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关于本书·——
《乞力马扎罗的雪》为我们讲述了哈里短暂的一生以及他与海伦的迷惘爱情,展现了“迷惘的一代”青年们的颓废生活。任何事物都无法抚平战后人们心里的创伤。小说末尾哈里的死意蕴深长,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死亡”的意义。
——·关于作者·——
海明威是美国作家、记者,出生于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本书金句·——
1.无论你成就如何,你的生活就是你的天赋所在。
2.如果他以谎言为生,他就应该试着以谎言而死。
3.他一向鄙视那些毁了的人,你根本没有必要去喜欢这一套,因为你了解这是怎么回事。什么事情都骗不过他,他想,因为什么都伤害不了他,如果他不在意的话。
4.如果你什么都做得太久,开始得太晚,你就不指望大家还留在那里,人都散了。
——·核心内容·——
一、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沉淀自我
1.精神荒原
精神的荒原即精神上的危机意识,它萌生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社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充分发展。随着西方传统价值体系的瓦解以及现代人类对文明世界的厌倦、对传统价值的拒绝、对宗教信仰的的质疑,人们普遍陷入了精神荒原之中。“精神荒原”由此而生。在当今社会我们大部分人都因迷惑无立场而渐入精神荒原。
2.沉淀自我
首先,自然是最好的心灵净化师,寄情于山水,徜徉在自然的怀抱里,一切自然风景比在物质生活中得到浅层满足感的慰藉物更能够抚慰心灵。其次,学会放松,让生活顺其自然,不要过分担心,不要握得太紧,要记住生活原本的意义。你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完全取决于你的决定。最后是卸下心理包袱,摒弃生活中固存的人生思想,留点时间给自己,给自己一方净土去思考自己的未来。
二、“迷惘的一代”的爱情观
1.以哈里为代表的男性爱情观
他们不在乎爱情,但在精神空虚时却会洋洋洒洒地写长篇情书以发泄虚情假意,之后又把一切抛到脑后。为了谋生,为了贪图舒服,他们靠谎言跟女人相处,而谎言也能更博取女人的爱。婚姻对他们来说是死亡的结局而不是开始。
2.以海伦为代表的女性爱情观
“迷惘的一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就是女人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男人身上,她们付出自己的真心、金钱、家庭,一心渴望得到男性的关怀,战争导致的创伤使得她们极度缺乏安全感,需要以依靠男性来获取内心的满足,一切以他们的标准而生活。
三、海明威创作初期的死亡观
1.死亡是世间人最后的归宿
小说主人公哈里去非洲,为的就是从头开始,但是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他在狩猎中受伤感染转为坏疽,死亡触手可及。这体现了海明威关于死亡的观念之一,世界本来就是一个险象丛生,没有出路也没有希望的森林,而死神躲在每一棵树后觊觎着,随时都有可能轻而易举地夺取你的生命。死亡不管你是否愿意或者多么恐惧和无奈,终将如期降临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作为生命、希望和一切的终结,死亡具有压倒一切的意义。
2.死亡总是带有一种悲伤的气息
哈里靠谎言为生,靠出卖自己的旧生活残余为生,生活在痛苦的漩涡里。为了摆脱舒适得令人窒息、淹没自我的颓废的生活,他和妻子海伦来到非洲狩猎,为的是从头开始,拯救自我,正当他感到工作意志力重新恢复的幻觉时,他在狩猎中受伤,濒临死亡。死亡让哈里的命运染上浓重的悲剧色彩,最悲惨的莫过于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时已是生命的尽头。
3.死亡是一种解脱
在死亡面前哈里意识到:虚浮的、奢靡的生活不能真正的掩饰住内心的空虚与痛苦。从中体会到一个道理,如果说靠寻欢作乐来麻痹自己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那么死亡也许是更及时的而且是永久的解脱。虽然这里的解脱有点儿类似于宗教里的含义,但海明威不是想通过死亡来让他笔下的“众生”得以“普渡苦海”。海明威认为既然生活无意义也无快乐可言,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疑是及时的解脱。
撰 稿:追原
讲 述:阿成
绘 图:小蜜蜂
- END -
很不错,言简意赅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