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体验:
到了晚上嗓子总是发干,格外口渴,必须喝杯水才能入睡,但水喝多了又容易起夜……
在医生眼中,睡前口干、口渴可能是喝水少导致的,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本期《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睡前总口渴到底是怎么了。
我们的唾液分泌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属于无意识的过程。
口腔内部有3对大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黏膜上还有无数小唾液腺。
它们每天可以生产超过1000毫升的唾液,只是平时我们一直在做吞咽动作,常常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睡前口渴现象」可能来源于大脑生物钟对神经的刺激,多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睡前两小时限制小鼠喝水,会导致小鼠在睡眠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而大脑的生物钟对渴觉神经的刺激会造成睡前口渴现象。因此,睡前喝水是为了维持睡眠状态下身体的稳定状态。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研究对象为啮齿动物,但对人类在睡前感到口渴的现象也提供了一个解释。
睡前总觉得口干、口渴,还可能是其他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喝水少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天的推荐饮水量为1700毫升,女性为1500毫升。喝水少,人就容易感到口渴,尤其是晚上有运动习惯的人。
2、吃得太咸。体内每潴留1克食盐,就需111.1克水与之配成“生理盐水”储存在组织。白天吃得过咸,人体为排出多余盐分,就需要消耗更多水分。
3、压力大。长期处在慢性压力中,压力激素会让肾上腺疲劳,消耗更多的水分。
4、室内过于干燥。室内过于干燥时,人也容易感到嗓子干。秋冬季节睡前最好打开加湿器或在房间放一盆水。
5、年龄增长。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唾液腺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唾液分泌量变少,人就容易出现口干。
6、妊娠、更年期。妊娠、更年期女性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唾液分泌也会受到影响。此外服用一些抗过敏药、降压药、止泻药时,也常常出现口干现象。
除生理性因素外,睡前总感觉口干口渴,即使喝水也不能缓解,就可能是身体给你的求救信号。
首先要警惕糖尿病风险,口干、口渴作为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往往伴随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人的血液里都是糖,但身体却没法利用,只能通过尿液把糖排出去,但代价是失去大量水分,所以人会觉得尿频,同时口渴难耐。如果血糖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多尿症状就会减轻,水分丢失也随之减少。所以,定期监测血糖、规律治疗才是靠谱的方法。
二是干燥综合征。半数以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会有口干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讲话时、进食固体食物时需要频频饮水,有时在夜间也需要起床饮水。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偏爱女性,除口干外,也可能出现腮腺肿大、关节炎等症状。
三是甲状腺疾病。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增快,人体所需水分也随之增多,常常感觉口干舌燥。此外,甲亢还可能伴有心慌、手抖、多汗等症状。这类患者要摄入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毫升左右,不要憋尿,并尽量远离浓茶。
四是呼吸系统疾病。腺样体肥大的人,会有张口呼吸的习惯,这会导致唾液消耗过快引起口干。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也可能导致口呼吸,诱发口干症状。
五是炎症性疾病。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胃酸反流到口腔,会影响到口腔黏膜,导致其分泌功能下降,引起口干。有些人戴假牙久了,容易出现真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这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真菌药物即可治愈。
最后要警惕尿崩症。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多尿或遗尿现象,体内脱水,人就容易感到口渴。当出现尿量及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大量饮水口渴仍不缓解时,应及时就诊。
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通过出汗、呼吸不断丢失,血液黏稠度升高。临睡前适度喝水,不只是为了缓解口干,还可以降低脑梗等发病风险。但睡前不适合喝太多水,以免起夜次数多影响睡眠,第二天眼皮也容易浮肿。怎么控制睡前饮水的时间和数量呢?比较合理的建议是,睡前1~2个小时喝杯温开水,但最好不要超过200毫升。
早晨起床后,也推荐空腹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不过,心衰患者睡前要尽量少喝水,因为他们心功能不全,容易发生体内水肿。
干燥的秋冬季节,可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生活中喝水要注意以下细节:
多次少量。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不应低于1500毫升,喝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猛灌牛饮。别等口渴了再喝水。口渴时,身体已经开始缺水了。随着机体失水量增加,除了口渴,还会出现尿少、尿色深等信号。饭前不要大量喝水,以免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总的来说,如果出现无法缓解的口干口渴,别大意,有可能是身体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