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余 知之矣。次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 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黄帝问,我已听闻关于九针的九篇论,老师有把其细分为每针九篇,合计八十一篇, 我巳了解这全部的含义了。经书云,脉气之盛衰,常左右变换,吾人以上部穴道来调下 部之盛衰,以左侧之气血来调右侧之盛衰,遇到太过与不及之气,可利用荣穴输穴来做 补泻,这我都知道了。这似乎都是气血偏向而发生的疾病,其产生虚实症状,都是内发 而非由外邪入侵经脉造成的,我希望老师为我说明若属外邪侵入人体经脉时,其症状如 何?又如何治疗呢?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 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 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 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 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 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侯。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 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侯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 皆出,故命曰泻。
岐伯回答道,古之圣人行事必有法度,其理念必合与天地之道。所以天有二十八宿, 地有江河之流走,人体中亦有经脉之流行。当天气温暖,地表和谐,则江河亦静。但天 寒地冻时,江河亦凝固不行。若天热地湿时,则江河之水亦蒸发气化甚而满溢出来。疾 风突来,江河必波涛汹涌澎湃而至。同理于人体,当邪入侵经脉时,若为寒邪,则令血凝 涩不通;若为湿热之邪,则浊气不降反升,阻碍清阳之运作。若因体虚而导致外邪乘机 而入体内,就如同江河之突起疾风一样。十二经脉各有脉动之所,邪气至必有波涛汹涌 状,邪顺脉气而行,直可到寸口手脉之位也,脉呈时大时小。若脉大则表示邪至,脉小 则平安。外邪之行并无常规亦无定处,吾人且不可以手寸部之脉来决定病邪之在阴或阳。 高明之医师必然细心检查,三部九侯之脉,突然逢道病邪之气于何处,就可提早阻断其 行进之路,以遏制病邪之蔓延
。.治
疗
之法,
必俟患者吸气时入针,不可令患者气逆,完 全釆取自然呼吸,再静针久留体内,如此可阻止病邪散布。再利用患者吸气时捻针,俟 气至充盈时止,欲起针时须俟患者呼气至尽头时,乃岀其针,如此邪气必岀尽,此名
“泻
”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