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项羽无畏-过漳河破釜沉舟《项羽本纪》8-3
项羽诛杀了宋义,做了上将军,名声大振。
他先派黥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渡河急行军出其不意打了个小胜仗,然后率领全军渡漳河。
渡过漳河之后,船只,全部凿沉;锅碗,全部砸烂;军营,全部烧毁。全军只带三天的粮食作战。
这是什么情况?这就是自断后路,决一死战,不胜则亡,不成功则成仁。
破釜沉舟的确收到了效果,全军死战,大败秦军。这时,楚军强大,力量居各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各诸侯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的。
当时各诸侯国都想反大秦朝,但是人心不齐,大家都觉得救赵国之围是当务之急,必须救,但是各有各的打算。
比如项梁多次派使节去催齐国出兵,齐国丞相田荣就提条件,说你楚国和赵国先把逃到你们那里的我那几个对手杀了,我才出兵。结果项梁战败而死,这让项羽对田荣恨得不行。这是讲条件的。
不讲条件前来救赵的,也是围着、看着,章邯率领的秦军也非常勇猛,都怕先出手先被秦军收拾。
前来援救钜鹿的各诸侯军那么多,没有主动出手的。这就像大街上围观坏人行凶,在没有第一个人挺身而出之前,所有的人都伦为看客。
楚军破釜沉舟猛烈攻击秦军的时候,各路人马都在营垒中看客一样观望。楚军将士无不一以当十,杀声震天,各诸侯军看着是人人战栗胆寒。
楚军已经形成绝对优势追杀秦军的时候,各诸侯军这才一拥而上。
最后俘获了大将王离,其他将领不是被杀就是自杀,秦军大败。
王离这次被俘后再无下文。
打败秦军以后,项羽召见各诸侯的将领,他们进入军门的时候,一个个不敢抬头仰视,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
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项羽以5万人打败章邯王离40万人,其中俘虏就有20万人。
巨鹿一战,破釜沉舟,项羽一战成名,楚军打出了气势。
这一年,也就是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
项羽才24岁,《项羽本纪》开头时说:项羽开始起事的时候才二十四岁。
项羽的真正崛起,应该说的是他杀了宋义后领导楚军打赢巨鹿之战这个时候。
章邯和项羽的军队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总不能全胜,现在又形成相持局面,秦二世就派人来责问章邯。
章邯害怕了,他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汇报情况、请求指示。司马欣到了咸阳,竟被滞留在宫外,呆了三天,赵高居然不接见,似乎有不信任的意思。
司马欣也害怕了,急忙往回赶。赵高还派人来追没追上。
司马欣赶回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就算我们现在能打赢楚军,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找理由害我们;如果打不赢,我们更是免不了一死。我看咱们是有功得被杀,无功也得是被杀,将军您必须认真考虑考虑咋办为好。”
这个时候,项羽乘胜进攻秦军,章邯是内外交困,那是太难了。
赵国的大将军陈馀这时候也给章邯写了封信,说当年那白起南征北战,攻陷了楚国都城,坑杀了赵括的军队,攻城掠地数都数不清,最后怎么样?还不是被赐死。
蒙恬各北打跑了匈奴,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咋样?还不是也被杀害了。这都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大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他们。
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都起来反秦,越来越多杀也杀不尽。
特别那是赵高,一向阿庚奉承,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是想从法律上找个由头杀了你的让你来替罪羊。
上天就是要灭掉秦朝,这事不论是聪明人还是大笨蛋谁都能看得明明白白。将军你呀,不如率兵反过来和诸侯们联手,订立和约一起进攻秦国,共分秦地,各自为王。自己称王,那要比自己和妻子儿女被杀掉可要强多了吧。
章邯知道人家得有道理,这时都尉董翳也劝他投降楚军为好。
你看,这司马欣和董翳都是秦二世派来帮助章邯作战的,现在这两个人都劝章邯不能硬撑,早晚会被赵高害惨。
没有别的办法,章邯就秘密派人去找项羽,想要订立和约,但是这次讲的条件没谈成。项羽派蒲将军突袭又两次击败秦军。项羽率大军也猛攻并且大败章邯的军队。章邯没有办法,又派人来求见项羽,还是想订和约。
项羽这时候粮食有点不够,和将领们商量一下,就和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河也就是安阳河的南面的殷墟上见。这殷墟最为有名啊。
在殷墟订完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立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
秦军投降之后,楚军对降兵们不好,为什么呢?世仇啊,原来就是秦军杀楚国兵,奴役楚国人,很难融合。这时候思想工作跟不上,降兵们并不顺从,不太听指挥。情况反映上来,项羽和黥布蒲将军商量,担心这么多降兵,如果到了关中都起来反抗那就危险了,就趁夜,把秦军二十余万降兵击杀坑埋了,只带章邯和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入秦。
章邯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司马欣也当上了上将军,还有董翳,这三个人,王离的20万人战场上被灭了,而他们带出来的二十多万秦军,全被被坑杀,他们自己被封王拜将,他们的内心是什么滋味、什么感受。
项羽带兵西进,到了函谷关,关内有士兵把守,没能进去。又听说是刘邦已经攻下了咸阳,项羽非常生气。就派黥布等人攻克了函谷关。
函谷关,现在来说位于河南三门峡市灵堡镇那个地方。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关隘在山谷之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兵家必争的雄关要塞。
在这之前,战国七雄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抗秦,秦国就是在这里成功抵挡六国联军的攻势。
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过秦论》说:“六国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六国以十倍于秦国的地盘,百万大军,要攻克函谷关进攻秦朝。秦人在函谷关抵抗敌人,那么多军队,居然不敢深入。
可见这函谷关是多么险要。
项羽带兵到了函谷关,刘邦已经占了此关,并且已经攻入关内拿下的咸阳,他知道人家比自己先入秦,当然来气。就派黥布等人攻克了函谷关。
看来刘邦的军队也知道项羽厉害,而且应该算是友军,不然不会就这样轻松拿下的。
当时,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这时候刘邦已经接受了秦王子婴投降,和关中人约法三章,正研究咋吞下大秦朝呢。
因为项羽的兵力比刘邦强大太多,占有绝对优势。这时候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动了心思。他听说项羽发怒,就想反水攻打刘邦,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他派人密告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曹无伤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候,他的投机本性就露出来了,不但通敌,还想反戈一击,卖主求荣。
得到曹无伤的消息,项羽又是大怒,要去打刘邦。
项羽总是在有事临头时就是大怒,一怒再怒。发怒一是他勇猛有实力,二是他智力不够。有水平、有能力的人不会总是发怒,就算发怒,也不是他这个样子。
这时候项羽已经有四十万大军,号称百万,驻扎在鸿门;刘邦有只有十万,号称二十万,驻扎在霸上。范增也劝项羽,说这次刘邦志向很大,他要是在关中称王就没有我们什么事儿了,必须尽快把他收拾了。
楚国的左尹,也就左丞相、副丞相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正跟随刘邦。项伯连夜驱马跑到刘邦军中,私下见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他也就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免得跟刘邦一块儿送死。
张良说:“我是为韩王来护送沛公的,沛公如今情况危急,我若逃走就太不仁不义了,不能不告诉他。”
这张良不是一般人,他是韩国公子。
秦国灭六国最先灭的就是韩国,张良曾谋杀过秦始皇没成功,他是最想为国报仇灭秦的人。
其实早在薛县开会的时候,刘邦就和张良接触过,两个人相见恨晚,张良现在正跟随着刘邦。
关于张良后面还有列传可讲。
张良得到项伯的消息,进入军帐,把项伯的话全部告诉了刘邦。刘邦大为吃惊,说:“该怎么办呢”
张良说:“是谁给您出的主意派兵守关的?”
刘邦说:“是一个浅陋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您就可以占据整个秦地称王了。所以我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估计您的兵力敌得过项王吗”
刘邦那是沉默不语,这个不用问张良也清楚。
过了一会刘邦说:“当然敌不过,这可怎么办呢”
张良说:“请让我前去告诉项伯,就说沛公你是不敢背叛项王的。”
刘邦说:“您怎么跟项伯有交情呢?”
张良说:“还是在秦朝的时候,我们就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免了死罪。如今情况危急,幸好他来告诉我。”
刘邦说:“你们两人谁的年龄大”
张良说:“他比我大。”
刘邦说:“您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
张良出去请项伯。项伯进来与刘邦相见。
刘邦捧着酒杯,向项伯献酒祝寿,又定下了儿女婚姻。刘邦说:“我进驻函谷关以后,秋毫无犯——连秋毫那样细小的东西都没敢动,登记了官民的户口,查封了各类仓库,只等着项将军到来。我所以派将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我们日夜盼着项将军到来,哪里敢谋反啊希望您详细转告项将军,我是绝不敢忘恩负义的。”
项伯认可他的话,对刘邦说:“明天可千万要早点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吧。”
于是项羽他叔叔项伯又乘夜离开,回到军营中,把刘邦的话一一报告给项羽。
不但汇报刘邦的意思,还接着又说:“如果不是人家刘邦先攻破关中,大侄子你怎么敢进关呢?如今人家有大功反而要攻打人家,这是不符合道义的,不如就此好好对待他。”
——你看这昨夜刚订的儿女婚姻,就是敢替亲家刘邦说话。
项羽知道自己也不全占理,因为有原来楚怀王的约定嘛,先入关者王这——这时候他还觉得自己理亏,也就做个顺水人情,答应了叔叔项伯。
要是能下一场大雪就好了!
老目沧 回复 @登小咚: 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