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苏州 摘选

知味苏州 摘选

00:00
03:42

苏州地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湖众多,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水稻作物的生长。历代不少古书都有关于太湖地区种稻食稻的记载,如《周礼·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谷宜稻。”《汉书·地理志》:“(扬州)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主。”汉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秦汉时期的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农业经济虽然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但“ 不待贾而足……无冻馁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种稻捕鱼的生产方式当时虽然原始但也足以让活人不至于饥饿了。


2012年版《苏州农业志》这样说 :“苏州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适宜稻麦棉油等多种作物生长。据考古推断,太湖地区约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种植水稻,春秋时期从北方传入三麦、油菜,宋末元初从闽粤传入棉花。”不仅如此且太湖地区出现双季稻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西晋的文学家左思在《吴都赋》里就有“国税再熟之稻”的咏唱,从唐朝开始,苏州地区的水稻种植随着历代水利技术和稻谷品种的开发而得到了发展,红莲稻成为这一时期优质稻米的代表,稻田产量比东晋时期增产百分之五左右,粮食自给自足后,就以田赋的形式大量外调,安史之乱后形成了“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到了宋代,水稻的产量比唐代增产六成多,比其他地区高出一到三成多,苏州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传世。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南方平原多两栽两获。”至此,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成为了历代朝廷不可或缺的粮仓和供gōng给基地。粮食充足又促进了其他经济行业、工商贸易、文化艺术的繁荣,因此又得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并演变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每逢月圆时

    有些不够自然,继续加油😜

  • 闲娴的燕子

    声音很正我是pan pan,喜马上是闲娴的燕子,欢迎回关

    每逢月圆时 回复 @闲娴的燕子: 哇唔 谢谢pan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