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科学》:普利策奖得主著作,一位科学家如何改变人类科研进程?

科普|《大科学》:普利策奖得主著作,一位科学家如何改变人类科研进程?

00:00
30:40
一位科学家如何改变人类科研进程?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本书作者是普利策奖得主迈克尔•希尔齐克,他在书中讲述了科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的故事。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并以这套设备为核心,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大科学”研究模式。


本次解读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大科学”的定义,劳伦斯如何促成“大科学”的诞生,以及“大科学”的主要贡献。


(1)什么是“大科学”?


“大科学”指那些金钱、人力投入巨大的大型科研项目。这类项目聚焦于宏大的科学目标,动用的设备昂贵且复杂,而且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协同配合工作。


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为例,这套设备造价高达100亿美元,由全球80多个国家的学者和工程师参与构建。2012年,人类依靠LHC证明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此外,原子弹、登月计划、“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等都是“大科学”的典型案例。


与“大科学”相比,“小科学”的研究更依靠科学家的灵感和创意。“小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是物理学家卢瑟福,他使用一些简单的设备就论证出“原子核”的存在。20世纪之前的科研都是遵循“小科学”模式。


(2)劳伦斯如何开启“大科学”?


劳伦斯和他发明的回旋加速器,促成了科学研究从“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


劳伦斯是一位天才物理学家,1925年取得博士学位,1928年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副教授,并在两年后转为正教授。


20世纪早期,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将粒子加速到高能状态以开展实验探索。但传统的加速装置十分不稳定,经常出事故。直到1929年,劳伦斯成功设计了“回旋加速器”,克服了这一难题。


劳伦斯的设计是让粒子在多段电场中分步加速。他将加速通道做成圆弧状的轨道,并引入外加磁场来控制粒子运动轨迹。最终实现的效果就是,粒子可以反复多次地通过这种圆形装置进行加速,从而得到很高的速度和能量。依照这一设计,1931年,劳伦斯和他的学生打造了一个直径10厘米的回旋加速器,并成功将一种经过电离的氢分子进行了加速。


随后,粒子加速器的设计与研究开始飞速发展,劳伦斯的设备也越做越大。核心部件尺寸从最初的10厘米,到94厘米,再到后来的152厘米;所能得到的粒子加速能量也越来越高。1940年,劳伦斯计划打造一台467厘米直径的粒子加速器,以实现1亿电子伏特的惊人目标。通过对回旋加速器的不断完善,劳伦斯的研究团队在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以相关的科研实践为基础,劳伦斯在资金、人员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摸索出新的策略方法。首先,大型科学装置的运行往往需要大量经费,而劳伦斯擅长向各个领域赞助者展示回旋加速器的潜在贡献。1940年,劳伦斯就成功说服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赠了115万美元。在人才管理方面,劳伦斯则能组织协调跨学科团队,通过引入各个领域的专家,来扩展回旋加速器的应用场景。劳伦斯也一直致力于推动整个学科的进步。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大学、研究所或者公司,劳伦斯都慷慨地提供帮助。每年都有很多学者不计酬劳地来到伯克利,只为跟劳伦斯团队进行合作。


凭借着天才的头脑、高超的领导能力以及对学科发展的巨大推动,劳伦斯取得了一个科学家所能达到的最高荣誉。他所摸索出的这套“大科学”研究模式,依靠大型装置和跨学科人才团队,确实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3)“大科学”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劳伦斯和“大科学”研究模式为原子弹制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同一时期,物理学界取得了核裂变等重要突破。科学家们认为相关原理可用于制造威力巨大的武器。美国总统罗斯福紧急下令,要赶在纳粹德国之前制造出基于核裂变的“超级炸弹”。这种“超级炸弹”就是后来的“原子弹”。


要制造原子弹,前提是得到足够的铀235原料。为此,美国政府同时推进多种铀元素提炼方案,其中包括劳伦斯提出的“电磁分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电磁场将多种铀的同位素进行分离,在原理上与粒子加速器有相通之处。而随后在回旋加速器上开展的初步试验也证明了这种思路是可行的。


随即,劳伦斯组织起了“大科学”模式,分别从人员、资金和设备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进行铀235的提炼。在人力方面,劳伦斯下令将他团队最好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从467厘米回旋加速器的建设上调离出来,让他们开发铀235的电磁分离装置。此外,美国各地的人才也赶来进行协助劳伦斯团队。在经费方面,实验室从其他项目中紧急划转资金来对现有机器进行改造,并且很快从军方争取到了足够的拨款。有了人和钱,劳伦斯团队很快开发出来一种名为“卡留管”分离器,可以提取铀235。这套装置的很多设计方法,都是在搭建回旋加速器中所积累下来的技术。


为了提高铀235的产量,劳伦斯还牺牲掉了正在搭建的467厘米回旋加速器,把定制的4500吨磁铁和场地贡献出来,并安排整个团队进入“三班倒”的战时模式,最终,劳伦斯的方案成果大幅优于其他竞争者。政府和军方很快对劳伦斯委以重任,让他设计大规模提炼铀元素的工厂。这座代号为“Y-12”的工厂最终为美国投放于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生产了足够的铀235。


从设计并搭建回旋加速器,再到参与原子弹制造,劳伦斯和他探索出的“大科学”研究模式,对学术界和人类社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小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并没有消失。无论是“大科学”还是“小科学”,都在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发挥着力量。


书名:大科学

作者: 迈克尔•希尔齐克

撰稿人:圆的方块(理工科博士,科普作家)

编辑:阿柑

主播:石头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之艺

总编辑:左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雅士_we

    主持大科学的人就是科学大佬,老板,吹牛马屁家和大商贾。

    巭施罗德 回复 @雅士_we: 你好,请问你的IP如何隐藏的?

  • 蓝色雪人

    小科学发展成为大科学,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科学家劳伦斯在吸引资金和管理人才两方面非常优秀,值得学习!👍

  • 白菜声声

    学习了。科学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保护人才。

  • 小葱战酱

    想起电视剧:功勋了,致敬伟大的革命先辈

  • 小丹讲故事

    电磁炮可以借鉴这种回旋加速的方法,以较小的电压逐渐加速,但得到较高的炮口初速。

  • 杞人望天

    虽说那个小男孩扔得好,但恶魔之盒已被打开。

  • 扭扭博士

    科学如果被道德约束还能否快速发展?

  • 1392541qimb

    科学是发展的根本

  • 硬派老生_龙哥

    不错👍

  • 11111111_6a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