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坪与西河水运及贸易
欧阳朔
最近,听说有人在茅坪新拓了三块碑文,又挖出了一块古碑。几经辗转,我也看到了拓片,很是新奇。为此,我再次来到茅坪村,只为辨认那段固化的岁月,感受一番历史的沧桑。当我站在码头上,抬头眺望着足下的西河,以及对面的石廊下,和更遥远的远方,禁不住思接千古,感慨系之!
毫无疑问,对茅坪人来说,西河就是母亲河。她不但孕育了茅坪李氏家族之所以赖以生存的沃土,还滋润着这里的人民、山川、花草、林木、牛羊、鸡鸭、猪狗,以及生灵万物。没有西河留在这里的“几”字大弯,就没有富庶的茅坪,更没有茅坪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人或许已无法想象西河昔日的繁华。族老们对我说,大约五十年前,西河沿途更多津渡与码头,还可以通航小舟,茅坪渡与招旅渡几乎齐名。七十年前,西河水路还是交通干道,有人放排,有人拉纤,有人喊号子。一百年前,据《郴州乡土志》记载:“春夏水涨,可通二十担小舟。”再往上追溯,从大明到晚清,西河一直是郴州府与桂阳州的水路交通便道,更是拱卫郴州城厢的重要屏障。
沉寂的西河,久已不胜舟楫,人们已淡忘了河上的航运与贸易。我曾经问过族老,有人告诉我:由水路卖到衡阳长沙一带的货物,主要是竹子、木头、柴火与煤炭,外加旱烟,生姜次之,蓝靛和块炭又次之;由陆路卖到韶关和广州一带的,主要是茶油、茶叶,苎麻次之,玉竹和各种土药又次之。进口货物则主要是米、盐、棉花,黄豆、蚕豆、火酒、砂糖次之,绸缎、煤油、草帽、蒲扇、海菜又次之。其中,食盐或为海盐,或为淮盐,海盐主要来自广东坪石和连州星子铺。星子铺的盐,由脚夫肩挑,或骡马驮运,翻过五岭后,再从临武经桂阳火田、极乐,到招旅、吴山和茅坪。明清时期,茅坪码头是西河水运贸易的一个次要码头。
西河并不总是温顺柔和的,也有暴戾的一面。据茅坪《起桥志》记载:“兹茅坪头虽有舟子,临河立马,隔岸呼舟,不几难矣。或每逢春水一涨,惨遭河伯之灾,谁敢招招舟子,目睹心伤,抚膺长叹,将见东作,无所措手足者,不知凡几。”徒步涉河堕水者,几乎无年无之。为此,六百多年来,茅坪人不得不勒紧裤带,募集巨资,在村前西河上架设了三座桥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