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专辑 上海最“刮三”方言大全(141) “昏图”读出“切脚语”

广播专辑 上海最“刮三”方言大全(141) “昏图”读出“切脚语”

00:00
03:03

“昏图”读出“切脚语”  
  
叶世荪  
  在老上海人和苏州人口中,至今还可以听见把熟睡打鼾称作“打昏图”。评弹《战火中的青春》:“因为白天比较辛苦,困下去一息息,鼻鼾浓浓,昏图来了。”沪剧《阿必大》:“宝贝啊,要困到屋里去,哎唷,昏图响来!”倪海曙《杂格咙咚》:“日里勿进茶水,夜里难打昏瘏(图)。”《常熟县志》:“谓睡声曰口昏涂(图)”。《张江镇志》:“昏瘏(图):打鼾,呼噜声。”


  有人以为这个“昏图”和“呼噜”一样,只是形容打鼾的拟声词。其实并非如此。


  汉语在其发展历史中,有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叫做“切口”。就是用反切造成的词语,当作隐语使用。明代田汝成在其《西湖遊览志馀》中说:“杭人有以二字反切一字以成声音,如以秀为鲫溜、以团为突栾、以精为鲫令、以孔为窟笼……”这种用法的范围远非杭州所限。古人甚至专为这类词语起了一个名称,叫做“切脚语”。宋代洪迈《容斋三笔》中就有“切脚语”一节,云:“世人语音有以切脚而称者,亦间见于书史中。如蓬为勃笼、盘为勃阑、铎为突落、叵为不可……。”


  “昏图”也是这类“切脚语”,它所反切的就是“呼”字;“打昏图”就是“打呼”。1919年出版的《太仓州志》中,对此也有明确的记载:“呼为口昏塗(昏图)”


  有些“切脚语”慢慢固化成为常用词,如普通话中的“窟窿(笼)”,上海话中的“昏图”“突栾”“即(鲫)令”等;还有一些“切脚语”被保留在了其他方言中。2016年1月,网络上发布了余冢沟题为《原音词,陕北话里传承的远古声音》的文章,里面就有北方话中还在使用的“切脚语”的例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