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治愈率很高的肿瘤,一开始时像得了感冒……

这种治愈率很高的肿瘤,一开始时像得了感冒……

00:00
07:22

人体内有许多对疾病敏感、并能及时发出“信号”的器官,淋巴结就是其中一种。

淋巴系统主管免疫功能,但压力过大、慢性疲劳等会让淋巴慢慢透支,甚至诱发癌症。

著名播音员罗京、《滚蛋吧,肿瘤君》的电影原型熊顿,都是被淋巴瘤夺去了生命。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教你护好免疫功能的主力——淋巴。

受访专家

天津市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 张会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吕方芳

淋巴瘤,增速快但有办法治

在全球范围内,淋巴瘤发病率以3%~4%的速度逐年升高。在各类癌症增速中位居前列。

好消息是,淋巴瘤属于“少数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整体来看,有70%的早期淋巴瘤患者,经过治疗能完全缓解甚至获得治愈。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肿瘤,可简单分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

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一个是18~35岁的青年时期,另一个是50~60岁期间。

这类淋巴瘤的治愈率非常高,研究显示,约有80%的患者可通过化疗达到治愈。

非霍奇金淋巴瘤

这类淋巴瘤亚型非常多,达近百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但也有不少年轻患者,治愈率可以达到60%。

因此,警惕淋巴瘤的早期症状,早发现早干预,对疾病是否能够成功治愈非常重要。

擅长伪装,开始时很像感冒

淋巴瘤喜欢“乔装打扮”,早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类似:

大部分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大腿根儿)的淋巴结会出现肿大;

约半数淋巴瘤患者可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瘙痒等全身症状。

不过,体温变化大是淋巴瘤较为特殊的一种症状,表现为体温的升高或下降。

如果有发烧,体温在38℃以上,且一个月内“感冒”超过两次,同时伴有出汗、咳嗽等情况,除了感冒,也要考虑到淋巴瘤的可能。

目前认为,EB病毒、艾滋病毒、乙肝和丙肝病毒等都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病原体侵犯人体的首要通道往往是口腔和呼吸道。

因此,多数淋巴结肿大首发部位是在颈部,此外,锁骨、腋窝等也是淋巴肿大常见的部位。

淋巴肿了,如何自查?

显然,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淋巴异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效果。生活中,可以多留意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洗澡时是自我检查的好时机。

■ 具体方法:三根手指并拢,用指腹在体表进行触摸和轻度按压,感受淋巴结的大小、质地、界限、有无压痛。

■ 注意不要反复掐捏淋巴结,因为有可能会把皮下组织误以为淋巴结肿大而虚惊一场。

人体正常的淋巴结像米粒一样大小,它们质地较软,光滑可移动。对有经验的医生来说,摸一摸肿大的淋巴结,基本就能确定其性质。

淋巴结肿大

良性

恶性

有无疼痛

多有红肿热痛

通常无痛

质地

柔软

偏硬

滑动性

触摸时可移动

难推动

界限

界限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界限模糊,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形状

多为长条形,如0.7厘米×2.5厘米

长短径差距不大,如2.4厘米×2.2厘米

大小

不会持续增大

直径多大于2厘米,且逐渐增大

当然,即便发现淋巴结肿大也不要过分担心。多数炎症引起的肿大,遵医嘱进行抗炎治疗,可很快治愈,没必要忐忑不安。

但如果淋巴结肿大经过抗炎治疗无效,或伴有发烧,特别是体重突然减轻,持续半个月以上者,要及时去血液科或普通外科就诊。

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关键

在医生们眼中,淋巴瘤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癌”。

虽然其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但诸多研究表明,与现代人遭受各种感染、电离辐射、频繁染发、心理压力大、过于劳累有关。

1

预防长期的慢性感染

在与外界刺激不断对抗的过程中,淋巴细胞在增殖后可能失去控制而发生变异。

生活中注意预防感染,如吃饭用公筷,勤洗手;发生牙龈炎、皮肤感染时及时治疗,都是在帮淋巴系统减轻负担。

2

尽量避免免疫功能低下

任何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对淋巴来说都是伤害。熬夜、焦虑等不良习惯,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均可导致免疫力下降。

坚持锻炼、规律作息有助调节免疫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晚入睡时间不晚于23点。

3

学会减压,避免过劳

长期精神紧张,也可能导致淋巴无限增生,加大癌变风险。学会休息,找到适合自己释放压力的方法,劳逸结合,避免疲劳感累积。

4

少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射线和化学污染物会刺激淋巴系统。最好少接触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每年染发不建议超过2次,新房充分通风再入住。

5

高危人群要做针对性筛查

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者(如艾滋病毒、EB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免疫力低下者、从事放射线等职业者、有家族史的人,都属于淋巴瘤高危人群。

用手触摸可发现浅表淋巴结异常,对于深层淋巴结肿大,还需定期体检才能发现。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病毒检查、骨髓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淋巴结彩超、PET-CT、核磁共振等,可定位可疑病灶。

病理活检:是确诊淋巴瘤最关键的检查。

在淋巴瘤演变的道路上,我们有机会踩下刹车。只要你愿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认真做好每一次体检,重视身体给你的异常信号。▲

本期编辑:郑荣华

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转载咨询:010-65363791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点击下方图片

购买《生命时报》电子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3239vehf

    每天都听健康时报,增长了不少保健知识,遇到自己身体不适时就会重温听过的有关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忙,该就医就医,该吃药吃药。感谢健康时报每天定点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