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时过境迁伤感至,老之将至有终期

【DAY6】时过境迁伤感至,老之将至有终期

00:00
06:52
今天是背诵计划的第6天,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前5天的内容,我们背诵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手机前的小听众们,你们背过了吗?背过的小听友再接再厉,还没有背过的可以多听几遍,不要着急。接下来,我来给大家朗诵一下今天背诵的句子。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从今天开始,全文的基调已经从小确幸到小满足转到了小感伤了。接着昨天的内容,其实,接下来,就是本篇的第二个论据了。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句话是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相对的,欣于所遇的时候,是快然自足乐以忘忧的;但是,“当所之既倦”,就是说对自己所追求的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了,“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是说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人的情思还是与事物分不开的。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向”是过去的意思,“向之所欣”是说过去感到高兴的事。“俯仰之间”就是转眼之间的意思,这个用法在《左传》里就已经出现了,用抬头低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已为陈迹”,是说成为旧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说尚且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所以告诉我们,事物虽然随着时间而褪色,但是,变化后的事物仍然会激发心中的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是何况的意思,“修”和前面的“修竹”的“修”是一个意思,是说长,这里说的是寿命长。“尽”是消失的意思,这句是说,更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说:“死生也是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有些小听友会觉得奇怪,古人这句话到底悲痛在哪呢?虽然说生死确实有必要感慨,但是悲痛是哪里来的呢?原来,这句死生亦大矣出自《庄子.田子方》:“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这句话节选自对于圣人的评价,说圣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都干扰到他,到什么程度呢?死生总是件大事啊,但他都不为所动,更何况功名利禄这种充满铜臭味的虚名。所以他悲从何来?从我们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一个有真情实感的肉身上来,我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那些切切实实的精神追求都将在短暂人生终结的时候灰飞烟灭,圣人不在乎的生死,却是我们最在乎的信可乐也,我们放不下宇宙之大,放不下品类之盛,毕竟前面说了,世界如此美好。
讲完了原文,是不是大家感觉有一些清晰了呢?让我帮大家再梳理一下,捅破这层窗户纸。昨天和今天两个论据,举例告诉大家人的情感是会受到身外的事物的牵绊的,可是人一死,就什么都没有了,前面说到世界是这么的美好,而我们对美好的追求将随着死亡而一并消灭了。那么作者到底想引出什么样的论点呢?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内容。
好了,今天的背诵就到这里,咱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背诵的内容。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你背过了吗,快来评论区告诉我吧,咱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万洪维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suleyman_H

    这节好长啊老师,记不住

    安清心 回复 @suleyman_H: 加油一个意境,如果拆开不方便理解

  • 江河CC

    生死之叹,叹了千年

  • 听友85419488

    6.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 听听听听4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于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钟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