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㉕-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先进㉕-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00:00
19:54

先进篇第十一㉕-3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捨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赤!尔何如?问到公西华,赤也,你怎么想的?我们看到公西华对话的方式,所讲的言语,就可以看到这个人谦逊有礼。我们讲过公西华,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他是可以做外交的,通常出去外交要处理很多复杂的事情,也要主持祭祀的活动,诸侯之间会盟的活动。做外交的人首先是要懂礼知礼,心中是有诚意有敬畏之心,并且是谦逊的。不光谦逊,表现出来外在的谦逊有礼,内在却非常有自己的原则,并且懂得迎难而上。


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七个字,就讲出了这个人的态度。非曰能之,是谦逊。我不敢说我一定可以做得到,但是我可以努力的去学习做到。所以他既有迎难而上的态度,可以去学习并且我愿意同时还很谦逊。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宗庙之事,指的祭祀的活动。朝堂之上,诸侯相见叫做会,众臣相见叫做同。会同合起来就是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外交。端是指的玄端服,礼服。章甫,指礼帽。有宗庙的祭祀活动,有诸侯之间的会盟,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站在那里,主持祭祀和会盟的活动。


愿为小相焉。我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相是主持祭祀和会盟的司仪,是一个官名。这里的「小」同样是谦词。所以我们看公西华其人,相貌堂堂,彬彬有礼很谦逊,同时很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个事情我不敢说我一定能做好,但是我可以去学习。宗庙的祭祀活动,诸侯之间的会盟,我可以去主持这样的活动为一个小相。

能做这样事情的人没有小官,曾经孔夫子主持过会盟,和齐国之间的会盟,代理相事。通常卿和大夫才能主持诸侯国之间的会盟,所以能做这样事情的人有一定的位置。有学识、懂礼,并且内心有诚意,内心有敬意。

我们再来看每个人说话的方式,表达的方式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性情。我们看子路,千乘之国,直接讲得就很大很勇猛。到了冉求,方圆六七十,如五六十。我们就可以看到冉求的退,先讲六七十,如果五六十也可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也同样的道理,有的人讲话就像子路一样,开口就会讲的很大,很艰难,你可以看到这个人是进取的是积极的。


还有的人像冉求一样,这个事情其实给我一个什么样的条件是可以做的,说完了后自己就再退,其实再给的少一点我也可以去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我可以完成一百万,如果九十万更稳妥。这样的性格就知道了他是在退的。

我们再看公西华的性格,这个事情我不一定能做的到,但是我愿意去学愿意去尝试。我们在生活当中同样有这样的人,你给他交代一个事情,他不会把话说得太满。我不敢保证一定能做得好,但是我可以试试,我可以去学,不会的地方我可以自己去补充。

通常听到说这样话的人,我们就知道了这个人谦逊但是这个人有积极向上,迎难而上的精神。即使他做不好这件事情,他也会全力地去学习,并且即使他做得很好,这个人也会很谦逊。所以我们通过一个人说话的方式,所表达的语言,还有他的理想,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维,一个人自我认知的程度,和他当下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瑟而作。点,曾点也就是曾皙,点你是怎么想的?说来听听。鼓瑟希,铿尔,捨瑟而作。这个时候描述了一个场景,曾点正在鼓瑟。鼓瑟希,希是渐渐地接近尾声。铿尔是余音依然在环绕。舍瑟而作,是放下的瑟。作是站起来。这个场景在描述一个状态,孔夫子和其他的弟子,正在谈志向。子路、冉求、公西华说完以后,曾点依然在鼓瑟。这时候孔夫子问到了曾点,你是怎么想的?他鼓瑟结束以后,余音还在环绕,这个时候放下了瑟,站起来和老师答话。


从这个画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点是一个有修为的人,是一个安安静静的人,是一个很有雅致的人。其他弟子在和老师谈理想,他在鼓瑟静静地倾听。当老师问到他话以后,他并没有很着急。而是把鼓瑟这件事情结束以后,站起来和老师答话,还有礼在其中还有对老师的敬畏在其中。


曾皙是孔夫子早期的弟子,是曾参也就是《大学》的作者曾子的父亲。曾子是在孔夫子晚年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比孔子小了四十六岁,所以曾皙是跟在孔夫子身边比较久,并且比较年长的弟子。


曾皙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异,是不一样。撰,是善。我和其他三位同学想的不太一样,有所不同,没有他们那么善,没有他们那么大,那么好。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夫子说:何妨,没关系。只是各自言自己的志向而已。这时候曾皙开始说自己的志向和想法,理想中的状态。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和画面。暮春指的是晚春,到了晚春时节。春服既成,换上春装。冠者五六人,冠者指的是成年人,成年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带了六七个小孩子。浴乎沂,沂是沂水,也称沂河,在沂水洗澡。风乎舞雩,雩字一个雨一个亏,雨亏称为雩。雨水匮乏之时,在求雨的地方所以叫舞雩台。风乎舞雩,在沂水洗澡,然后来到这个舞雩台上。这个地方是有树的,在树荫下舞雩台上,吹着风。咏而归,咏是唱着歌。唱着歌高高兴兴的回家。


我们翻译过来以后,再来体会这句话,到了晚春时节,天气开始转暖,穿着春天的衣服开始整个人变得轻松自在。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儿童去沂水洗澡。洗澡以后在树荫下,舞雩台上吹着风,结束后大家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家。讲了这样一个场景很美好,不光美好,寓意深刻。他所描绘的是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国家很安定,人民很幸福,才可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它是一个美好的景象,并且是一个美好的心愿。


在孔夫子和曾皙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战乱不断的时代,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一个画面,尤为珍贵,尤为可贵,这是人心所向往的。我们再从现在的生活当中去延伸,我们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心境下,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举个例子,比如说做老师的人,我们把他分成两种人。一种像子路,像冉求,像公西华一样的人。一种是像曾皙一样的人。我们再看子路、冉求和公西华所描述的理想和志向,都是在实现自我价值。子路说,我可以治千乘之国。冉求说,方圆六七十里,五六十里我可以为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可以使民足,百姓安康。公西华说,我可以宗庙祭祀,诸侯会同,我去主持,我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三位都在实现自我的价值,在做事情。


我们再看曾皙,他所描述的是这样一个天下大同的景象,这个时候我们再谈回来刚才举的例子。比如说做老师。第一种人,我要变成一个名师,我要有很多的学生,我要实现自我的价值。给我什么样的学生我可以把他教好。这是第一种,也就是子路、冉求和公西华,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去勇于担当。第二种人是曾皙。曾皙这样的境界会如何思考问题呢?还以老师为例。比如说有的老师就会想,我希望天下人人都能有书读,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幸福快乐地成长,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当我们有这样想法的时候会不会为之奋斗而努力,一定会。所以曾皙的这番话,不光是在实现自我价值,他没有个人的色彩和私欲在其中,所以实则他的心境更高,他是在讲道。


我们再举个例子,我们以医生为例。第一种想法的人,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名医。我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可以治疗更多的人,这个很好,在实现自我的价值。第二种人,他在想,我希望让天下没有病患,让病患没有病痛。当有这样的想法,同时也会为自己的想法付出自己毕生的心血和努力。


比如说我们分享传统文化,讲修身之道也是一样的。第一种人是勇于担当的,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我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我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第二种人,我希望别人减少痛苦,希望人人都可以接触到圣贤文化。而我们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就会为这样的想法去奋斗,付出自己毕生的心血和努力。但这个时候其实格局和境界更大,他是无我的无私的,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做这件事情,而不仅仅是自我的价值和体现。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做成的,我们说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岂是一人之力;我们让天下的人减少痛苦,不再得病,怎可能是一人之力;我们作为老师,想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怎么可能是一人之力;我们再说回曾皙,他描绘的天下大同,国泰民安的景象,怎么可能是一人之力。我们也只不过是众多力量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当曾皙这样去思考问题他的心境更高,他的境界更高,他是无私和无我。他没有想我自己必须要在这件事情当中怎么样,而是希望那个结果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从这句话当中再来看曾皙其人的修为。我们刚才讲,他描述的是一个天下大同,国泰民安的景象。即使是在国泰民安的景象,不见得人人都有曾皙这种潇洒飘逸的想法。在晚春时节,成年人五六个,带上几个儿童,洗着澡,吹着风,唱着歌,这是一种闲情逸致。他可以安的下来,可以静的下来。当我们懂得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享受这种生活的美妙,所以这里可以看到,曾皙的个人修为在其中。


我们再来延伸还可以看到,他不是讲了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成年人带着孩子,他是一种和乐的状态,并不是自己开心了就可以了,而是把这种开心,这种状态带给更多的人。所以子路、冉求、公西华在讲志,而曾皙在讲道,这是本质上的不同。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喟然,是有感而叹。曾皙说的这句话,孔夫子很有感叹。在这里的感叹是表示,好,赞同的意思。吾与点也,我赞同你的观点。也就是说,这也是孔夫子心中的理想,也是孔夫子心中的景象。所以从子路、冉求、公西华到曾皙,四个弟子都聊了自己的志向。只有到曾皙这里,孔夫子喟然叹曰,我赞同你的观点,我和你想的是一样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