其实他一点都没紧张,只有在术后出来,小心翼翼地脱掉防护服时,才觉得心里有些担忧。
小蓉恢复得很快,术后第一天就排气了,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地行走了。11月27日晚,彭建良值班时去给她换药,她从床上下来,慢慢地在病房走了一圈,这让医护都很高兴,早点下地,有助于尽快康复。
小蓉平安了,医护人员需要担心的患者还有不少。市九院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对其他疾病的综合救治能力不足是最大的短板,幸好在市卫生健康局的统筹下,可随时召集全市医疗机构最强团队来支援。
尽管这样,作为医务股负责人的钟庆扬仍感觉压力如山。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下一个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市九院从上到下严阵以待。殷思纯说,每天下午3点开始的会诊,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汪万里、陈治家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