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全能自恋到真实自信

1-1从全能自恋到真实自信

00:00
08:03
这一篇文章,我们谈谈全能感的常规表现。
讲之前,我先分析一下全能感的基本逻辑。它是婴儿最原初的一种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会认为:“我”一动念头,“你”就该立即回应。
之所以给我和你加上双引号,是想强调一下这句话中的抽象哲学含义。“我一动念头”中的“我”,这一点通常没有太多疑义,就是自己、自体,而且是发出指令的那一部分。但“你就该立即回应”中的“你”,就比较复杂,“你”可以是其他人、其他事物,乃至整个世界,也可以是“我自己”。
即,“我”不仅在给万事万物乃至整个世界下指令,“我”也在给自己下各种指令。
当期待“我”和“你”之间,是全能感般的回应时,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我列举一些常见的。
一、卓越强迫症
卓越强迫症的基本逻辑是,“不卓越,不配活。”
在咨询和生活中,我见到不少人,他们对自己有极度的不认同,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已非常优秀。
例如一位男士M,他有深深的自卑。探讨这份自卑时,他说,从小到大,他一直有一个宏愿“在没人帮助的前提下,在某个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
这个宏愿带来了好处,迫使他一直都在付出巨大努力追求卓越,但问题也非常严重:虽然努力了这么多年,他也年近四十,但几乎没可能,他可以在某个领域成为世界No.1。
这是一个发自内心深处的宏愿,深深地支配着他,所以,当不能实现这个宏愿时,他有深深的自责。一如前面的论述,他这是在拿全能感来要求自己,结果对自己构成了极度的苛责。
并且,再探讨下去发现,他的这句“在某个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其实还是经过修订的,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是,“在每个领域都成为最好”,但他有基本的现实感,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修订成“在某个领域”。
卓越强迫症这个词,直接来自于一个条件极好的女孩。她名校毕业,豪富家庭出身,人也非常美,但她有我见过的堪称最严重级别的自我否定,她甚至认为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对于这份自我否定,她解释说,她打心眼里认定,只有有才华的人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对此有些纳闷,对她说:你名校毕业,硕士文凭,而且能力也不错,并不差才华啊。
她回答说:我这不叫才华,毕竟都是学来的,我认为的才华,是必须高度原创,而且得才华绝世。绝世的意思是,得是世界上最好的,和M一样。
卓越强迫症在我们社会非常非常常见,它直接催生了一个东西——“别人家的孩子”。当父母对孩子抱着“你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这种渴望时,那孩子无论多优秀,他们都不会认可,因此他们造出了一个“永远都比自己孩子好”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其实这是想象,而不是事实。
二、强大恐惧症
强大恐惧症即,当你走向强大时,你会有各种恐惧和抗拒。
非常奇妙的是,在很多人身上,强大恐惧症,是和卓越强迫症紧紧绑在一起的,这就构成了一个两难处境:你既不能不卓越,又不能太强大。
我见到太多人是被锁在这个两难处境中,一方面花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追求卓越上,另一方面又犯莫名其妙的各种错误,结果强大不起来。
当然,也有人是比较单纯的强大恐惧症。例如,有多位来访者说,他们读书时不敢太努力学习,怕别人觉得他们是在努力钻营。有人因此干脆不努力了,整天和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大家一起堕落。也有人是,表面上不努力,但会在没有人的时候发奋图强。
强大恐惧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大家都想卓越乃至成为第一名,而真到了这个位置时,又担心会被人恨得要死。
像M的故事中,他其实也是有强大恐惧症,因为他给自己的设定是,“在没人帮助的前提下”,“在某个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这个没人帮助,是非常限制他发展的。
三、行动困难症
行动困难症,基本等同于拖延症,但又略有不同,顾名思义,它的基本表现就是,想法可以很多,但行动困难。
行动困难症的一个原因是,有人有意无意地觉得,行动是卑贱的,思想是高大上的,因为思想者是来指挥行动者的,行动者,是在配合思想者的意志的。正是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意思。
常常听到有人吐槽,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哪怕喝杯水,他都要指挥别人帮自己完成。如果你对他做了,他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满足感。
这在婴儿期是一个基本画面,婴儿负责发号施令,而母亲等抚养者,配合他们的念头。
更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想法可以快如闪电,脱离了时间空间,能满足全能自恋的需求,而行动是有时间空间的,并且有过程有步骤,这会挑战乃至颠覆全能自恋。
我发现自己在太多时候有这个毛病,例如要外出,到了楼下,下雨了,这时只需要三五分钟,我就可以回到家里拿一把雨伞,但我本能上会拒绝这么做,宁愿去淋雨。
这有双重含义,一,我既然已经下来,这是我意志的一份表达,我不想否定自己;二,重新返回去拿雨伞,这是一份行动,我更愿意只是想一想就算了。
行动困难症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有人不行动,是因为隐隐觉得,自己内在藏着一种狂暴的力量,如果一行动,会给周围带来各种破坏性影响。这是在担心自己的全能暴怒。轻手轻脚的老好人,会有这个毛病。好吧,我必须得承认,这是我这个经典滥好人的一个经典问题。
四、投入困难症
投入困难症,比行动困难症好了一点。即,你可以行动,但超没耐心,因此没法投入其中。
行动和投入,是对全能自恋的直接治疗方法,因为行动必然意味着,你要进入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总是会在相当程度上挫败你全能自恋的想象。
反过来也可以理解,有人难以投入,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全能感。
例如,一位女士,她要参加一个职业资格考试。她渴望自己能以完美的成绩通过这个考试。其实职业资格考试并没有这种必要,因为你以高分还是及格分通过考试,结果是一样的。所以这不是现实需要,而是想象的需要。
连续几年,她都不能通过。这个考试虽然有难度,但也没有难到她的心智应对不了。那是怎么回事呢?
直接原因特别简单,她根本就没拿出充分时间去做准备。继续探讨发现,她心里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没做充分准备,我就可以安慰自己说,之所以成绩不理想,是因为我没有真正出手啊。如果我真出手了,必定是非凡的。”
于是,为了维护她还可能是非凡的也即全能的这种想象,她在做任何重要事情时,都不会全力以赴。她可以发起简单行动,但绝不会全力以赴。后来她回忆起自己有全力以赴但失败的经历,那太可怕了,感觉自己整个人被瓦解了,极度羞耻,恨不得自己去死,并且这份摧毁性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甚至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痛苦。
五、诛心论
所谓诛心论,是不管你现实层面有什么影响,而是去追问你的想法,并把想法当作真实的行为一样去对待。
例如,在微博上我经历了一轮又一轮论战,非常熟悉这种一种感觉:很多人争论问题时,他们不去争论具体观点,而是直接说,你动机不良,然后你的观点就没必要去讨论了。
动机不良中最常见的是,你是奸商,你写书都是为了骗钱的。
这种论调中,隐藏着一个底层逻辑:人是全能的,所以人的想法和行为一样可怕。
同时还有一个含义是,无助的人都是好人,而把事情做成的人,都是用了阴谋诡计。即,这是彻底无助和被害妄想这对组合的一对表达。
心智成熟的一个基本标志是,能区分想象、行为和后果,知道想法不等于行为,行为不等于后果。但受全能感驱使时,人会觉得,想法即念头本身就是非常可怕的,毕竟全能感的基本逻辑是,人一动念头,世界就会配合自己完成。
诛心论是非常糟糕的一个东西,当一个人对自己持有这份逻辑时,你就不可能有想象力了。当父母对孩子有这份逻辑时,孩子也难以发展想象力。当一个社会整体上如此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被破坏。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虽然我们一直在谈,要从全能自恋的想象世界,进入到关系的现实世界,但同时也要看到,纯想象中可以全能,这也是创造力的一个根源。
前面这几种问题,除了诛心论,我都冠以“某某症”这个说法,对此大家不用当真,其实我的观点是,这些都是人性的不同层级的正常表现。
并且,真发挥这种造词逻辑的话,那么无数东西,只要看上去有点问题,都可以给它们冠上“某某症”的称号,这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大家就把这一点当作文字游戏好了。
这几种心理,以后我会分别进行更细致的探讨,但有些是第一模块,有些是第二第三模块的内容。此外,在这篇文章中讲这五种问题,并不是说,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只有这五种,只是这五种让我觉得比较经典而已,它的常规表现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表达。例如完美主义,它常常是全能感的一个简单延伸而已。
最后再说一下,这一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想在我们课程的开始部分,告诉大家,全能自恋并不是只有极端的人才有,普通人也会有。
不过,讲述这些常规表现时,也许你会觉得有点闷,觉得不够引人入胜,但接下来,我们就会集中先来讨论一下全能自恋那些奇幻的、夸张的全能幻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中悦高桂林

    主播好,能继续更新吗?讲的很好。

    希梓妍 回复 @中悦高桂林: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