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06·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完)

《大学》06·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完)

00:00
06:44

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①;上恤孤,而民不倍②。是以君子有絜矩③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注释】

①弟:同“悌”。

②倍:同“背”。背叛。

③絜(xié)矩:度量,衡量。

【译文】

所谓平治天下,关键在于先要治理好邦国:因为君上能够尊敬老人,民众就会兴起孝顺的风气;君上尊重长辈,民众就会兴起悌的道德;君上体恤孤独的人,民众就不会背叛。所以君子有衡量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方法、道义叫“絜矩”。具体来说:自己厌恶上级所做的,不要再对自己的下属做;自己厌恶下属所做的,不要再对自己的上司做;厌恶前面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不要这样去对待自己后面的人;厌恶后面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不要这样去对待自己前面的人;厌恶自己右面的人所做的,不要对自己左面的人做同样的事;厌恶自己左面的人所做的,不要对自己右面的人做同样的事。这就是“絜矩之道”。

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②。”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③则为天下僇④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⑤。”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⑥,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⑦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注释】

①见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只:语气词。

②见于《诗经·小雅·节南山》。节:高大的。岩岩:岩石耸立的样子。赫赫:显赫的。师尹:周王朝时的太师尹氏。

③辟:同“僻”。偏僻,偏向。

④僇:同“戮”。杀戮。

⑤见于《诗经·大雅·文王》。师:民众。仪:应该。监:同“鉴”。借鉴。峻命:天命。

⑥外:疏远,以之为外。内:亲近,以之为近。

⑦悖:背叛。

【译文】

《诗经》上说:“快乐的君子啊,是民众的父母。”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叫民众的父母。《诗经》还说:“高大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师尹,民众都瞻视着你。”治理国家的人不能不慎重小心,如果有一点偏颇,就可能被天下人惩治。

《诗经》里还说:“殷朝还没有丧失民众的时候,它的德行也可以与上帝相配。我们应该借鉴殷朝灭亡的教训,守住天命很不容易。”治国的道理就是,得到民众就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失去国家。所以君子首先慎重修养道德。有道德才能赢得人心,有人心才有土地,有土地才有财富,有财富才可以使用。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枝节。有的人疏远道德,亲近财富,与民众争夺利益。所以财富虽然有了,而民心却离散了;反之,财富虽然分散了,而民心却凝聚起来。所以对民众说违背正理的话,民众会一样对待你;以悖逆的手段得到财富者,也会被人用同样的手段抢走。

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①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②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③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④无他技,其心休休⑤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⑥若自其口出,寔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⑧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⑨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⑩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注释】

①《楚书》:大约是楚国的史书,现已不存。

②舅犯:春秋晋文公重耳的舅舅,跟随重耳流亡十九年,姓狐名偃,字子犯。

③《秦誓》:《尚书·周书》中的篇名。秦穆公伐郑,在崤地被晋击败,归后告诫群臣,作《秦誓》。

④断断兮:忠厚专一的样子。

⑤休休:包容,宽容。

⑥不啻(chì):不仅,不只是。

⑦寔(shí):同“实”。

⑧媢(mào)嫉:嫉妒。

⑨迸:同“屏”。屏退,驱逐。

⑩菑:同“灾”。灾难。

【译文】

《康诰》说:“天命不会永远不变。”道德高尚就能得到它,不高尚就会失去它。《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宝贝的,只有善德可以当宝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宝贝的,只有仁亲可以当宝贝。“《秦誓》说:“如果有一个大臣,忠厚专一,没有别的才能,然而心地宽广,好象有很大的容量。别人有才能,好象他自己有一样;别人有善德,他真诚地高兴喜爱,不仅仅是嘴里说说。这样的人要能容纳他,他能保护我的子孙后代、黎民百姓,对国家是有利的。如果别人有才能,只会嫉妒厌恶;别人有美德,就设法压制。这样的人不能容纳,因为他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后代、黎民百姓,对国家很危险!”

惟独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人流放到远处,驱逐到四方蛮夷之地,不许他与贤人同住在中国。这就是所谓只有仁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见到贤人不能推举,推举而不能让他超过自己,是一种自私;见到不好的不能及时走开,走开了却不能走得远一点,这是过错。喜欢大家讨厌的,厌恶大家喜欢的,就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会降临在他身上。所以君子治国具有的大道,用忠实诚信一定可以得到,也一定会因为骄横奢侈而失去它。

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①,用之者舒②,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③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④,不察于鸡豚⑤;伐冰之家⑥,不畜牛羊;百乘之家⑦,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⑧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①疾:迅速。

②舒:舒缓。

③不终:不成功。

④畜马乘:升为大夫的士。畜:养。

⑤不察于鸡豚: 意思是做了大官的人不应该关注养猪养鸡的财利。

⑥伐冰之家:祭祀时可以用冰块的卿大夫家。

⑦百乘之家:拥有一百辆车乘的人,指有封地的诸侯王。 

⑧菑:同“灾”。

【译文】

生财有个重要的道理:生财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创造财富要快,而使用财富则很慢,那样财富会永远充足了。仁者用财富来完善品性,不仁者用生命去积累财富。没有君上喜欢仁义,而民众不喜欢仁义的;没有民众喜欢仁义,而他要做的事不成功的;没有听说民众不把国家的财富当作自己的财富爱护的。孟献子说:“能备上车马的家里,就不再靠养鸡和猪来治富;祭祀时能用冰块的家族,就不再以养牛羊敛财;官做到有百辆车乘的地位,就不再养搜敛钱财的家臣。与其养这样一个家臣,还不如有一个盗贼式的家臣。”这就是所谓国家不要以财富为财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国君希望国家长久而专营于敛财聚富者,一定是出自小人的想法。国君以为小人是好人,其实,如果小人治理国家,一定会引起天灾人祸。即使再有贤臣到来,也无能为力了。这就是所谓国家不应该以财富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