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

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

00:00
13:10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菜根谭》30堂处世修养课。

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过归己任,功让他人”,归结起来就是:“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一个人的地位越高,成就越高,就越要懂得这种为人哲学。

我们今天接着来讲《菜根谭》中为人哲学的第六个原则: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

01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当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们会满嘴跑火车,特别夸夸其谈,这种时候,别人不管提什么要求,他们想都不想会,就会随口就答应别人;

当喝酒喝多了的时候,他们会所谓地“真情流露”,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随意乱发脾气;

当他们感到人生得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特了不起,于是到处鄙视别人、惹是生非;

当他们感到状态不佳,非常疲倦的时候,他们往往又陷入一阵苦恼之中,难以自拔、耽误了正常的工作。

这种人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也许你没意识到,有时候,可能你就是这种人。

早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里面,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警示。他在书中写了了一句特别著名的话: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不可乘喜而轻诺。

意思是,不要在高兴的时候,不加思索地随便对人许下诺言。

为什么我们在高兴的时候,不能随便对别人许下诺言呢?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人类在快乐时,体内会分泌多巴胺,大脑神经系统中的调节物质——乙酰胆碱也会增加分泌,这时人类的身体血液流动畅通,全身都感到无比轻松。

所以,在高兴的时候,人们会感觉自己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但是此时,人们也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能力、过度自信,对任何事情都感到踌躇满志。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许多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很容易向别人许下诺言了。

我们当代人也非常熟悉这种套路,所以,在职场上,如果有求于人,我们一般会专门挑别人高兴的时候再去。比如说,如果我们想让老板加工资,一般挑老板心情好的时候去说,效果会相对好一点。

然而,在高兴时许诺别人,会存在哪些问题呢?

我们刚才也说了,高兴的时候,人们容易踌躇满志、过度自信、高估自己,这时候向别人许诺,大多是无法兑现诺言的。有时候,你甚至会忘记自己许下的诺言。

春秋时期,齐襄公就干过这么一件事:

有一次,齐襄公派两位将军去守卫边境。这两位将军就问齐襄公:“作为臣子,您的话我们自然是要听的。可是,您这是要让我们去多久呢?希望您给一个期限。”

齐襄公当时正在愉快地吃瓜,心里高兴着呢,所以随口说了一句:“一年吧,一年之后让你们回来。”

一年后,两位将军还没见齐襄公召他们回去,所以就给齐襄公送了几个瓜,提醒他时间到了。但齐襄公早就把这事给忘了,只顾着把瓜收下,却仍然没召他们回去。两位将军于是一怒之下,联合国内的大臣,杀掉了齐襄公,重新推举了国君。

所以,你看,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我们仍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地答应别人任何事情。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不可因醉而生嗔”这句话。

不可因醉而生嗔。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不要在喝醉的时候,不加控制地随便乱发脾气。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职场上,喝酒都很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有些人平日里是个彬彬有礼的老好人形象,但是只要一喝酒就骂骂咧咧的,把自己的形象全给毁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刘邦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喝酒,经常都喝得酩酊大醉。但是刘邦喝酒从来不撒酒疯,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每当喝醉时,他二话不说,倒头就睡。睡着了,也就不会乱发脾气了。

对喝酒的人来说,把形象毁了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容易“酒后吐真情”,也容易乱发脾气,很容易说出平时不敢说的真话,也很容易让别人记恨自己,有时候甚至会引来巨大麻烦。

酒品很重要,酒后能清醒地处理事情更重要。有这样一个故事,恰恰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有一次大摆宴席,请群臣喝酒。这一大群男人们,从这天中午,一直喝到了晚上,楚庄王和大臣们都喝高了。楚庄王越喝越高兴,就让自己的爱姬许姬给大臣们斟酒。许姬在斟酒的时候,恰巧窗外吹来了一阵风,把屋子里面的蜡烛都给吹灭了。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大臣,见许姬长得貌美如花,一时没忍住,就伸出了“咸猪手”,摸了许姬一下。由于屋子里面没有了灯光,许姬不知道是谁摸的,不过顺手把他头上的冠缨给扯了下来,然后走到楚庄王身边说:“大王,刚才有人偷偷地摸我,我把他的冠缨扯下来了,你要为我做主啊!”

要知道,许姬可是楚庄王身边比较得宠的爱姬,爱姬被大臣这样戏弄,楚庄王岂能不生气?如果是一般人,现在又喝高了,非得勃然大怒不可。但楚庄王忍住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然后对正要点灯的掌灯人和大臣们说:“别急着点灯。今天大家喝得开心,不妨现在趁黑把冠缨都取下来,我们一醉方休。谁不取下冠缨,就别喝酒啦!”

所以,当大臣们纷纷地取下了冠缨,到底是谁摸了许姬,也就没人知道了。

楚庄王的这种“不因醉而生嗔”的做法,后来也取得了回报。有一次,楚国和郑国交战的时候,楚庄王见到军中有一位将军英勇无比、五战五胜,楚庄王就感到很好奇,问对方说:“你怎么这么英勇呢?”这位将军回答说:“当年的绝缨之宴,是末将扯了许姬的衣袖,当时多亏了大王宽厚,我才避免被责罚。为了报答大王,每次上阵杀敌,我都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你看,这就是酒品好、不因喝多了就乱发脾气,所得到的回报。

那什么叫做“不可乘快而多事”呢?

这句话也很好理解,它指的是,不要在得意的时候,行为不检点、惹事生非。

西晋有个人叫石崇,非常富有。也正是因为很有钱,春风得意,所以他性格乖张、喜欢炫耀。据史书记载,石崇家里的宅子豪华奢靡,宏伟室宇数十间,就连厕所都装得富丽堂皇。每次外出时,他都让十几个婢女在身边侍奉。

他“惹是生非”的手段也很有意思,比如,当他听说有人在用糖水洗锅时,便非常气愤,心想:“哎哟,你挺富有啊?对不起,我比你更有钱”。所以,他便命令下人用蜡烛当柴火烧,非要把那个用糖水洗锅的人给比下去。还有一次,他听说别人用丝绸编织了四十里的屏障,把周围的土地都给围了起来,他也感到非常不服,便命人用绸缎编织了五十里长的屏障。

石崇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所以,许多人都在伺机而动,找机会干掉他。后来,有一个人直接向朝廷告发石崇,说这个人是乱党。朝廷中对石崇不满的大有人在,所以就趁机把他给杀了。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但“尽欢”是得有度的,如果趁着自己正处于得意的时期,就到处惹是生非、炫耀卖弄,那只会遭来各种忌妒和怨恨。

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不可因倦而鲜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在疲倦的时候疏懒下去,把该做的事情中途放弃。

就拿孩子厌学这件事来说吧,在我们身边,许多家长都在被这种事闹得焦头烂额。在孩子们看来,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天天去学校,天天要学习,实在是太累了。所以,有时候孩子们的情绪就上来了,拒绝去学校、拒绝继续念书。

孩子的这种做法对吗?当然不对。学习确实很辛苦,让人很疲惫,但只有坚持下去,孩子们才能提升知识、改变命运,知道学习的好处。

其实孩子们的这种心态,成年人也有。比如,在职场上,跟同事吵架,然后一整天都气鼓鼓的,根本不想工作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心情、个人的状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影响到具体的工作,这就叫做“不可因倦而鲜终”。。

那今天的主要内容就先讲到这儿。这一节课,我们主要讲了为人的第六大原则: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讲得具体一点就是:“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更讨人喜欢、让人尊敬的人,理解并践行这些为人的法则,对当今职场上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好了,那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大家,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