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建盏——蔡炳龙:泥乐

9.1 建盏——蔡炳龙:泥乐

00:00
05:23

蔡炳龙:泥乐

朱子宋慈故里,建本建盏之乡。大家好,这里是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南平市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大儒传芳书香建阳》系列节目。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蔡炳龙:泥乐》。

1952年7月,蔡炳龙先生出生于水吉县(1956年撤县改镇)陶瓷世家。水吉以生产建盏著称,是建窑建盏的发祥地,也是宋代皇宫御用黑釉贡品的产地,自古就有“陶瓷之乡”的美誉。

蔡炳龙有七个兄弟姐妹,全家人靠父亲制作陶瓷产品维持生计。他经常跑到厂里看他们制作陶瓷,觉得很有趣。

蔡炳龙怀揣着这个“陶瓷梦”,学着大人,发挥想象,捏小泥人、小动物等等,玩得可带劲了。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一种乐趣。捏泥巴是蔡炳龙童年最喜欢的项目,也是最惬意的事。

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蔡炳龙经常到父亲厂里义务劳动,做些粗活。1968年镇陶瓷厂招工,16岁的蔡炳龙当上学徒工,整天捣鼓泥巴等粗活,整整干了3年泥工。虽然乏味,但他没有怨言,看似粗活,其实也有不少技术含量。因此,蔡炳龙埋头苦干,乐在其中,把“苦活”当成“趣活”做,受到厂里上下的好评。

蔡炳龙出师后,才开始做技术活。他对每道工序进行琢磨,达到最佳状态。蔡炳龙传承祖辈的行规,做好每一件陶瓷产品。

改革开放初期,水吉镇陶瓷厂产品滞销,濒临倒闭。蔡炳龙于1979年在水吉镇七里排创办日用陶瓷厂,凭借自己扎实的陶瓷烧制技术,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品种花色多,很受消费者青睐。

有一次,一个古董商给蔡炳龙看一个“宝贝”,原来是建盏残片,底款有“供御”字样,这可是宋代官窑贡品。古董商问他能不能仿制建盏成品。蔡炳龙知道建盏烧制技艺在元代以后就失传了,让它恢复起来谈何容易?但是,他仍然说:“让我试试看。"

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试验,蔡炳龙于1981年3月独立烧制出仿宋兔毫盖,让失传600多年的建盏烧制工艺重现光彩。在古玩界引起了轰动。蔡炳龙成为国内最早烧制建盏的工艺大师之一。

1988年,蔡炳龙成功烧制出仿宋油滴,实现新突破。1989年,他研制出木叶纹盏。1990年,他又研制了曜变盏。1991年,他研制成功曜变木叶盏。后来,蔡炳龙以自己的姓名成立公司,注册商标。

2010年8月,蔡炳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5月,他被评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并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高级技师”;2017年10月,他创作的“油滴盏"建盏作品荣获“中国十大名窑金奖”。

蔡炳龙烧制的建盏作品,秉承传统不守旧,拓新工艺不拘泥。他的产品畅销海内外。

蔡炳龙一生坚守一个陶瓷行业,从事研制建盏40年。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制作建盏。同时融进自己的人品和品德,建盏作品件件不雷同,件件是精品,是古典美和现代美的结合、传统美和创新美的融合,是对传统技艺的发扬光大。

蔡炳龙“点泥成金”,激活建盏灵性,散发着历史馨香,蕴涵着文化气息,潜藏着艺术价值,体现着时代的魅力。建盏像一首令人悦耳的乐曲,不仅自己乐在其中,而且也为别人送去快乐。

以上就是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感谢您的聆听,我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