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率不足1%,三年大赚30亿,蜜雪冰城有何秘密?

研发费用率不足1%,三年大赚30亿,蜜雪冰城有何秘密?

00:00
11:49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哼着小调的蜜雪冰城于近日递交了上市招股说明书,这标志着蜜雪冰城在冲击资本市场的道路上再进一步。

相比奈雪的茶久久不能解决亏损难题,蜜雪冰城此番冲击上市所披露的盈利能力非同一般。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蜜雪冰城分别实现4.42亿元、6.31亿元、19.12亿元的净利润,三年合计赚得约30亿元。

不过,蜜雪冰城利润走高的背后,与加盟模式收取加盟费密不可分。蜜雪冰城目前已铺下超过2.1万个门店,但数量庞大的门店及加盟模式,也给蜜雪冰城在管理和品控方面带来不小的难度。近年来,有不少消费者对于蜜雪冰城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发起投诉。

值得关注的是,蜜雪冰城毛利率指标逐年下降,研发费用率也在不断走低。

三年赚30亿,蜜雪冰城冲刺A股

9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一则信息,让蜜雪冰城冲击A股资本市场的消息浮出水面。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末,奈雪的茶抢先一步登陆港股,成功摘得“全球茶饮第一股”的称号。此番蜜雪冰城IPO则将目标瞄准了A股,拟登陆深交所主板,日后蜜雪冰城有望成为“连锁茶饮第一股”。

雷达财经了解到,蜜雪冰城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至1997年。彼时,张红超拿着家里老人给的钱开了一家刨冰店。虽然开店的经历一波三折,但张红超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一手创立起了蜜雪冰城这一品牌。

随着招股书的披露,蜜雪冰城近年筑起的商业帝国,神秘面纱终于被掀开。或许连张红超自己都不敢想象,这个品牌日后会成为门店数超两万、年营收破百亿的“庞然大物”。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蜜雪冰城分别取得25.66亿元、46.8亿元的营收,到了2021年,蜜雪冰城的营收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度上涨121.18%,达到103.51亿元。

蜜雪冰城营收破百亿是什么概念?仅仅是喝奶茶所用的吸管,蜜雪冰城去年靠此取得的收入就达到3.06亿元,占到公司全年总营收的2.96%;靠销售包装材料所需要的杯子,蜜雪冰城去年也揽下10.56亿元的收入。以去年吸管0.1元和杯子0.3元的单价计算,去年蜜雪冰城卖出30多亿根吸管、超35亿个杯子。

与奈雪的茶“流血”上市不同,此番蜜雪冰城征战A股拿出的盈利成绩单十分亮眼。2019年至2021年,蜜雪冰城三年内的净利润分别为4.42亿元、6.31亿元、19.12亿元,合计近30亿元。相比奈雪的茶同期3968万、2.03亿元、45.26亿元的期内亏损,蜜雪冰城近年可以算得上是赚的盆满钵满。

“不差钱”的蜜雪冰城,手头资金也十分充裕。截至第一季度末,蜜雪冰城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高达30.67亿元。不过,蜜雪冰城此次IPO仍打算募集64.96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将用于蜜雪冰城的12个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此次冲击上市之前,并未像竞争对手一样进行过多轮的融资。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蜜雪冰城仅获过一轮融资。去年年初,蜜雪冰城完成了自己的首轮融资,这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和高瓴资本领投,CPE源峰、万店盈利等机构跟投。据了解,蜜雪冰城的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这轮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的估值一度达到200亿元。

股权分配方面,本次发行前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分别直接持有公司42.78%的股权,龙珠美城、高瓴蕴祺则分别持股4%,此外天津磐雪、万店投资等蜜雪冰城背后的股东分别持股2%、0.9%。

毛利率走低,研发费用率不足1%

自创立以来,蜜雪冰城靠着低价的产品俘获了大量的消费者。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2019年至2021年主营业务的毛利分别为9.22亿元、15.94亿元、32.82亿元。

虽然毛利润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但与同行相比,靠薄利多销杀出一条血路的蜜雪冰城毛利率指标却偏低。

2019年至2021年,蜜雪冰城的毛利率分别为35.95%、34.08%、31.73%,与同样采用加盟销售为主、直营销售为辅的食品连锁上市企业绝味食品、煌上煌的毛利率接近,但远低于奈雪的茶及瑞幸咖啡的毛利率。以去年为例,奈雪的茶和瑞幸咖啡的毛利率分别为67.4%、59.84%,蜜雪冰城31.73%的毛利率只有前两者一半左右的水准。

对此,蜜雪冰城表示,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受行业发展状况、产品结构、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前述因素若未来发生不利变化,公司的毛利率将可能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十分擅长营销造势,近年来不仅打造出“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魔性歌曲,还炮制出了“黑化雪王”等营销事件,那么很会“搞事情”的蜜雪冰城,在营销方面到底砸了多少钱?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蜜雪冰城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91亿元、1.83亿元、4.06亿元,其中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分别为1259.95 万元、1858.97万元、3452.43万元,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推广宣传活动随之增多。

同期,蜜雪冰城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39.05万元、964.46万元、1715.13万元。单看数值,蜜雪冰城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与营收相比,蜜雪冰城的研发费用率却在不断下滑,从2019年的0.37%一路降至2021年的0.17%,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连1%都不到。

此外,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蜜雪冰城共有3829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仅68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1.78%。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当下的消费者的需求日益丰富,且茶饮赛道的竞争尤为激烈,因此品牌需要不断在研发方面投入,推陈出新,打造迎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来满足日益“挑剔”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由于蜜雪冰城的经营规模在近几年飞速增长,且蜜雪冰城坚持“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因此蜜雪冰城的存货规模也在近年逐步攀升。

2019年至2021年,蜜雪冰城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2.35亿元、4.11亿元、12.5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从23.85%增至24.67%。同期,蜜雪冰城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8.94%、9.54%、8.5%,也低于行业均值。

频陷食安争议背后:靠加盟广开门店

从一家小小的刨冰店,发展成为年营收破百亿的大企业,蜜雪冰城走过了约25个年头。然而,随着蜜雪冰城的摊子越支越大,与其食品安全质量相关的质疑也与之俱增。

截至发稿,黑猫投诉平台上与蜜雪冰城有关的投诉多达3828起,近30天内新增的投诉就达到283起。不少消费者反映,在蜜雪冰城的商品中发现虫子、毛发等异物,还有消费者对于蜜雪冰城门店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颇为不满。

与之对比的是,COCO、奈雪的茶、喜茶、沪上阿姨、1点点、茶颜悦色等同一赛道的选手,累计的投诉量分别为1674起、1040起、527起、551起、234起、56起,均低于蜜雪冰城的投诉量。

事实上,蜜雪冰城并非没有意识到其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风险,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也毫不避讳地提到,“公司的生产经营链条长、管理环节多,可能会由于管理疏忽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蜜雪冰城频频陷入食品安全质疑,一定程度上与其采取加盟模式、广开门店有关。作为蜜雪冰城的外部合作主体,加盟门店监督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贯彻和执行公司管理制度、运营标准等方面可能发生与公司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蜜雪冰城仅主品牌的门店数就达到21619家。蜜雪冰城门店网络覆盖境内31 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同时,其产业版图布局已延伸至海外地区,目前蜜雪冰城于印尼、越南两地区开设的门店数分别达到317家、249家。

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数量庞大的门店布局背后,离不开加盟连锁模式贡献的功劳。蜜雪冰城超过2.1万家的门店中,有21582家为加盟门店,只有37家系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的占比超过99%。凭借着加盟模式,蜜雪冰城飞速扩张,目前已成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品牌影响力最强的现制饮品连锁企业之一。

对于加盟连锁的模式,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曾表达过自己的担忧。在他看来,虽然加盟连锁有利于畅通品牌方的资金流,但不如直营模式相对可控,加盟模式下门店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会给品牌调性、食品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朱丹蓬进一步指出,就蜜雪冰城而言,其产品的价格偏低,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容易使得其对员工以及门店的管理产生漏洞。与此同时,蜜雪冰城加速开店,给其整个供应链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欢迎点击关注我们,记得“标星”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