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001丨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家长应该知道的“早教”

解惑001丨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家长应该知道的“早教”

00:00
12:09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我下面就早教的一些问题,给大家做一点交流。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应该说是全社会所有的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对孩子如何进行早教,我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一点交流。

关于早教我要问大家,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进行早教,实际上不管什么形式的早教或者早教有什么样的内容,他的目的就是通过熏习,在孩子心灵里边种下一个好种子,这个好种子将来会萌发。比如说我们给他读经典,读论语、读大学、读唐诗宋词等等,实际上这些经典孩子经过学习以后,他也不一定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他记下来有这个印象,长大了以后他真正学唐诗、宋词的时候,可能这个种子就会萌发,他就会特别喜欢;比如说经典的诗词,或者说历史上传世的经典所传达的智慧,他会觉得非常亲切。所以我觉得早教就是熏习,特别重要,就是我们通过学习给孩子心灵里面种上非常好的种子,这些好的种子将来长大了以后一旦萌发,就会变成参天大树,对我们孩子的成长特别有用。

然后通过早教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塑造好的行为。这个好习惯和好行为,是需要在小的时候都得到培养的,那么我们在早教的时候对孩子进行非常好的行为培养,有了玩具给大家分享,这是分享的一个习惯。比如说吃饭的时候给老人让座,给老人拿东西,这是个敬老的习惯,遇到什么事发生争执的时候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自我管理的习惯,遇到什么事情他能听得进去别人讲道理,也是个好习惯。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我们通过早教,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形成一系列对他将来成长的好习惯,比如按时写作业,到了晚上一到时间孩子就自觉的坐在小凳子上去写作业,写几个字或者翻翻图画看看书,这是好习惯。就这种好习惯他长大了上学之后对他非常有用,这个时候孩子长大了你都不必要非得通过外在的力量强迫,让孩子非常痛苦,就是家长的压力也很大,心力交瘁,因为小的时候好习惯已经培养出来了。那么我们老说,我们希望孩子品质特别好,这些东西他也是在小的时候慢慢培养的。比如说有分享的意识,帮大人做活、做一点事情,就这些东西等等,比如说自己穿衣服或者说自己生活的一个照理、照量,这都是一个好习惯。

说到这里以后我就给大家讲这个早教非常重要那么我们无论是在孩子心灵里边种下一个好种子孩子将来成长的时候,好种子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条件成熟的时候萌发出来,长成参天大树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特别有用的人才形成一个好习惯或者好的行为方式,这些东西都是在早教的过程中要完成的,所以这是给大家交流一个。

现在关于早教,有些人也问我,比如就现在的读经班问题。现在有些家长也知道了,说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多让他听点经典,通过国学机或者通过一些现在的电子设备学一点,读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等,而且大家知道现在学校里面也要求,问我对这个事情怎么看。我这里顺便给大家做个交流,读经非常重要,我们在孩子心里面种什么,给大家说一下。孩子心灵是一块地我们在任何一块地里边要把杂草控制住好的庄稼,这个土地才能丰收。那么心灵这个土地是一样的,我们对孩子进行早教的内容,其实就是让孩子的这个心灵的土地去种东西,一定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东西,我们称为庄稼,要少给他种杂草,尽可能不要种杂草,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进行早教的时候是有选择的,是一定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长久发展,把这些东西在孩子从小耳渲目染的过程中给他种下去。所以读经从这个角度讲就很重要,因为这些经典毕竟是几百年几千年证明的,在人类的历史上经历一些检验的那些经典或者那些智慧,如果我们拿着这些东西,在孩子心里面进行学习,让孩子听一听,那么这个时候就像你在孩子的心田里面种了很多好的种子,将来会长成好的庄稼,这个对孩子发展特别有用,所以这个读经班对孩子来讲特别有用。

下面这个读经应该注意什么。孩子的成长,比如说从一两岁,慢慢四五岁、五六岁,读经如果单纯的背,在一定时期或者孩子听一听有用,而且我还告诉家长,孩子是不是一定会背不要强求,只管听就行,而且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什么意思呢?他只要听进去了,唐诗宋词好东西,他只要听了那么对他心里面就会产生影响这个种子就播下去了将来这个种子什么时候变成一个好的庄稼或者参天大树,那个以后慢慢他的机缘到了就会,所以不要强迫孩子会痛苦。“读经的时候只要去背就行了,不必要给孩子解释”,注意这个观点大家要警惕,如果纯粹只让孩子背的话时间长了的话,小孩会产生厌烦。他不了解什么意思,只是机械的背诵,一旦让孩子产生厌烦了,让孩子产生心理的压力了和拒斥感了,他要讨厌了,这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好,而且他产生这个厌烦感之后,比如他的高考要考国学、考四书五经、考到德行,结果他长大了真正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因为他小的时候产生了一些厌烦感,这个时候对他的成长和学习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小的时候不要给他压力,让他听一听就特别好,熏习熏习。另外在成长到五六岁、六七岁之后,稍微大一点了,是可以结合孩子的实际的状态,做一点解释的。你比如说我们读孔子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事,你会发现有的小朋友可能比较关注自己,但外边有新小朋友来的时候可能就不高兴了,以为抢他的玩具或者说他会争宠,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他,当别的小朋友来的时候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们要对新朋友的加入,对陌生小朋友要很友好,要爱护大家,要一起玩。实际这个小孩六七岁七八岁是可以有这个认知能力的,也是可以这样去教育的。

你再比如说孩子大一点,上了小学以后,我们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是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的话。那么君子务本,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上学的本是什么?什么是个好学生?你要告诉他,那学生就知道我们一个好学生肯定上课要好好听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完成,这就是他的本,要去思考老师的任务,要积极参与等等,这是一个好学生的本,那么到了家里面我是个孩子,什么是孩子的本?那么对父母的辛苦要体谅,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敬重等等,适当的一点家务力所能及的就帮着家里做一点,这就是作为孩子的本。当然了如果到了社会上去,我们作为一个公民的本是什么?对别人很友好、与人为善、热情打招呼等等。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小孩到了一定年龄以后,或者10岁8岁上学以后,这些东西他可以不必要非得死记硬背,他是可以结合他的状态做理解的,这一理解之后孩子就会受用,待人特别有礼貌,得到老师的喜欢,同学也很赞成,那这个时候他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这个时候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个正向的激励,孩子就从这种欢喜自信、从良好的生活状态里面发展的越来越好。

我们讲当前的读经班,读经班是好事,我们给孩子在心田里边种好种子,种经历起历史文化检验的、对孩子成长有益的那些好东西,但是不要给孩子压力,他听就行了,能更好不能也不要而且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到了哪个阶段,要适当的结合这个孩子的年龄做一点解释这个解释目的是什么让孩子受用而且让孩子产生对这个经典的喜欢,这个时候孩子会越来越喜欢这些好的东西,而且越来越从中间受用,这个时候就产生对孩子一个正向的激励,这个时候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是最有意义的。

总体来讲,给各位家长朋友做交流,就是早教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很多孩子玩耍的时间或者休息的时间可以听一点好东西,在孩子心田里面种好种子,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的行为,然后多听一点经典是一件特别好的事,不光是将来考试需要,而且对孩子的品格智慧的开启都特别有用。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可以给孩子适当做一点解释,以适合他的年龄阶段,让孩子受用,让孩子从中得到指导,让孩子生活更好,他的学习方面都更好的得到正向的激励,这个对孩子的发展是特别有用的。以上的分析的,供大家参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