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 ⑳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 ⑳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00:00
21:19

颜渊第十二⑳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问孔夫子,有志之士,读书人,要如何去做,才可以称得上达(通达、显达都是达)。孔夫子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换个词好理解。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的人问了句,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这个时候就要反问了,你所谓的优秀指的是什么?优秀这个概念太过于宽泛,你要想学业上优秀,是想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优秀,还是说在生意上优秀,那你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达就是这样一个概念,那我们说何为达呢?达到了某种结果,某种境界,某个阶段我们称之为达。


比如说,飞黄腾达,达到了某种结果。比如说,做生意我们说发达了,什么叫发达了呢?到达了什么程度,取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比如说,学问,何为通达呢?把学问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我们称之为达。这个时候孔夫子就问子张,什么意思呢?到底指的是哪一方面的达,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邦,指的是诸侯国。家,指的是卿大夫之家。闻,就是有名声有名望,有名气。子张说了,无论在一个诸侯国,还是在大夫那里做家臣做事情,要有名气、名望、和名声。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接下来孔夫子说,什么叫做达呢?夫达也者,能称为达的人。质直而好义,品性是正直的,只做合时宜的事情,只做符合道义的事情。质直是指的内修,一个人内在是要有品德道德修养的,是正直的。好义就指外在的行为了。一个人品性是正直的,内在是有德的,外在的行为才可能去做好义的事情,去做合适的事情,帮助他人的事情。质直而好义就是《大学》当中所讲的明德亲民,明德是内修。这里的质直就是内在的修养,好义就是外在的行为也就是亲民。


察言而观色。察,去察、体察别人所讲的话。观色,去观察别人的脸色。我们再深入的一层来讲,察言观色,我们不光要察看人的语言和脸色。我们要观察一件事情的规律,我们要观察事物的走向,这个都称之为察言观色。色,宽泛了讲指的是呈现出来的表象称之为色。一个人说话他可能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表象,我们看到一件事情它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表象,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观察内在的道理和规律。比如说我们观察一个人,我们不光要看他言语上说了什么,我们还要看他内在的修养是否有,我们还要去观察这个人的行为,他的言行是否是一致的。我们看到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光要看事情的表象,还要看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内在的规律是什么。在生活当中朋友出了一个问题来问我们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我们要看内在的道理和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孩子学习不好,不能只看表面。为何学习不好,因为什么学习不好,为什么形成了当下的这个结果呢?这都需要我们观察才能看得到,否则是看不到的。在一个企业当中也是一样的。客户突然不进货了,员工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象那个色相上,呈现出来的那个未必是真实的。这个时候察言观色就尤为重要了。当我们有了察言观色的能力才有智慧,有了智慧才能去解决人生当中的问题。


虑以下人。虑,是指的我们的思虑我们的思维。下人,是一种行为。何为下人呢?谦逊处下的态度。当发生一件事情,或者我们的人生准则,我们的思维是谦逊处下的,我们的行为自然就是谦逊处下的。往往我们在生活当中喜欢做上人,喜欢强势和高他人一头;这都是处上的思维。比如说,对于孩子,我要压迫你,我说的话你必须听,为什么呢?我是你的父亲(母亲)。


比如说和朋友之间相处也是一样的。我非要证明我比你更强,更优秀;比如说夫妻之间出现了一点矛盾,我们大多数的时候也喜欢处上,就是必须要证明我说的才是对的,必须要证明我的说的观点才有道理,你必须要听我的,就发生了争吵。

比如说和陌生人相交也是一样的,在路上正在开着车,有人想要插队,凭什么让你插,我一定不让你插,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去争去抢。而处下的思维是什么呢?谦逊,你要想插队那就插,无所谓,反正我也不是那么着急。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懂得谦逊处下,不会仗着我们是他的父亲(母亲)而是可以平和的和孩子沟通,和他交心。为什么最近学习不好呢?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去思考问题的原因,然后帮助他解决,让他学习变得更好。比如说夫妻之间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懂得谦逊处下,我不会非要证明我讲的是对的,我也没有必要让你非听我的。我们开始懂得谦让,当我们谦让的时候,反而会让这件事情的结果变得更好。当我们不再争吵,我们懂得谦逊的时候,对方也会懂得谦让。


比如在一个企业当中,我们要懂得虑以下人,我们就不会强势,不会仗着自己坐在领导的位置,而是懂得谦逊处下。我不会靠位置去压你,我会和你去讲道理让你心服口服。这个时候这种信任基础才能建立,反而有助于事情变得更好。我们和朋友相交也是一样的。我们总是谦逊有礼的,懂得处下的,不会想着事事占尽风头,占尽便宜,这时候我们的朋友关系反而会变得更融洽。所以这几句话在我们生活当中非常的重要。

我们再来总结这几句话。孔夫子说何为达呢?一个通达的人,他具备以下几个特质。第一个特质,质直而好义。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品性是正直的,并且行为上是好义的愿意帮助他人的。第二个特质,察言而观色。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第三个特质,虑以下人。这体现了一个人的行为处事之道,做事情我的思维和行为都是懂得谦虚的,都是懂得处下的。一个通达的人具备了这三个品质,无论在哪里,必达。


我们来体会这句话的道理。一个人有内在的修养,品性正直,又能去亲民,做合时宜的事情去帮助他人。同时又有智慧懂得察言观色,看事情的本质。自己与人相交的态度和行为,又是虑以下人,时时懂得谦逊,懂得处下,这样的人做什么事情又能不达呢?在那个时候有时代背景,读书人都要走仕途的,要不然去诸侯国,要不然去卿大夫家做事情。


到我们现在,只要你具备了这三个特质,无论你是经商,还是做点小生意或者说去一个地方工作,自己创业,都会变得通达,变得发达。因为我们这个人是通达的,内在有修养,别人愿意和我们打交道,我们愿意去帮助他人。德不孤,必有邻,就愿意有人亲近我们。我们懂得察言观色有智慧,发生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看清楚其中的规律,同时我们的行为、态度谦逊处下,人人愿意和我们打交道。所以说孔夫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你想在学业上通达,想在是事业上发达,还是想在仕途上飞黄腾达,就一个核心,让自己先变成一个达人,通达之人。这时候你做任何事情,结果必然是达的。接下来孔夫子又开始继续说,何为达,何为闻?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闻,为了图名气,图名声。所以闻的人有一个特点,色取仁而行违。色就是表面上,表面上呈现出来很好的样子,但是自己的行为是和表面上所取的仁相违背的。居之不疑,居在这样的位置上心安理得。

我们用现在的词比较好理解,叫立人设。什么叫立人设呢?就是我们本来的样子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要给自己立一个人设。比如说大家都在推崇爱国,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爱国的人设;比如说大家都在推崇居家的男人,那我就给自己立一个居家好男人的形象;比如现在人们都在推崇知性美,那我就把自己立成一个知性的人设,但我们实际本来的行为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时候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问题。为何叫人设崩了呢?就是我们呈现出来的,表现出来的和我们实际的样子并不相符。不相符就一定会出问题,这就是闻。为了名利,为了名声,而打造出来的色取仁。

所以孔夫子接下来又说,在邦必闻,在家必闻。为何呢?因为你在打造你的这个仁,在打造你的名气、名声,你的全部精力都在做着一件事情,必然会被别人知晓。这里我们就要来做总结了。孔夫子讲了闻和达这两个字,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字的区别。闻只是为了名利,为了名气,为了名声而自己打造的色取仁,但行为上正好是相违背的,这时候就不长久。达是什么呢?是注重自己内在的修养的,质直而好义,首先在修己,自己的品性是要正直的,并且只做合时宜的事情,帮助他人的事情。


察言而观色,还要修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有智慧看清楚事物的本质。虑以下人,对自己的为人处事的行为和思维都是有要求的,要时刻谦逊处下。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到,达是在修己,是在向内求,不停地要求自己。而闻,只是呈现出来好的样子,我们把它打造出来,但这是假的,内在是空的,这个是在想外求。

达者必闻,闻者未必达。一个人做到达以后是必然要闻名的,因为无论从内到外。我们是修到的,是帮助了那么多人的,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受他人尊重的,所以达者必闻。而闻着不一定达。闻,只是在追求表面的东西,在追求外在的东西,这个时候一旦被人发现以后,必不长久。即使不被人发现又能多长久呢?一个人如果表里不一,就会生活的很累。

比如说,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总是依靠笔记,比如说依靠百度,不懂得可以去查,我们打造出来了一个样子,博学多识,可是这个经不住考验的。当有一天,很多人和你面对面的时候,你又怎么办呢?我们形成了这种依赖性,我们内在是空的,内在是假的,当你真正在用的时候必然要出问题的。


我们再举个工作当中的例子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明明自己很多东西不会,但是为了在领导面前彰显我的工作能力,领导安排一个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安排别人去做,做完以后我说这是我做的,一次二次可以,时间长了必然要出问题的。当有一天领导问起来一些内在细节的时候,怎么办?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所以这都是在追求闻,也就是在追求外在的那个结果。当你在追求结果,和你在追求达,他会导致我们整个人的行为不一样。


我们再来看子张问达。孔夫子说:你指的达是什么呢?子张说,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孔夫子说,你这问的不是达,你说的是闻。达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是向内求,一个是在向外求。当你在求达和闻,就会导致整个人的行为完全不相同。


比如说,我们要在求闻,我们的行为就只会做表面的功夫,色取仁。我们只是把自己呈现出来的更好,包装的更好。而一个求达的人不同,我们在不停地克己,我们不停地追求自己的品性要变得正直,不停地调整自己,每件事情都是合时宜的。

察言而观色,每天要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观察去总结事物的规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智慧。

虑以下人,每天的思维和行为时刻告诫自己谦逊处下,最后我们就可以变成一个通达之人。而我们通达了以后自然也就会闻名于世,别人自然也就会去清楚,这就是务本。所以我们无论参加一个工作、做生意、学习,我们都要懂得务本。当我们让自己变成一个通达之人,名利是不用求的,随之而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