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西山人物志——文徵明的西山回忆录

听·西山人物志——文徵明的西山回忆录

00:00
05:14

听,西山人物志,品,千载文明史。

大家好,我是绿城·西山云庐『听·西山人物志』栏目的主持人。

金风玉露,秋赏西山。又到了一年中西山最美的季节,当我们走进西山中,看着满山红叶层林尽染,是否也驻足回望历史中那些行游于西山之间的才子佳人,他们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便带您重回400多年前的西山,走进一代书画大家的西山故事,他,便是写下不朽名作《游西山诗十二首》的文徵明。

公元1523年,时值明朝嘉靖二年,五十三岁的文徵明九次参加应天考试而不中,但因其才华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举荐以贡生入京,进入翰林院并担任皇帝侍讲。

这是文徵明一生中短暂仕途的高光时刻,但比起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首次来到北京的文徵明更加偏爱的却是北京西山的风景。这一年,文徵明不止一次登临西山,游赏林泉,生于姑苏水乡的他,在这里找到了故乡才有的江南意境。从进京做官到请辞归乡,文徵明在北京只生活了短短的四年,而正是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文徵明将游赏西山所见的风景整理成诗,写下了包含《游香山》、《碧云寺》等在内的多首诗作,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文徵明在游览香山之后所做的《游香山》:

《登香山》

指点风烟欲上迷,却闻锺梵得招提。

青松四面云藏屋,翠壁千寻石作梯。

满地落花啼鸟寂,倚阑斜日乱山低。

去来不用留诗句,多少苍苔没旧题。


一句“青松四面云藏屋,翠壁千寻石作梯”,将北京西山的风景描述的淋漓尽致,意蕴悠然,称得上是西山主题诗作中的经典。

比起吟诗作赋的天赋,文徵明最大的名片可不止于此。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写诗只是文徵明诸多才华之一。在诗文成就上,文徵明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而在书画史上,他则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尤其是在书法造诣上,文徵明起初师承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1557年,距离京城一别已经过去了三十年,此刻的文徵明已经来到了他辉煌一生的最后几年。文徵明在苏州的宅园中又回望起那段短暂而又美好的西山往事,他将那时所创作的诗句一一重读,并用与三十年前全然不同的行草笔法将其全部重新誊写,这便是我们现在流传于世的《游西山诗十二首》行书长卷,也让我们得以看见文徵明晚年姿媚与遒劲兼而有之的状态。

看见文徵明伟大成就的同时,不应该忽略他为此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明史》本传有一段关于文徵明的记载,说文徵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文徵明早年因书法不佳,在一次秀才岁考中,被列为三等,取消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从此以后,他除了发奋读书外,还异常刻苦地练习书法。由于他笃学不倦,以勤补拙,创作态度又非常严谨,愈老而愈益精妙,终成一代大师。从“幼不慧”者而达到“颖异挺发”,表明他经历了多么刻苦的磨炼,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

    或许,在西山的那短短四年时间,正是文徵明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时刻,仕途不是人生的终极答案,那个山水与诗画构成的美好世界,才是文徵明理想的归途。

此时此刻,文徵明所游历的西山脚下,绿城·西山云庐所构建的山水人文生活得以传承新生,在西山的烟岚与林泉中,与文徵明的理想得以时空共鸣。

好了,本期『听·西山人物志』就到这里了,我们下周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