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押韵及其禁忌

近体诗的押韵及其禁忌

00:00
11:10

押韵,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由于从古至今汉字的声韵系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而就有了古代、现代两个声韵系统,所以诗词押韵也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古声韵系统来押韵,诗押《平水韵》,词一般按《词林正韵》来押韵。二是按照现代汉语的声韵系统《中华新韵》来押韵。


针对近体诗而言,首句可押可不押,逢双句押,只押平声,一韵到底。押韵还有些较细的要求,就是古人讲的“押韵八戒”,即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因为这些问题一般都对诗词韵律美的伤害程度很大,不仅仅是声韵上,且对意境、语法、视觉美感上也有伤害,且无法破解弥补。除以上“押韵八戒”外,还有撞韵、死韵、三阴平韵等现象,也都会影响格律诗尾韵节奏的和谐性,下面逐一整理学习。


1、落韵。也叫出韵。就是一首诗某个韵脚上用了其他韵部的字,与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比如,前一句用寒山, 韵部:删。后一句突然成了麻花, 韵部:麻。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


2、凑韵。俗称挂韵脚。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这是不行的。


3、重韵。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4、倒韵。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得别扭。应该依平时习惯,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5、哑韵。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正如袁枚老先生所说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


6、僻韵。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比如下平六麻里的字 ,识人甚少?又如上平一东里的字,其实这是一种诗病。袁枚老先生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7、挤韵。又叫犯韵冒韵。就是在押韵的句子中,特别是二四六位置上,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



8、复韵。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字,再押字;押了字,再押字;押了字,再押字。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它与重韵是一样道理。



9、撞韵。就是不用韵的句子,为了与韵脚相对应,我们叫它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律诗的第357等句,白脚最后一个字,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比如韵脚处分别用:山、间、岸、还。如果发生了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



10、连韵。就是相邻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音。 比如韵脚处分别用:深、身、神。


11、死韵。诗中押韵的句子我们叫它韵句。对于韵句而言,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了最后一个字上,也即落在了韵字上,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死韵。 如:


山林乌啼月痕移,云卷风疏竹影低。

清泪丝丝梦中洗,泉声夜落小楼西。


后三句的句读重心分别是‘低’、‘洗’‘西’,这时‘洗’字的撞韵必然会对全诗造成伤害。



12、活韵。根据诗的意思,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韵字之前的别的字上,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活韵


如韩愈的·七绝·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在这首诗中,‘处’字撞韵了,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撞韵的伤害,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

关键在第二句的“近却无”。这一句的句读重心落在了第五个字‘近’字上,这样这句诗就成了“活韵”。


做成“活韵”有两种办法:


1、转移句读重心,让整个句子的句读重心落在韵脚之外的其它字上。

2、在韵脚尽量选用开口韵字,少用收口韵字。


这使全诗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音韵变化。



13、出韵。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


14、窜韵。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窜韵

15、三阴平韵。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