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置身事内》19、债务与风险——化解债务风险

转述《置身事内》19、债务与风险——化解债务风险

00:00
14:26

从这期节目我们进入到本书的第六章“债务与风险”


第四节 化解债务风险
债务问题解决方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偿还已有债务;二是遏制新增债务,改革滋生债务的政治、经济环境。


偿还已有债务
对债务人来说,要么提高收入,要么压缩支出,要么就是变卖资产拆东补西。实在还不上,就只能违约,那债权人受损。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若出现大规模坏账,金融系统会受到冲击。
如果借来的钱能用好,能变成优质资产、产生更高收入,那债务负担就不是问题。


但如果投资失败或干脆借钱消费挥霍,那就没有新增收入,还债就得靠压缩支出:居民少吃少玩,企业裁员控费,政府削减开支。但甲的支出就是乙的收入,甲不花钱乙就不挣钱,乙也得压缩支出。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整个经济就会收缩。


若收入下降得比债务还快,债务负担就会不降反升。这个过程很痛苦,日子紧巴巴,东西没人买,物价普遍下跌。


如果抛售资产去还债,资产价格就下跌,银行抵押物价值就下降,风险上升,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以地方政府为例。政府借债搞土地开发和城市化,既能招商引资提高税收,又能抬高地价增加收入,一举两得,债务负担似乎不是大问题。可一旦经济下行,税收减少,土地卖不上价钱,诸多公共支出又难以压缩,债务负担就会加重,就不得不转让和盘活手里的其他资产,比如国有企业。


最近一两年经济压力大,中央又收紧了融资渠道,于是地方的国企混改就加速了。比如在2019年,珠海国资委转让了部分格力电器的股份,芜湖国资委也转让了部分奇瑞汽车的股份。


还债让债务人不好过,赖账让债权人不好过。所以偿债过程很痛苦,还有可能陷入经济衰退。相比之下,增发货币也能缓解债务负担,似乎还不那么痛苦,因为没有明显的利益受损方,实施起来阻力也小。


增发货币的方式大概有三类。第一类是以增发货币来降低利率,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主流做法。低利率既能减少利息支出,也能刺激投资和消费。若经济增长、实际收入增加,就可以减轻债务负担。就算实际收入不增加,增发货币也能维持稳定温和的通货膨胀,随着物价上涨和时间推移,欠的债慢慢也就不值钱了,债务负担减轻。


第二类方式是“量化宽松”,即央行增发货币来买入各类资产,把货币注入经济,这是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主流做法。在危机中,很多人变卖资产偿债,资产市价大跌,连锁反应后果严重。央行出手买入这些资产,可以托住资产价格,同时为经济注入流动性。


从记账角度看,增发的货币算央行负债,所以“量化宽松”不过是把其他部门的负债转移到了央行身上。但只要这些债务以本国货币计价,理论上央行可以无限印钱,想接手多少就接手多少。这种做法不一定会推高通货膨胀,因为其他经济部门受债务所困,有了钱都在还债,没有增加支出,也就没给物价造成压力。欧美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都搞了大规模“量化宽松”,都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的主要问题是难以把增发的货币转到穷人手中,会拉大贫富差距。央行“发钱”购买各种金融资产,所以会推高资产价格,受益的是资产所有者,也就是相对富裕的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维持了好些年,股市大涨,房价也反弹回危机前的水平,但底层百姓并没得到什么实惠,房子在危机中已经没了,手里也没多少股票,眼睁睁看着富人财富屡创新高,非常不满。这种不满情绪的高涨对政局的影响也从选举上反映了出来。


第三类增加货币供给的做法是把债务货币化。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去刺激经济,由财政部发债融资,央行直接印钱买过来,无需其他金融机构参与也无需支付利息,这便是所谓“赤字货币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前两类增发货币的方式基本已经做到了尽头,而经济麻烦依然不断,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所以近两年对“赤字货币化”这种激进政策的讨论异常热烈。


“赤字货币化”的核心,是用无利率的货币替代有利率的债务。从理论上说,若私人部门陷入困境,而政府治理能力和财政能力过硬,“赤字货币化”也不是不能做。但是从历史上看,大搞“赤字货币化”的国家普遍没有好下场,会引发物价飞涨的恶性通货膨胀,陷经济于混乱。


这种后果每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里都有记录。但有人认为历史上那些恶性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在货币,而在于当时恶劣的外部条件(如动荡和战争)摧毁了产能、削弱了政府,若产能和政府都正常,就可以通过赤字货币化来提振经济。可这又回到了根本问题:若产能和政府都正常,怎么会陷入需要赤字货币化的困境?背后的根本原因能否靠赤字货币化化解?财政花钱要花在哪里?谁该受益谁该受损?


国民党政府就曾经搞过赤字化,彻底搞垮了货币经济。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大手花钱打内战。仅1948年上半年的财政赤字就已经是1945年全年赤字的780倍。央行新发行的货币(“法币”)几乎全部用来为政府垫款,仅1948年上半年新发行的纸币数量就是1945年全年新增发行量的194倍。物价完全失控。


1948年8月的物价是1946年初的558万倍。老百姓放弃使用法币,宁可以物易物或使用黄金。1948年8月,国民党推行币制改革,用金圆券替换法币,但政府信用早已尽失。仅8个月后,以金圆券计价的物价就又上涨了112倍。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比较谨慎,国务院和央行都数次明确表态不搞“大水漫灌”。主要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政府不愿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再次推高房价,“房住不炒”是个底线;第二,货币政策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债务负担背后的经济增速放缓问题,因为这是结构性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


遏制新增债务
理解了各类债务的成因之后,也就不难理解遏制新增债务的一些基本原则:限制房价上涨,限制“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限制政府担保和国有企业过度借贷,等等。但困难在于,就算搞清楚了原因,也不一定就能处理好后果,因为“因”毕竟是过去的“因”,但“果”却是现在的“果”,时过境迁,很多东西都变了。


反过来看,当年种下的“因”,也有当年的道理。当下债务问题的直接起因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现在回过头看,有不少声音认为“4万亿”计划用力过猛,但历史不能假设。


再比如,政府通过或明或暗的担保来帮助企业借款,不一定总是坏事。在经济发展早期,有很多潜在收益很高的项目,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很难吸引足够的投资。正是由于有了政府担保,这些项目才得以进行。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粗放式投资就能带来高收益的项目减少,若此时政府仍过多干预,难免把资金导入低效率的企业。投资效益越来越低,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也越来越弱,债务负担和偿债风险就越来越高。


总的说来,我国的债务问题是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经济体系的产物。2008年之后,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减弱,所以国内投资就变得更加重要。而无论是基建还是房地产投资,都由掌握土地和银行系统的政府所驱动,由此产生的诸多债务。


所形成的债务风险,虽然表现为债主银行的风险,但最终依然是政府风险。最近几年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推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严控房价上涨、“资管新规”、限制土地融资、“反腐”、国企混改等,确实有效遏制了新增债务的增长,但是高度依赖负债和投资的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于是经济增速下滑。


限制债务增长的另一项根本性措施是资本市场改革,改变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体系,拓展融资渠道。与债权相比,股权的约束力更强。一来股东风险共担,共赚共赔;二来股权可以转让,股价可以约束公司行为。


这些年资本市场的改革进展相对缓慢,根本原因并不难理解。融资体系和投资体系是一体两面:谁来做投资决策,谁就该承担投资风险。若投资由政府和国企主导,风险也自然该由它们承担。


如果投资主体不变,权力不下放给市场,那想要构建降低政府和银行风险的直接融资体系、想让分散的投资者去承担风险,就不符合“谁决策谁担风险”的逻辑,自然进展缓慢。当然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也不是万灵药,华尔街的奇迹和灾祸都不少。在我国将来的金融体系中,国有金融企业和机构在其中该扮演何种角色,都还是未知数。


总的来看,我国债务风险的本质不是金融投机的风险,而是财政和资源分配机制的风险。这些机制不是新问题,但债务负担在这十年间迅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这一机制已经无法持续拉动GDP增长。


无论是实际生产率的增长还是通货膨胀速度,都赶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所以宏观上就造成了高投资挤压消费,部分工业产能过剩和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过剩,同时伴随着腐败和行政效率降低。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无法持续。最近几年的改革力图扭转这种局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更大作用。


结语
“债务与风险”这一章分析了我国债务的情况,聚焦企业和银行风险。债务问题不是简单的货币和金融问题,其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在降债务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导致目前债务问题的直接原因,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几年后的欧债危机。这两次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远超“9·11”事件。为此,我国迅速出台了“4万亿”计划,稳定了我国和世界经济,但同时也加剧了债务负担和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第一是生产效率下降。宏观上表现为GDP增速放缓,低于债务增速,所以宏观债务负担加重。微观上表现为地方政府过度投资、不断为一些“僵尸企业”输血,扭曲了资源配置,加重了政府和企业的债务负担。而且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模式过度依赖地价上涨和房地产繁荣,推升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也加大了银行风险。


第二个角度是国际失衡。地方政府重视投资、生产和企业税收,相对忽视消费、民生和居民收入,分配体制偏向资本,劳动收入偏低,所以消费不足,必须向国外输出剩余产能。我国和韩国、日本等东亚邻居不同,体量巨大,所以对国际经济体系冲击巨大,贸易冲突由此而来。


第三个角度是产业升级。因为产能过剩,我国制造业竞争激烈,价格和成本不断降低。要想在国内市场上存活和保持优势,头部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所以我国制造业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在竞争中不断上升,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进一步冲击了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下一章我们讨论我国对国际经济体系的冲击,并且从国际冲突的角度出发,由外向内再度审视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巍巍雨

    我还是很挺晓书童讲解一些稍费力理解的知识的,因为很有必要。晓书童的其他专辑,比如苏轼、简史三部曲、激荡三十年十年、王东岳物演通论等等,基本上都会重复听个3、4遍以上,而且不同时期听会有不同感想。这种稍费力理解的肯定会听个8、9遍以上了,晓书童的讲解还是很耐听的,就像艺术品不可能只看一遍一样。

  • Patrick_g5

    这本书好难!

  • 圣光之祎

    一天听一遍,好难懂

  • 必须知行合一

    没有了吗?

  • 听友289489314

    后面还有两章啊!

  • 李_46t

    没有更新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