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原生家庭】改变的工具箱(上)

30【原生家庭】改变的工具箱(上)

00:00
05:01

课题分离: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

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目的论VS原因论:相比于“哪种叙事是正确的”,我更关心“哪种叙事对人有帮助”

目的论: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换句话说,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

原因论:遇到问题,先从过去找原因:因为曾经的某段经历,现在的我遇到了麻烦。我表现出了很多自己也不情愿的状态。在这种视角下,我是一个“受害者”。曾经发生的事情仿佛是一道横亘在面前的大山,除非付出超常的努力,否则无从翻越。

在某种意义上给人赋能,它更多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改变的希望——只要能通过更恰当的方式达到目的,人们就不会再依赖“病态”的策略。它让那些陷入“受害者”叙事中的人看到,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责任人”。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受害者”的身份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慰藉感,它们是不可或缺的疗愈元素

目的论的价值在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摆脱莫须有的“障碍”,增加改变的契机。但采用这种叙事的同时,一定要拿捏好轻重,避免伤害性的暗示:“因为你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去做每件事,你现在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积极赋义:接纳自己,承担责任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由此构建起的叙事逻辑,才有助于接受干预的人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受到指责,甚至是“诛心”。

一方面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新的视角接纳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无形中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合在一起,这种叙事方式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比你自己认为的更有智慧”;“你没有错,同时我们还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实现你的目的”。


观察任务:哪怕一切照旧,只要当事人有意识地启动了观察,事情的性质就会有一些变化

首先,问题不再是“不知不觉”发生的,当事人必须保持自察;

其次,问题的意义变了,它不再是当事人的某种灾难、错误,或是难以摆脱的厄运,反而变成了他需要去刻意营造的成果;

最后,在问题发生之前,当事人会带着更多的好奇心去“期待”,而非只是事后懊恼和自责,不同的心态也会让问题的走向发生改变……


仪式:不只是让他们“听到”,还要产生记忆和影响,使用仪式会事半功倍。

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它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issInsight

    向同样喜欢阿德勒心理学的人推荐《被讨厌的勇气》,多年以来它都是我的心头大爱。

    乃甫_lq 回复 @MissInsight: 假大空 毫无帮助的书

  • 太爷和小爷的粉

  • 徐满月的冰雪奇缘

    刚看完《被讨厌的勇气》

  • 梓叶惜寒

    《被讨厌的勇气》就记住了课题分离

  • 缙云13

    出现了,阿德勒!

  • 汝为卿墨琴QQ

    打卡

  • 白白的来宝

    打卡

  • 徐满月的冰雪奇缘

    1.课题分离;2.目的论和原因论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