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00:00
13:56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菜根谭》30堂处世修养课。

上一节课,我们主要讲了一个“抱朴守拙”的概念:“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浮躁的、纷纷扰扰的时代中,有时候,抱朴守拙,能让我们换一种成功的方式,也换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那本期呢,我们继续来讲《菜根谭》处世智慧中的第二条原则: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2013年,央视曾做过一个节目,叫做《你的梦想是什么》。主持人当时在路边街头,随机采访了大量的普通群众,询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如果大家看了这档节目就会发现,关于梦想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大多数人的梦想都很现实和骨感。

比如,有人就说,我的梦想就是能活到120岁;还有人说,我的梦想就是一年能挣100万;也有人说,我的梦想就是涨工资,涨得越多越好;另外也有人说,我的梦想就是当领导,当老板。还有一名小学生回答:“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书法家”。怎么样?很美好很单纯的梦想吧?当然是的。可是,紧接着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要当一名书法家,他的回答是:“我从小就学书法,而且我现在在我们学校里面是名人、达人”。

有梦想是坏事吗?当然不是坏事,但是,大多数人的梦想都跟钱有关、跟权力、地位有关。甚至是那位小朋友,他梦想成为书法家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热爱书法,而是因为自己在学校很出名,是一位“达人”。“达人”这个词汇是最近几年才在网上流行的,而且主要是在大人口中流行,小孩子对“达人”这个概念的想象和使用,很显然也是从大人那儿获取的。

追求美好的事物,这是人类的本能。追求无止境的财富、地位和权力,也是人类的本能。但是,正如我们之前一直所提倡的“抱朴守拙”一样,有时候,梦想单纯一点、简单一点,不那么现实、急功近利,反而是好事。

《菜根谭》这本书里面,就提倡一种理念: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做得太满,不要太贪心,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让自己后悔终生。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还不是特别理解。我们不妨先看看洪应明的原话是怎样写的。首先,他列举了一个例子: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

鲍鱼、大闸蟹、麻辣小龙虾、山上的野味,好吃吗?当然好吃。但是,美味可口的山珍海味,其实都等于是伤害肠胃的毒药。你吃得越多,你越贪得无厌,你的肠胃和身体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吃东西,也要保持一定的限度,不能贪,不能一味地求多。

这种道理很容易理解吧?但你真得做到了吗?

我们来看个例子:据某权威数据统计,我国成年人肥胖率高达5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成年人,体重都严重超标了。不仅仅是成年人,小朋友肥胖状况也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大家趁着中小学放学的时候,去校门口看看,就会发现,人群中,有很多小朋友都胖乎乎的。不要觉得胖可爱,太胖了就不健康了。据某权威数据统计,最近十年时间里,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增加了两倍。

另外,还有数据显示,中国人的胃病发病率在85%左右,也就是说,十个人中间,就有接近九个人的胃不太好。目前,已经确诊的胃病患者,就占总人口的42%。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归根结底,是物质生活比以前更好了,人们在吃东西上没有节制,没有规矩,最后吃出了许多问题。

所以,洪应明说“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不仅毫无违和,而且对当代人还很有警示意义。

当然了,洪应明并不是养生专家,他并不是在劝你少吃。他之所以列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要引出下一句更关键的话:

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吃东西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吧?其实不仅仅是吃东西,我们人类漫无止境的追求、人类的贪婪心态,其实都会给我们带来副作用。

所以,洪应明认为,世间所有称心如意、令你眉飞色舞的好事,其实都是一种引诱你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所以,不要总是要求一切都心想事成,不要对什么事情都表现出过度的贪婪。相反,只有把欲望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上,才不至于造成事后悔恨的恶果。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贪婪过度,最后导致自己悔恨终身的案例有很多。

就拿大名鼎鼎的和珅来说,其实他九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后母对他有十分苛刻,所以,他只能带着比自己小四五岁的弟弟和琳一起去读书,日子过得惨兮兮。早年的和珅读书勤奋、刻苦,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然而,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却并没有考上。

好在,就在参加科举的前一年,他被直隶总督冯英廉看中,并且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和珅。冯英廉见和珅科举没考上,就给他在宫中谋了个差事,给乾隆当三等侍卫。大家要知道,清代皇帝的侍卫,基本上都是勋贵大臣们的子弟,平日里不学无术,蛮力倒是不少。所以,当乾隆发现和珅文化修养还不错的时候,就越来越喜欢他了。

按理说,一个人能得到皇帝的赏识,那势必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天下人着想,尽心尽力地做一个百姓们心中的好官,做皇帝心中的好臣子。只有这样,你才对得起欣赏你的皇帝、信任你的老百姓,对吧?但和珅在这时候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他早年吃过苦,所以,他现在要无止境地追求财富。具体是怎么追求财富呢?

和珅一共有四种贪污方式:

第一种,就是正大光明地贪污。和珅是个理财高手,对管钱、存钱和赚钱这种事很在行,所以,乾隆就让和珅执掌户部长达二十一年,和珅刚刚走马上任的时候,年仅二十八。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和钱打交道的和珅,可没少贪污。比如,和珅提议搞“议罪银”制度,让那些犯了法的官员,交钱赎罪,帮助朝廷赚了很多钱,这里面大部分进了乾隆的口袋,小部分就进了和珅的口袋。

第二种是受贿。和珅受贿的时候,发明了一种新方式,叫做“雅贿”。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很多时候不收钱,收古玩字画,因为古玩字画的价格往往是无限的。

第三种是索贿。和珅老婆去世的时候,有一个官员给和珅送了20万两白银。和珅嫌少,叫对方多送一点,最后对方又送了20万两。

最后一种是投资经营。和珅贪污受贿,搞了那么多钱,可不是全部存在家里面。相反,他把这些钱投入到市场,经营了几十家当铺,还有粮食店、客栈、古玩店、瓷器店,等等。各行各业,只要能赚到大钱的,他都有所涉及。他甚至还买了80辆马车,搞起了交通运输。

你看,他够贪吧?确实够贪。不仅贪,他还很迷恋权力。乾隆晚年的时候,他竟然公然派人监视很有可能当上皇帝的嘉庆。如果他能再节制一点,下场也许会稍微好一点。所以,当和珅被嘉庆赐死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感慨人生: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五十年来的梦想差点就变成了真的,可是最后却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会这样?用洪应明的话来说,不就是“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吗,不就是贪婪过度吗?

上节课,我们提到了曾国藩,曾国藩的处世方式跟和珅恰恰相反。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叛乱,实际上又强行地给清朝续命几十年。曾国藩对大清,那可是有再造之恩的。也正是因为他建立的功勋实在是太大了,许许多多的汉人大臣和将领,都默默地支持曾国藩称帝,取代清朝,自己当皇帝。

比如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就一直怂恿曾国藩自立为帝。但曾国藩却拒绝了。他有当皇帝的潜质吗?有当皇帝的机会吗?当然都有。当皇帝容易,可是大清朝的烂摊子谁来处理呢?如果自立为帝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那自己的一世清明,是不是也就毁了呢?

曾国藩不停地质问自己,最后得出的答案是:不仅拒绝了好友和湘军将领,以及诸多大臣们的请求,而且,他在平定太平天国叛乱之后,立马主动削减军队,并交出自己的兵权,在他剩余的时光里,他几乎处于隐退的状态。

曾国藩做得对吗?从我们后人的视角来看,无疑是明智的。我们痛恨晚清的腐朽,但至今仍然会怀念起曾国藩,至今仍然会把他视为继孔子、王阳明之后的半个“完人”。

曾国藩的一生,正好诠释了“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我们当代人在处世的过程中,有追求,有梦想,这当然都是好事。

但是,活120岁是不是太贪了?如果一个月只拿着5000的工资,却恨不得一天赚100万,是不是也太贪了?明明热爱书法,有机会成为出色的书法家,为什么一定要把书法家和名人、达人、金钱联系在一起呢?

太贪婪,就有可能会误入歧途,选择不正当或不恰当的方法。比如,为了长寿,很多皇帝求仙访药,最后死得更早。当代人虽然不信丹药,可是信保健品啊!再比如,为了多赚钱,就使用一些非法手段,为了让孩子成为“某某家”,就给比赛的评委送礼、送钱,等等。这些行为,难道不是跟贪吃一样,更容易肥胖、更容易得胃病吗?

“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所以,凡事都要留有余地,都要讲究限度,切忌贪婪。

好了,那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样。今天我们讲了处世的第二个原则:“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具体来说就是,“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我们鼓励梦想、鼓励追求,可是,有时候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尺度,给自己留有余地。酒虽好,却不能贪杯啊。

那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各位的收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