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会上指出,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牢。
“解决好14亿人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在会上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下称《规划》)要求,我国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的严重冲击,吴晓指出,国家发改委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和忧患意识,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力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我国不断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始终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
另一方面,加快种业振兴,开展核心种源技术攻关,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
在强化粮食安全问题上,则坚持党政同责,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吴晓表示,当前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同时,也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对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近两年,中央财政累计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农资补贴600亿元,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
而在统筹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工作部署上,吴晓介绍,我国已健全粮食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同时,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粮食加工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畅通“北粮南运”物流通道,健全成品粮油加工、运输和销售网络,提升粮食调拨集散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加强全环节粮食节约减损,反对食物浪费。
“当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市场稳定,与国际粮食市场大起大落形成鲜明对比。”吴晓表示,我国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下大气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扩种大豆和油料,今年粮食丰收在望。
吴晓也指出,我国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是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在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方面,还要持续努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