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提前还贷已经不是少数行为,而是形成了一股潮流。
从消息端来看,北京青年报此前报道,因为提前还房贷的人数过多,北京一家银行门口大排长龙,就连银行的客户经理也觉得不可思议。其他地区提前还贷的新闻,也是频频见诸于报端。财经专家唐涯(笔名香帅)对一二三线城市共2331人做过一份调研,结果显示有21%的人打算提前还贷,还有21%的人是“张望”,想赌一下房贷利率的下降。
从数据端来看,无论是央行还是商业银行,披露的数据都在佐证着这一现象。央行披露的第二季度数据显示,整个二季度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仅200亿,新增人民币房地产贷款-1105亿元。新增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为负数,说明还款的比贷款的还多。同时二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仅增加200亿,说明已经没有多少人贷款买房了。
从商业银行数据来看,透过各商业银行最近披露的半年报来看,有两个特点:第一,国有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明显放缓。
工商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较去年年末增加了863.19亿元,而去年全年的增量是6343.7亿元。建设银行上半年增加了927.34亿元,去年全年增加了5015.61亿元。农业银行上半年增加了1021.58亿元,去年全年增加数为5796.65亿元。中国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量为353.96亿元,去年增量为3247.85亿元。邮政银行上半年增量为600.84亿元,去年全年增量为2482.54亿元。交通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量389.03亿元,去年全年增量为1957.44亿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数据可以明显看到,国有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相较于去年纷纷大跳水。这一方面是贷款购房的人没有多少了,另一方面则是提前还贷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13家中型银行中有5家个人住房贷款增量为负数,也即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相较于去年年末在减少。5家个人住房贷款减少的银行分别是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和渤海银行。如果没有人买房,增量最多为零,也即零增长,减少或者说增量为负数,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提前还贷的人比贷款买房的人还多。
在提前还贷潮影响下,交通银行此前在官方发布了一份调整补偿金办法的通知,所有提前还款均按照本金的1%收取补偿金。此前包括交通银行在内的各银行,都有一定的免交规则。后来在舆论压力之下,交通银行删除了公告。
有些银行为了阻挡提前还贷潮,关停了APP端的线上办理窗口,线下窗口办理也不断延长时间。引发提前还贷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有两点:
第一,大环境改变之下的,对未来预期的担忧。能够有实力提前还贷,基本都是中产以上阶层人群。他们之所以选择提前还贷,是因为在当下经济增长压力加大,收入与工作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未来不确定性也在加剧。毕竟7月份的16至24岁的失业率已经高达19.9%,谁能保证后期自己不会被裁员,不会被降薪。本着这些担忧,不少中产阶层人群,趁现在手中还有钱,赶快提前把房贷还清,以免未来还不起,房子变成法拍房。
第二,存量贷款迟迟不降,很多人提前还贷,寻求利率更低的抵押贷。去年年末以来,央行已经三次降息,最近的一次是在8月22日,直接将5年期贷款利率降息15个基点,降至4.3%。而按照央行和银保监会此前的规定,地方城市首套房利率可以在基准线上下调最大20个基点,也即地方城市的首套房利率最低可以做到4.1%。而今年以前很多购房人的贷款利率,都是在高点,基本都在5.5%以上,高的甚至在6%以上。
这意味着,如果房价不变的情况下,现在买房和去年利率高点时期买房,同样是贷款100万等额本息30年,现在每月还款4832元,去年6%高点时期买的,每月需要还款5996元。
存量贷款利率迟迟不降,这让很多此前买了房的人很是困恼,于是很多人提前还贷,转向利率更低的抵押贷。各城市各银行的抵押贷利率不一,但基本都是在3.5%左右。存量贷款利率很多都是5.5%左右。换作是你,是选择继续扛着5.5%的利率,还是选择提前还贷,转而寻求利率更低的抵押贷?
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因人而异。
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个大背景,当下是资产荒的时代。过去,专家们鼓励加杠杆,是因为市场上有很多投资产品的利率能够跑赢银行的贷款利率。
但当下,很多投资品都在亏,即便房贷利率最低降到了4.1%,市场上的投资标的也很少能有超过这一贷款利率的年化收益率。这就是为何,以前虽然提前还贷的人也有,但始终只是少部分,现在却成规模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到底该不该提前还贷呢?当然,这个问题适用的是有实力提前还贷的人群,没实力提前还贷,不存在这个问题。本号的观点是:
第一,如果你能找到好的投资产品,回报率可以掩盖银行的贷款利率,并对未来的收入充满着确定性,那就没必要提前还。第二,如果你无法找到回报率能够胜过银行贷款利率的产品,而且对未来是一种朝不保夕的窘境,那就赶紧还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