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二)

感遇(其二)

00:00
05:52

感遇(其二)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江南有红橘树,历经寒冬依然郁郁葱葱。
这岂止是因为江南地气暖和之故,更是因为其自身具有松柏凌寒傲霜的秉性。
进献嘉宾,红橘是当之无愧的佳品,怎奈路途遥远,山水阻隔。
命运的好坏是由于遭遇的不同,就如同四季变迁循环,其中奥秘不可追寻。
世人偏爱栽桃种李,难道橘树不能遮荫,没有用处吗? 


这首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开元末年,玄宗倦于理政,渐渐沉迷享乐,疏远贤人。在小人得志的凶险政情下,张九龄能守正嫉邪,刚直敢言,成为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公忠体国、举足轻重的唐室大臣。他曾坚拒武惠妃的贿赂,粉碎了她危及太子的阴谋;他也曾反对任用奸佞的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为相,以至屡忤玄宗意,终于罢相。他后来被贬荆州,荆州盛产橘;屈原也是荆秭之人,早有《橘颂》一诗,开头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不徙,更壹志兮”,以橘/言忠贞之志。诗人眼见满山遍野的丹橘,自然想到屈原的《橘颂》,因而提笔为诗。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橘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橘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橘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平淡而浑然天成,时时发问的句子达到了正反起伏的效果,而语气却是温文尔雅,
不着痕迹中,哀伤、愤怒尽情抒发,桃李媚时,丹橘傲冬,邪正自有分别。表达了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