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八月,丹桂飘香。中秋,象征着团圆和美满。中秋之夜的月光格外皎洁又晶莹夺目,从古至今,这轮月光总是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也正因此,千百年来,诗人们在月光下对酒当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抒写中秋明月的诗词佳句。而在这当中,苏东坡是吟咏月亮最多的诗人之一。
苏轼 孙婷婷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36岁的苏轼正任杭州通判一职。这年中秋,他来到钱塘江畔,亲眼目睹了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中国沿海潮汐,以钱塘江海潮最为壮观。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八月十八日,潮势汹涌澎湃,气象比平时的大潮更加壮观奇特。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在这首《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一》中,诗人预知中秋当日月亮会很圆,心情也倍加欣喜。设想在月夜看潮,海滨一定是比较清冷的,景象一定也更加奇妙。而这一中秋月夜观潮的体验果然没有令诗人失望,怒潮掀天、如万马奔腾的潮头令苏轼十分震撼:“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苏轼写了五首七言绝句,留下一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论起“看潮头”的兴致,白居易也作词《忆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苏轼和白居易不同,他要亲临海塘看取潮势,这“中秋月夜看潮头”的兴致,似乎比白居易的“郡亭枕上看潮头”显得更高一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咏唱中秋的标杆之作,当属苏东坡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彼时的苏轼,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杭州通判任期结束后,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主动要求到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但直到熙宁九年(1076年),他仍未能与弟弟团聚。这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满地。诗人喝酒赏月,由月亮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开头,诗人自序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全词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这样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就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问世后不久,苏轼兄弟便得到了团聚的机会。熙宁九年冬,苏轼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离密州南下。次年四月,苏辙随苏轼来徐州任所,一直住到中秋才离开。熙宁十年(1077年)中秋,阔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中秋明月下,两人也终于不再是“千里共婵娟”。“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触景生情,写下这首《阳关曲•中秋作》。与胞弟苏辙共赏中秋月甚是喜悦,诗人也赞叹“此生此夜”之美好,但明年的明月又将在何处观赏,又不免让诗人心中有些许惆怅。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这一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虽得以留存性命,但他的精神上却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居住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他的政治处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属于“戴罪管制”。对于苏轼而言,“乌台诗案”无疑是其仕途上的低谷,但却是诗人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后,诗人并未意志消沉,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与思想。“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这年中秋之夜,苏轼写下洒脱飘逸的《念奴娇•中秋》一词,意在追求超脱于凡尘俗世的境界,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与落寞。金代文学家王若虚《滹南诗话》评价这首词:“公雄文大手,乐府乃其游戏,顾岂于流俗争胜哉?盖其天资不凡,辞气迈往,故落笔皆绝尘耳。”
纵观苏轼的一生,是历经宦海沉浮而又潇洒豁达的一生。尤其是他的中秋情怀,那句“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寄托,令人动容,若人情思,让身处异乡的万千游子感怀不已。
有人说,读懂苏轼,就读懂了中秋。而通过研读他的这些咏唱中秋的诗词,也可以感受到如林语堂所说的“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大文豪、一个月夜徘徊者”浪漫风采。
播音:渠宽
听过你的节目挺不错的,有声有色的,互粉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